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资格证、防雷检测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各省通用内容摘要:
接闪器规格( 1) 长 1m 以下 圆钢≥ 12 钢管≥ 20 避雷针 1~2m 圆钢≥ 16 钢管≥ 25 (直径 mm) 烟囱上 圆钢≥ 20 钢管≥ 40 避雷带(网) 一般用 圆钢≥ 8mm 扁钢≥ 48mm2 (直径、截面) 烟囱上 圆钢≥ 12mm 扁钢≥ 100mm2 避雷线 架空网用 镀锌钢绞线≥ 35mm2 (截面 mm2 ) 接闪器规格( 2) 金属屋面 金属板搭接长度≥ 100mm 板下无易燃物时,厚度≥ 板下有易燃物时,厚度 钢铁≥ 4mm 铜板≥ 5mm 铝板≥ 7mm 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不适用于一类防雷物) 钢管 一般: 壁厚≥ (钢罐) 特殊: 壁厚≥ 4mm 引下线规格 一般:圆钢直径≥ 8mm、 扁钢截面≥ 48mm2 暗敷:圆钢直径≥ 10mm、扁钢截面≥ 80mm2 烟囱:圆钢直径≥ 12mm、扁钢截面≥ 100mm2 宜利用建筑物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 人工接地体规格 水平接地体:圆钢直径≥ 10mm 扁钢截面≥ 100mm2 垂直接地体:角钢厚度≥ 4mm( 50 50mm) 钢管壁厚≥ ★ 防 腐 热镀锌 涂漆 加大截面 阴极保护措施等 ★ 可利用 旗杆 围栏 装饰物等永久性金属物接闪 6 ★ 断接卡 在 ~ 处设置 ★ 保 护 地面 ~地下 绝缘层 ★ 间 距 垂直或水平接地体间距 5m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 雷电 保护 分级 LPZ0 区与 LPZ1 区交界处 LPZ1 与 LPZ LPZ2 与 LPZ3 区交界处 直流电源标称放电电流( kA) 第一级标称放电电流 *( kA) 第二级标称放电电流( kA) 第三级标称放电电流( kA) 第四级标称放电电流( kA) 10/350 μs 8/20μ s 8/20μ s 8/20μ s 8/20μ s 8/20μ s A 级 ≥ 20 ≥ 80 ≥ 40 ≥ 20 ≥ 10 ≥ 10 B 级 ≥ 15 ≥ 60 ≥ 40 ≥ 20 直流配电系统中根据线路长度和工作电压选用标称放电电流≥10KA 适配的 SPD C 级 ≥ ≥ 50 ≥ 20 D 级 ≥ ≥ 50 ≥ 10 注: SPD 的外封装材料应为阻燃型材料。 浪涌保护器( SPD)连接 导 线最小截面积 保护级别 SPD 的类型 导线截面( mm2) SPD 连接相线铜导线 SPD 接地端连接铜导线 第一级 开关型或限压型 16 25 第二级 限压型 10 16 第三级 限压型 6 10 第四级 限压型 4 6 等电位导体的最小截面( mm2) 材料 等电位 连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连接导体 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 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连接导体 铜 16 6 铝 25 10 铁 50 16 问题:怎样防侧击雷 第一类:从 30m 起每隔 6m 做水平接闪带 并与引下线相连 , 30m 以上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二类:高度超过 45m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物 1. 钢筋材料应互相连接并符合 的要求 2. 应利用钢柱或柱内钢筋做为引下线 3. 应将 45m 及以上外墙上的 较大金属物(如栏杆、门窗)与 LPS 相连 4. 竖直金属管道等金属物顶端与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第三类:除第二类的 4 条外,超过 60m 以上的栏杆、门窗与防雷装置连接。 7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解读 补充 FFS YCS 条 说明: 接闪器的布置及材料 ,应符合 表 表 2 的规定。 表 1 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布置要求 建筑物防雷类别 避雷针滚球半径 /m 避雷网网格尺寸 /m m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30 ≤ 5 5 或 6 4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45 ≤ 10 10 或 12 8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60 ≤ 20 20 或 24 16 表 2 接闪器的材料规格 名称 材料规格 避 雷 针 针 高 圆钢( mm) 钢管( mm) ≤ 1 m ≥φ 12 ≥φ 20 1 m~ 2 m ≥φ 16 ≥φ 25 烟囱顶上的针 ≥φ 20 ≥φ 40 避 雷 网 (带) 敷设方式 圆钢( mm) 扁钢( mm) 明敷 ≥φ 8 ≥ 12 4 暗敷 ≥φ 10 ≥ 20 4 烟囱顶 ≥φ 12 ≥ 25 4 架空避雷线(网) 避雷线应采用截面积≥ 35 mm2 的镀锌钢缆或≥ φ 8 mm 的镀锌圆钢。 金属屋面 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 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20xx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资格证、防雷检测资格证考试复习提纲各省通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