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理薪酬:暗淡之中顯亮點内容摘要:
亞洲經理薪酬:暗淡之中顯亮點 亚洲经理薪酬:暗淡之中显亮点(发表日期:2001 年 12 月 01 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暗淡景象中一枝独秀。 面对全球化趋势, 中国企业必须重新思考其薪酬战略。 多年来,中国经理人源源不断地去美国开拓事业或寻求深造。 如今,这一趋势正在逆转,因为中国最好、最优秀的人才正源源不断地设法返回家园,寻求发展。 这个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薪金和津贴水平正迅速全球化。 尽管目前许多中国企业仍尚待进入全球化进程,但人力资源已经全球化了。 薪酬也许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 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发达市场经济所采用的薪酬趋势和战略将迅速在这里找到它的位置。 国际知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询上海有限公司,对中国经理人 2001 年薪酬状况作了调查。 结果显示,与国外企业的"工资冻结""裁员降薪"的风潮相反,中国企业 2001 年平均加薪 这已经是连续第 3 年走高,分别高于 2000 年的 1999 年的 薪幅度。 此次调查涉及 200 多个在中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共 81,690 名员工,包括制药、消费品、高科技、银行及其它综合产业。 根据来自被调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预测,2002 年中国企业的薪酬增长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本文将对中国经理人的薪酬趋势和战略进行探讨,尤其是: 如何比较不同国家的薪酬水平 区域性和全球性薪酬趋势 薪酬战略的改革与实践 各国经理薪酬水平 从全球看,为了应付世界经济的衰退,今年许多企业已削减了成千上万个职位;尤其是美国"件后,在新闻节目和报纸上,我们几乎每天都可看到裁员的消息。 然而,这种暗淡的景象并没有反映在薪酬水平上,也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如此暗淡。 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仍然很高。 从 2001 年全球各级经理人薪酬升幅表中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薪酬水平,特别是中、初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已经下调。 但在亚洲,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薪酬水平却在上升,而且从绝对数来看,正赶上美国和欧洲的水平。 对高级管理层而言,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经理人薪酬水平差不多是近十年来该地区最高的,与西方同行不相上下。 亚洲地区薪酬最低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虽然他们国家的经济遭遇了麻烦,但其经理人的薪酬却仍在上涨。 对中级管理层而言,薪酬差距较大,但在亚洲,过去几年总的趋势是稳定上涨。 印度尼西亚中级经理的薪酬平均上涨 30%。 不过,其它大多数国家的经理人则没这么幸运。 比起西方国家来,亚洲中级经理薪酬下降厉害得多。 对初级管理层而言,2000 到 2001 年,西方国家的薪酬水平下降同样很厉害。 亚洲的初级经理并没有如此之惨,相反大多数在去年还涨了薪金。 除日本,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亚洲其它地区初级经理的薪金,仍然比西方国家低得多。 这是东西方的最大差别之所在。 相对亚洲同行来说,中国经理人薪酬水平一直在稳定增长,尤其是高级管理这一层。 三年前,印度尼西亚高层经理的薪金比其中国同行高两倍还多。 今年的资料则显示,在这一方面中国已超过印度尼西亚。 薪酬水平的高速增长也使中国中层经理的薪酬高于其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同行。 对初级管理层而言,中国则高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 各行业经理人薪酬走向 在过去一年中,有些行业同样也战胜了总体性经济滑坡。 据纽约时报报道,有些行业似乎对当前的经济衰退有免疫力。 