[建筑土木]xxxxx施工组织终内容摘要:

成型区、剪断区、钢筋原材料堆场和运输道路等。 标养室 为了准确反映混凝土、砂浆的质量,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养护应置于标养室内。 现场设标养室为 12m2。 库房等其他设施 现场还将设库房、木工房,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 五、材料堆放场地布置 模板、支撑和成型钢筋等均存放在材料堆场,根据工程进度需要, 有计划、有组织安排运输进场,用塔吊吊至平面位置堆放处再吊运到作业面。 各种材料进场必须按平面布置图分类、分区码放整齐,标识准确,井然有序。 保持现场整洁、文明。 第二节 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建筑造型、结构特征、施工阶段、平面尺寸和吊装物、构件的外型尺寸、重量和安装部位以及塔吊自身的安装要求等因素选择 1台塔式起重机及 12t汽车吊车 1台配合使用, 4 台物料提升机, 1 台砼输送泵及 1 台汽车泵配合使用,钢结构采用 2 台汽车式吊车。 16 第三节 临水、临电布置 一、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 程占地面积大、设备专业多、工期紧,故主体与装修交叉进行,施工作业面的用电负荷较大,鉴于以上情况,现场供电采用放射式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 总配电箱设于现场的电源引入出,电源供给由甲方提供。 现场临时用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05)等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 TNS接零保护系统,施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PE 线与 N线严格分开使用。 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 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 临时供电施工设计 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及施工临时用电情况,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施工用总配电柜设在电源引入处; 2)配电柜选用多回路,便于负荷分流; 3)现场配电采用多回路,减少大平方的电缆投入,增加用电安全性,降低工人临电布置施工劳动强度; 4)采取大小用电负荷设备相互均衡布置,使各相平衡,各回路均衡; 5)采取主体施工阶段同装饰阶段综合考虑布置,保证设计施工更加完善。 现场施工时再编制详细的 《 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并严格按照临电施 工方案进行现场的临电布置。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本工程根据国家部颁 JGJ462020 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采用 TNS系统,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为了安全的用好电,特制定如下技术措施: ( 1)保护接零系统,由甲方配电室引来低压为三相四线制,故在现场总配电柜处设重复接地一组,自此保护接零、工作接零分开。 即单独引出保护零线一根,成为三相五线制,满足施工规范 TNS系统要求。 ( 2)施工中其具体的操作要求: 1)保护零线严禁通过任何开关或熔断器。 2)保护零线做为接零保护的专用线,要单独用 一根,不能代作他用,即必须采用目前的五芯电缆,不应在四芯电缆线上再设一根线。 3)保护零线在总柜电源侧处同零线引出后,在任何地方不得与工作零线再有任何电气 17 联接,尤其在配电箱中接线应特别注意。 4)保护零线在总柜做重复接地后,在塔吊、物料提升机、混凝土输送泵用分配电箱处设重复接地一组,塔吊基础做防雷接地与主体防雷接地极联接,并与重复接地联接。 ( 3)配电箱:箱体采用定制开关箱,箱内的配置及现场布置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以及“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等来设置闸具,漏电保护器选择合格新产品。 配电箱的配制、设 置要求: 1)配电箱配制按总配电箱(柜) → 分配电箱 → 开关箱,配制漏电保护器设置在总配电箱及开关箱内的负荷侧。 2)漏电保护器的参数配制,上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流,额定动作电流等一定要大于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并与之相适应。 3)每个箱内必须设置隔离开关。 4)安装位置合理,基础牢固,周围 2m 内无录物,并便于操作维护。 5)箱体防护设置防护棚,室内除外。 6)箱子电源线均为下进下出,导线穿立管保护。 7)箱内开关等标识齐全。 8)箱体高度,固定式下底距地面。 ( 4) 现场照明设置照明专用回路,专用回路设专 用漏电开关,施工用照明在动力中设专用漏电开关。 1)照明碘钨灯采用三芯线,金属外壳接零保护。 2)室内灯具必须高于 m,室外高 m固定牢靠。 3)楼梯间等潮湿或危险地区设低压( 36V)电源照明供电。 ( 5)配电线路 1)配电线路、电缆线采用新线,老线检查老化的立即作废,破皮处包扎必须规范。 2)电路保护采用埋地或穿管,主体楼内采用沿竖井敷设。 3)电缆线路选用五芯电缆。 4)电源电缆线架空敷设必须加装绝缘子。 ( 6)防雷 建筑用塔吊、施工物料提升机必须做防雷接地连接,其阻值必须小于或等于 10 欧姆。 安全用电制度 ( 1)持证上岗制 18 在施工现场全面的开展施工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专职电工必须具备上岗证,其他任何工种、个人不得私自乱动电气设施,违者按违章处理。 现场用电分片分层由专职电工负责供电,不得耽误其他班组用电需要。 ( 2)停电安全措施 停电顺序: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而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检修工作必须遵循:停电、验电、放电,装临时接地线,设备遮栏,标挂警示牌,其步骤不得省略或跳过。 在停电时,应注意对所有能够检修部分与送电线路要全部切除,而且每处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断开点处 要有防止误合闸的措施。 ( 3)验电措施 在停电之后,必须履行验电手续,不能只看指示灯信号或控制开关,还应用验电笔等工具进行认真检验,以确定确实无电,对于一些特殊线路、设备,残存静电则必须进行放电,放电必须用专用导线,且切忌:不能用手去摸导线。 ( 4)装设遮栏和标挂警示牌 检修时岢对带电部分进行遮栏,防止触电,为防止他人误合闸,可就本相应的位置设置针对性的警示牌。 ( 5)临时配电箱加锁制度 为防止某些不听从教育的人误合闸,对于现场的配电箱,加锁防护,电工专人保管。 ( 6)不停电检修 如需对线路进行不停电的检修 时,必须严格监护制度,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工人使用的工具要合格,检修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训练,熟练不停电检修技术与安全操作知识。 ( 7)安全教育 每周一要对所有的现场工人进行安全用电,安全防护的宣传教育,要求每天上班前电工班组要做针对性强的安全教育交底工作。 电气防火措施 ( 1)现场布置,根据技术人员的负荷计算编制的“临时用电平面布置图”来布置,禁止以小代大,选用的电气设备的负荷必须同开关、电线相匹配,不匹配的要立即调整。 ( 2)选用的电线(缆)开关等必须采用合格品。 ( 3)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管 理制度,照明灯具及发热,产生电火花的电气设备,从安装、使用过程中都不容许同易燃物靠近,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 4)建立健全电气设备的保养制度。 严格按其性能运行,不准超载运行。 19 ( 5)健全防雷接地装置,避免雷电、静电引起火灾。 ( 6)建立和健全电气防火责任制,经常性开展电气防火知识宣传教育。 安全检查制度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履行施工临时用电施工设计、编制、审批、验收等程序。 