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市数字城管系统改造项目数据普查建库及三维实景影像采集项目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基站 GPS 接收机 Javad Maxor Ggdt 1 台 3 三脚架、基座、连接器 苏一光系列 1 套 4 移动硬盘 160G Lenovo 系列 1 个 5 硬盘 500G 希捷系列 2 个 人工外业主要测量仪器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标称精度 型号 数量 1 全站仪 2” Topcon 等系列 15 台 2 三脚架、基座、连接器 苏一光系列 15 套 3 GPS 接收基站 1 台 4 RTK 2 套 5 激光打印机 A4 1 台 6 反光镜带标杆 15 台 7 数码照相机 > 300 万像素 15 台 8 作业电脑 30 台 主要数据处理软件 序号 软件名称 软件类别 型号 数量 1 AutoCAD 2020 数据处理软件 2020 1 2 ArcGis10 数据处理软件 93 以上 1 3 MMT 采集软件 数据采集 1 4 MMT 数据处理软件 数据处理 1 5 Office 2020 办公软件 2020 1 项目实施方案 11 MMT 数据采集 资料收集 组织有 作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在网上和通过其它途径对测区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 ( 1)地理资料:包括:测区社会、自然地理情况;地物的特点及地形变化程度;典型地物地貌及分布;测区交通规制及通行规律、影响采集的主要因素等。 ( 2)大地控制点资料:作业区内 城市二等导线点 ,用于建立 GPS 参考站; ( 3)道路资料:收集城市行政区划图、街道图、交通旅游图。 ( 4)资料分析:分析测区已有的大地控制点资料,确定测区 GPS 参考站控制点布设方案,确定控制方式,确定 GPS 参考站模式。 作业准备 (一)作业计划 测量工作计划:在熟悉测区地理分 布、测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技术设计书要求、测区范围、测量人员情况和测量时间要求,在交通图册与小比例尺图上制定出每天的外业测量计划、人员的分工,并形成每天的行车计划草图。 同时,行车计划还要考虑环境、天气情况,尽量避免人员、车辆高峰期和逆光、雨雪天气作业。 测量后勤计划:结合每天的测量计划、测区服务设施的分布,制定测量后勤计划,包括测量行车许可、饮食、充电等。 (二)测量设备准备和系统检查 准备测量设备硬件,确认系统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充电:在测量工作前,必须对测量车电量进行检查,以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 的电量需求(车辆在发动时同时给电瓶充电)。 车辆检查:针对车辆安全行驶的各项检查,包括燃油、车闸、行车证、车辆状况等。 车载硬件设备状态检查:通过常规通、关电操作车载硬件设备,确定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整理存储设备,确认充足的存储空间。 项目实施方案 12 检查系统软件:依次打开各采集软件,确认各软件正常工作。 (三)系统性能检查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定期对测量设备系统实施一次系统检校。 当发现系统异常时及时进行检校,系统检校按《移动测量系统检校规程》进行。 (四)技术培训与作业调度 结合《项目任务技术设计书》、《项目任务实施计划 》和系统、测区特点,考虑本公司的实力(人员、装备、成本情况),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考核,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和动员,明确工程任务各级人员职责。 数据采集 将采集车行驶到采集区域的起点附近,将电池电源调至“放电”档。 分别打开三台公共机、 gps 惯导设备开关和同步器开关,选取一处卫星数不少于 6 颗以上的区域开始初始化 5 分钟,初始化完成之后沿道路开始采集,在所采道路完成之后找一个不少于 6 颗卫星的地点收敛 GPS 信号 3 分钟,结束工程。 驾驶要求 车辆的行驶速度控制在下表范围以内;在道路拐弯处应减缓速度,车速的选择参照 下表进行: 车辆尽量在慢车道行驶,若车道遮挡较大,可适当沿中线行驶; 采集时司机应注意控制车辆与旁边车身比较大的车辆错开,以避免被其遮挡住 CCD 相机,遗漏掉需要采集的要素; 倒车时司机应挂倒车档,使车上速度传感器能接受到速度信号; 按交通规制行驶:对双向行驶的道路进行双向采集,当单向行驶可完全采集道路及道路两侧的地物信息时可单向采集。 道 路 情 况 车速 (km/h)(平均时速) 高速、一级公路 40 二、三级公路 40 三级以下公路 30 城区 20~ 30 项目实施方案 13 与作业员密切 配合,如果车辆所在车道不能完全拍摄道路所有的标志、标线等信息和在 GPS 信号弱的路段有 GPS 信号好的地点需要靠边停车时,应及时更换车道,如果前方 CCD 相机逆光严重,应及时更改行车计划; 在进入隧道、高架桥下面前应减速行驶,等待相机自动调整曝光度。 