这些行业包括保健、医药、教育、抵押融资和证券业。 经济学家指出,这些行业中的许多雇主还在不断扩充其员工队伍。 在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信息技术行业一直是重点关注对象。 网络公司的垮台或许多多少少压制了这种火热,但长期趋势却没有改变。 信息技术行业经理短缺状况仍将存在。 受调查的第三产业公司中,有 60%的公司都遭遇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缺乏的困境。 据美国息技术公司的 . :"针对关键信息技术技能,仍将有一场人才战争。 "翰威特管理咨询公司(作的一项调查亦反映,最激烈的战争仍将是争夺与互联网技术有关的人才。 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建筑和房地产行业已逐渐萎靡。 这些行业中的工作职位和薪酬,也不再象危机发生前那样高高在上。 有专家说,在这些行业中,将有一些合适的职位继续维持下去,因为各国政府都试图用基础设施项目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薪酬的差异还取决于特定的管理职位。 近来,这主要侧重于总经理这一层。 司为许多跨国企业搜猎经理人来填补营销和战略规划职位,因为这些职位在全球需求量很大,且非常短缺。 尽管对其它职能的管理职位需求因时而异,但营销、战略规划及领导一个企业的总经理人才依然十分珍贵。 有一个职位,需求始终在稳定增长,即信息总裁(有相同职能的技术总裁(在西方,这种需求增长现在已有所减慢。 据 绩卓著的信息总裁及其它信息技术经理的薪酬自 1980 年代以来首次开始出现下降。 调查还发现,与 2000 年同期相比,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基准薪酬在 2001 年头 6 个月总体呈下降趋势。 尽管如此,在当今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24/7)的工作场所中,信息技术经理若身处定位较好的公司,尤其是电子商务和证券公司,则会发现其工资还在稳定增长。 美国一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行政总裁 :"对技术总裁的需求使他们比公司早期的创立者多得一点薪金,这是很正常的事。 " 在亚州企业的董事会中,信息总裁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大权在握的"钢杆司令"。 以前,"他们只是听从命令,"志编辑 ," 现在,信息总裁不但要关心基本的运行效率,他还必须考虑投资信息技术的方法,以便获得战略性收益。 "对信息总裁的需求,使他们的薪酬上升到与财务总裁和执行总裁相当的水平。 当然,不必说了,世界级的财务经理和总经理仍然是薪金最高的。 翰威特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以及在大多数亚洲国家,高科技营销领域的人才尤其缺乏。 同样,惠悦公司的调查也发现,中国高层经理人的平均年薪已开始向 50 万元人民币大关冲击,其中销售营销、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这三个岗位一马当先。 谈到最高薪金,各国企业的董事会对其行政总裁已变得极其慷慨。 通常,行政总裁拥有与顶级运动员或娱乐界人士相同的收入,但实际上商业明星已远远超过表演行业明星的收入。 据 志计算,苹果公司的 年的收入,价值达 美元。 亚洲企业行政总裁的收入也飞速增长,据 志报道,丰田公司的奥田广弘、中国移动通信的王晓初、司的宫津纯一郎已位列世界 15 首富之中。 行政总裁收入的急速增长,尤其得益于优先认股权这一报酬机制。 它已在世界上许多公司里代替了薪酬和津贴作为经理人薪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行政总裁有了优先认股权,可在某段时间里以某一价格买下公司的股票。 即使全球股票市场下跌,也不会削弱这一工具的威力,因为公司只要以一个较低的价格给他们股票即可。 由于行政总裁薪酬的急剧上升,股东越来越关注行政总裁拿多少薪酬。 一些公司已开始采取行动,其中包括提高股东批准赠送认股权的权限,以及使经理人薪酬更透明化。 同时,他们也迫切要求将行政总裁的奖励与业绩更紧密地挂钩,不仅仅是一般性业绩,而是按某种特定的公司指标可计量的绩效。 建立切合自己的薪酬战略 由于需要将经理人薪酬与公司绩效挂钩,这使得公司必须重新考虑其薪酬战略。 鉴于方案的复杂性,企业必须对薪酬制度进行改革。 据纽约一家薪酬咨询公司的执行董事 ,薪酬方案"显然比过去要复杂得多,因为要考虑的问题更多。 " 如何才能让企业和经理人双方都满意。 我们采访了数位人力资源专家,他们为中国企业开出如下处方: 为效率付酬今今年 11 月,中国已正式加入 将引发新一轮外商投资高潮。 对于这一消息,很多中国企业的总裁和人力资源主管脑子里闪过的是"人才战""高薪挖角"等字眼。 