临时用电设施经过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和运行。 ( 1)用电设施的重复接地、工作接地以及塔吊等防雷接地等要每季 度进行测试、检查并记录。 ( 2)对用电线路要定期进行绝缘摇测并记录。 ( 3)对所有的配电箱内配置的漏电保护器要每月进行两次测试、检查并记录。 不合格及时更换。 ( 4)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使用过程中要对所属的配电线路经常不定时的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的隐患和整改的结果。 二、施工用水布置 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现场用水主要为养护混凝土用水及现场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供水方式 本工程供水方式采用加压泵供水。 施工用水管线布置 施工水管沿建筑物布置,现场平面布置消火栓及消防器具。 各楼层施工及消防用 水管的设置:竖向设两根,每层设施工用水支管及消火栓。 消火栓采用 DN65,枪口Φ 19, 25m,麻质水龙带。 管道材料及连接方式 全部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局部需经常拆卸的管件采用丝接或法兰连接。 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具体请详见后附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四、临时用地表:具体详见后附的临时用地表 第五章 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第一节 施工测量 一、测量仪器 为保证测量精确度,我单位投入经纬仪、激光测距仪进行平面轴网的测设。 另外,还水准仪 2 台, 50m 长钢卷尺 1把, 5m 标尺 2把。 20 二、测量 准备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检验施工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并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 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三、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① 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②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布设。 ③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④ 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并用红油漆作好 测量标记。 主轴线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①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首级控制网根据建设单位测定的二期规划用地角点定位桩组成。 由建设单位移交桩位,办理移交登记。 ② 主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首级控制网复核移交后,依据总平面图中建筑物角点坐标,解算测设数据,采用极座标法定位建筑物定位角桩。 并经建设及城建规划单位复测认可后。 再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 由于本工程现场场地狭小,主轴线控制桩采用内控的方法布置,即离主轴线偏移 1米。 各 轴线控制网详见下图: 21 本工程主轴线控制网采用数字经纬仪及 ND1000 激光测距仪联合进行测设。 主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本工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精度控制表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5 n ≤ 1/20200 ③ 轴线控制网的加密 经校测精度指标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控制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加密方法在原主轴线方向上采用内插法进 行。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 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①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 (至少应提供 2个 ),采用 DS3 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建筑物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②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要确保闭合差附合测量规范的要求。 ③ 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业主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 22 永久性高程点,埋设 36 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 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④ 场区内至少应有四个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 25m,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 15m。 (2)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①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符合有关数据。  以下施工测量 基础部分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内偏移 ,在其延长线上设立轴线控制点,作为基础施工 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①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点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点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② 采用测量精度 2级、测距精度 2mm+3ppm 的电子经纬仪测距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2) 轴线投测方法 ①  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电子经纬仪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 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 2mm。 ② 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点,将电子经纬仪架设在控制点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 (轴线标志 ),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 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 4mm。 ③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 在施工中,每当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④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 的楼层放线记录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