作业路线要求 一般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采集。 道路采集的内容依次为:城市环路、主干道、立交桥、次干道、一般干道、其他街道,数据采集按直线行驶采集的数据质量最佳; 采集路段有辅路、立交桥、地下隧道时,应遵循“主路、桥上、隧道”一起采集或“辅路、桥下、隧道外”一起采集的原则 ; 一个工程文件内,避免反复不规则的拐弯抹角行驶; 城区按照被主干道或次干道分割的网块逐块采集,或者分行政区域按上述方法采集; 双向 4 车道(含)以上每个行驶方向进行双向以上采集,当地物要素少时,每个行驶方向可只进行单向采集,确保所采集地物图片主题突出,要素齐全。 外业作业操作流程 开启硬件系统:按照系统硬件操作流程依次开启硬件设备,并设置好硬件的状态参数。 GPS 接收机:打开 GPS 接收机和连接的计算机,检查设置参数是否正确。 视频:开启视频设备。 属性记录: 确 认属性面板 /音 频正常工作状态。 CCD 相机:开启 CCD 相机,确定正常工作状态。 对 CCD 相机进行检查,确认相机内符合精度和相机没有松动。 填写 系统开机前的作业基本信息。 系统软件启动:在硬件系统全部正常启动后,启动系统软件并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触发方式一般设置为 5 米触发。 每个工程应设定起点和终点,一般情况下,一个工程的终点与下一个工程的起点应该重合。 项目实施方案 14 数据采集:测量车进入测区,司机按照计划路线和作业组长要求行驶,作业人员按照规定项目内容对其进行数据采集并对影像进行保存。 在采集作业中,对出现影响数据质量、数据的完整性等问题及时给予记录,并填写《需外业 补采路段记录》。 采集作业完成后,将采集数据拷贝至外挂移动硬盘( 500G 项目专用移动硬盘),依次关闭各硬件设备,最后关闭系统电源。 MMS 内业采集流程 数据处理包括 GPS/DR 集成处理、影像地理参考、立体测图、属性采集、矢量编辑及标准空间数据转换; GPS/DR 集成处理、影像地理参考由外业作业员完成。 数字影像立体测图 按照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内容,在数字影像立体像对上进行测量。 测量可按照面状对象、线型对象、点状对象采取流水线模式作业。 数字影像立体测图在多源数据测图软件上进行。 部件关联 属性录入结合外业采集 属性数据库、影像数据、设计资料、测区收集的地形图、航空遥感影像、交通图;各类数据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 部件关联数据。 部件属性关联 在 我方的数据生产 软件上完成。 人工外业数据采集 外业作业流程 外业部件调查采用全测绘方法,针对原数据利用率比较好的部分区域采用调绘方式。 本方案主要介绍全测绘方式作业方法: 项目实施方案 15 外 业 打 点 准 备控 制 点 布 控分 类属 性 信 息数 据 建 库质 检数 据 融 合照 片调 绘 表 与 图 纸坐 标 前期准备工作 外业调查前,先对作业区域进行实地踏勘,依据踏勘结果对工作区域进行分片和对作业人员进行分组,并对各组作业人员和各划分片区编号。 制作 片区接图表和图幅接合表,并根据实地情况分配任务,划定作业员责任红线,并制定工作完成计划安排。 准备外业调查需要的工具材料。 工具准备以及注意事项包括: 准备 GPS 仪器。 检查 GPS 的使用情况和仪器的电量,保证仪器可以工作至少7 个小时。 准备相机。 需要注意事项有: 检查电池容量(保证电池使用时间为 7 小时,外业回来要及时充电,多准备一份备用电池,非必要情况下勿使用备用电池); 检查相机工作状态,确保相机能正常工作,工作时注意相机的保护; 检查内存卡是否有足够空间存储当天照片信息; 照片尺寸默认设置为 1024*768 或 者更高; 照片编号每天设置从 1 开始。 准备工作底图和调查表。 工作任务由各片区作业小组长统一派发,开展工作前到小组长出领取工作底图并填写工作任务单,工作时注意保护图纸。 调查表格由小组组长按需分配,作业人员要保证表格的使用效率,避免浪费。 项目实施方案 16 准备四色笔、涂改液、夹板和封口文件夹。 准备证件。 外业采集时必须佩带身份证、工作证或工作函。 准备反光衣、雨具和雪糕筒等防护工具。 其他准备工作:目的地查询(要明确调查的地点位于哪个位置);交通线路查询(查询清楚怎样到达目的地)。 控制点布控 按照采集部件点的需要,采用 RTK 方法施测出控制点的 WGS84 坐标。 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精度要求:用全站仪对控制点进行距离检查≤ 5 厘米。 野外打点 目的:采集部件点的坐标位置及类别。 准备工作:全站仪、对讲机充电;图纸图幅及控制点资料。 人员安排:两人一组,仪器观测员和跑尺员。 以跑尺员为组长。 作业方法:首先由仪器观测员设好站,后视完毕后检查 12 个观测点。 确认无误后开始进行部件测量。 跑尺员负责所有部件点位的采集,同时用对讲机将部件代码报告给仪器观测员;仪器观测员在测量的同时,在仪器的代码栏输入部件的分类代码。 输出成果:全站仪导 出的 DAT 文件,并按照格式存放。 并在数据流水号前加上组号和日期,提交内业组标准数据 DAT 文件。 属性调绘 目的:调查所有部件的属性信息,并对打点情况进行质量检查。 准备工作:展点后的调绘图纸、笔、外业调绘表。 人员安排:两人一组,判图员和记录员,判图员为组长。 作业方法: 1)图纸准备。 将测量的部件数据在地形图上分层进行展点,同时将流水号(唯一 ID 号)显示在图面上;将 1: 500 地形图数据为基础,按 1: 500 比例尺出外业调绘底图。 