他们面临着一个两难境地:如果不增加薪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导致人才流失。 如果大幅加薪无疑使企业本来就很沉重的负担雪上加霜。 怎么办。 惠悦咨询公司总经理李崇基认为,当前的中国企业不应忙着照搬国外企业的薪酬福利方案,而应回过头来审视企业自身的薪酬架构是否合理。 工作分工是否合理。 在岗人员的工作效率如何。 如果是一个效率低下、产出很低的组织,再给员工普遍加薪不仅于事无补,还加剧了企业的负担,会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更加恶化。 就以中国传统上最具竞争力的纺织业为例,其实中国纺织品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很低,与先进国家比较有很大差距。 中国纺织企业的吨纱用工为日本的 23 倍、美国的 68 倍,万米布用工为日本的 45 倍。 如此大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必然会反映到薪酬的差距上。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再用"大锅饭"的机制不能留住真正有能力的员工,所以很多国有大型企业都纷纷开始请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正本清源,重新进行岗位评估、设计薪酬结构,以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使自己有能力为高效工作的员工付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 减员、增效、加薪率颇高的外资企业也频频采用。 广州某著名快速消费品公司以市场营销,尤其是名牌塑造能力著称,旗下的洗发水品牌在中国家喻户晓。 该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成了国内各消费品厂家"猎取"的热点。 在今年,该公司在效益良好的情况下仍进行了裁员动作,并给留下来的人才再次大幅加薪。 用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的话来说,"要把薪资加到其他公司挖不起人的地步。 "当然公司也不会做亏本生意,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一点,即为效率付酬。 明晰薪酬战略今提起薪酬,很多人所想到的是"合理不合理"。 李崇基说,对于公司来说,首先要考虑"是否适合",然后再考虑"是否合理"。 也就是说,企业要先明晰自己的薪酬战略,在这个战略的指导下再设计合理的薪酬系统。 李崇基举了一个例子,某集团公司旗下有多个产业公司,其中有经营了几十年的传统行业公司,也有刚开办的高科技公司,都在同一个楼里办公。 一开始,高科技公司参照老公司的薪酬体系,根本找不到好的人才。 后来高科技公司薪酬提高后,两个公司的人相互一比,传统行业的员工工资比高科技公司低了很多,于是他们心里就很不平衡。 集团公司感到很难办。 "其实,这两个公司要运用不同的薪酬战略,"李崇基说。 对于经营多年的传统行业公司,公司的运作系统已相当稳定,薪酬战略就是要留人,要留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核心经理层。 留人主要是靠福利,要有其他公司没有的福利计划。 比如,公司可以推出一个 3 年的住房现金补贴计划:一共 20 万元人民币,经理层在计划推出的第一年,可得到 20%,第二年可得到 30%,第三年得到剩下的 50%。 也许有人担心,第 3 年期满后该计划不是失效了。 李崇基说,这很好办,你可以在住房现金补贴计划推出后的第2 年中期,又推出另外一项 3 年期的其他福利计划,如此循环,自然能留住想留的人。 李崇基又提醒说,这种福利计划要让经理人看得到,拿得到。 如果推出一个 100 万元住房现金补贴计划,20 年后才给他,显然不会有诱惑力。 对于刚开办的高科技公司,则应采取另一种薪酬战略。 由于是新公司,万事开头难,可能业务方向不是很清晰,很多岗位的职责描述都没有,要靠新招的经理人把公司搭起来,薪酬战略就是要到市场"抓" 优秀经理人,所以该公司就应采取高薪的策略。 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在今年被翰威特管理咨询公司、亚洲华尔街日报和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最佳雇主",同时也名列"亚洲最佳雇主"榜首。 作为最佳雇主,波特曼丽嘉酒店的薪酬也颇令员工满意。 该酒店人力资源总监韩淑媛介绍说,她们酒店的薪酬实行的是"市场领导型"策略,90%以上的岗位薪酬都是市场首位,经。亞洲經理薪酬:暗淡之中顯亮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