2)调绘。 判图员依据图面数据进行实地调绘各部件属性,并将部件流水号、部件属性信 息报告给记录员;记录员根据判图员的报告信息予以记录,同时判断报告内容是否正确; 3)表格填写 项目实施方案 17 在实地填写时,字体要清晰,意思要明确,表达要标准; 每个信息点都要填写序号,如果图上需要标注时,图上标注序号要和记录表上的序号对应清楚; 记录表上地址的描写多是描述性地址,因此要求记录人员在描述地址的时候要清晰、明确,如:人民路 11 号大门处; 信息点的名字填写其属性名; 信息点要对应照片编号; 图幅编号、调查片区、调查人代码、调查项目应在调查工作开始前填写完整。 4)照片拍照 拍摄照片要求:相同类别及属性的部件,拍 摄一张照片作为记录;照片大小要求 100 万像素以上,大小在 30KB 到 79KB 之间 ; 照片尺寸: 640*480; 照片数量:一点 /线 /面一图,在确实需要多张照片的情况下允许多拍,要注明照片编码,在内业整理时选择一张最优照片; 拍摄时要求横拍;取景角度为正面,但如果受地形、地物限制,可以从不同角度拍摄; 照片质量要求:清晰、主体突出,无杂物; 拍完照片后要即刻检查照片质量,遇到有问题的照片(如照片模糊、反光看不清等)要删除后重拍。 5)对于个别遗漏或分类错误的部件进行现场修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批量的遗漏需要标明 位置,由打点组补测。 6)对照片进行整理,重新命名,新命名规则为“组号 +日期 +原流水号”; 7)判图员依据图纸与实地核对,检查部件的遗漏率、精度、分类错误率。 输出成果物:调绘图纸、调绘表、照片数据库; 注意事项: 1)所有调绘图纸上的编号需与调绘表上编号一致; 2)核对调绘部件数量与本图幅打点部件数量,并说明增多或减少的原因; 3)所有图纸、表格签名、填写规范完整。 调绘底图的标注要清晰规整,文字符号字头方向应该朝北,线指箭头明确易懂;调绘表格填写要整齐有序,字体大小尽。xxx市数字城管系统改造项目数据普查建库及三维实景影像采集项目实施方案
相关推荐
76m,按中深孔爆破要求及生产台阶安全考虑,以 16m 为一个台阶,自下而上分为 +36m、 +52m、 68m、 +84m、 +100m 共计 5 个水平。 +36m标高的底盘开拓已基本完成,矿山公路修至标高为 +84 平台,用载重汽车运输矿石。 推进方向是垂直开采条带,自上而下按采剥作业面平行推进。 工作台阶要素 台阶边坡角 63176。 (坡率 1:)。 根据矿区开采深度和宕石硬度系数(
带我的师傅是一个个中专生,开始时我觉得做这个很简单,不用学,一看就会,做是会做,不过不是最省力的方法,就那么做啦一天,做得很累,后来,我看师傅做看他做的很轻松很 快,我就在想为什么岗位级别薪资方案 我不行呢,难到是我不如他,我知道我不是只是我不够虚心,不想学,看不起这个岗位,是我的态度,既然找到的根本原因,那就好解决啦。 后来,仔细看师傅的动作,怎么最省力,怎么最舒服。
艺技术先进、高效节能, 处理效率高,出水 稳 定达标; 处理设施安全、成熟,并尽量减少工程投资成本,降低运行费用; 最大限度地降低操作管理和维修技术难度; 污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强的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能力;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时不产生臭气及噪声等二次污染; 优先选择国内先进、可靠、高效、成熟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 工艺选择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生化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
85 1215 45 全氩 电弧焊工艺 电源种类 直 流 极性 正接 填充金属 电流( A) 电弧电压( V) 焊速( cm/min) 牌号 直径( mm) J422 Φ 80100 2230 69 J422 Φ 90120 2230 69 注意事项: 严禁起焊点位于定位焊处,应选在两定位焊焊肉之间;应确保起弧、收弧质量,收弧应填满弧坑。 多层焊层间接头应相互错开。 15
........................... 38 ................................................................................................................................. 38 ...................................
向构造为主,近东西或北西向构造镶嵌的区域构造格局, XXX 风电场工程 施工组织 总 设计 版本: A 版 日期: 2020 年 09 月 第 8 页 共 187 页 成为该区构造地貌发育的构造基础。 断裂及其控制的断块活动是 华南沿海地区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因此,发育了与之相关的断隆、断陷及多种过渡类型的构造地貌体。 近区域范围前新生代地层自下而上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和白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