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造价工程师考试技术与计量土建冲刺班讲义内容摘要:

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不具有湿陷性。 由于塑性很高,所以尽管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仍处于坚硬或硬可塑状态。 甚至饱水的红黏土也是坚硬状态的。 (4)膨胀土 是指含有大量的强亲水性黏土矿物成分,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且胀缩变形往复可逆的高塑性黏土。 膨胀土 多分布于 Ⅱ 级以上的河谷阶地或山前丘陵地区,个别处于 I级阶地。 在天然条件下,一般处于硬塑或坚硬状态,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一般易被误认为工程性能较好的土。 (5)填土 ① 素填土。 10年的黏性土、超过 5年的粉土、超过 2年的砂土均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和强度,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② 杂填土 a对主要以建筑垃圾或一般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进行处理后可作为一般建筑物地基。 ,应注意其不均匀性、工程性质随堆填时间而变化、含腐 殖质及水化物等问题。 ③ 冲填土 其含水 量大,透水性较弱,排水固结差,一般呈软塑或流塑状态,比同类自然沉积饱和土的强度低、压缩性高。 例题 :关于土的工程性质说法正确的有() 具有垂直节理,常呈现直立的天然边坡 造 价工程师 VIP 教程 考前押题 : 1819092576 17 页 , 湿陷性 越强 Ⅱ 级以上的河谷阶地或山前丘陵地区 但常常呈现 坚硬状态 5年的黏性土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答案 : ACD 分析 : B黄土形成年代愈久,由于盐分溶 滤较充分,固结成岩程度大,大孔结构退化 ,土质愈趋密实,强度高而压缩性小,湿陷性减弱甚至不具湿陷性。 E堆填时间超过 10 年的黏性土、超过 5年的粉土、超过 2 年的砂土均具有一定的密实度和强度,可以作为一般建筑物的天然地基。 第一章 工程地质 第一节 岩体的特征(续) (三)结构面的工程性质 结构面与最大主应力间的关系控制着岩体的强度与破坏机理,结构面展布方向与受力方向不同,岩石的强度与破坏方式不同。 结构面分为 I~ V级: I级 指大断层或区域性断层,控制工程建设地区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工程岩体稳 定性。 Ⅱ 级 指延伸长而宽度不大的区域性地质界面。 Ⅲ 级 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好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 Ⅳ 级 指延伸较差的节理、层面、次生裂隙、小断层及较发育的片理、劈理面等,构成岩块的边界面,破坏岩体的完整性,影响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分布状态; Ⅳ 级结构面主要控制着岩体的结构、完整性和物理力学性质,数量多且具随机性,其分布规律具统计规律。 V级 结构面又称微结构面,常包含在岩块内,主要影响岩块的物理 力学性质,控制岩块的力学性质。 上述 5级结构面中, Ⅱ 、 Ⅲ 级结构面往往是对工程岩体力学和对岩体破坏方式有控制意义的边界条件, 它们的组合往往构成可能滑移岩体的边界面,直接威胁工程安全稳定性。 (四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1.地震震波 体波分为纵波和横波 , 纵波的质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一致, 周期短、振幅小、传播速度快; 横波的质 点振动方向与震波传播方向垂直 ,周期长、振幅大、传播速度较慢。 王双增 讲解 1120712305 造 价工程师 VIP 教程 考前押题 : 1819092576 18 页 体波经过反射、折射而沿地面附近传播的波称为面波,面波的传播速度最慢。 2.地震震级 中国科学院将地震震级分为五级。 对应仪器震级如下: 地震级别 微震 轻震 强震 烈震 大灾 震 表现 一般无震感 一般有震感 无害强震 有害强震 破坏烈震 大毁坏震 毁灭性地震 仪器震级 0 ~ ~ .8 ~6 6 ~7 7~8 目前国际通用的李希特一古登堡震级是以距震中 l00km的标准地震仪所记录的最大振幅的 um数的对数表示。 3.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 代表一个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 建筑场地烈度 也称小区域烈度,是建筑场地内地质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相对基本烈度有所降低或提高的烈度。 A. 设计烈度是抗震设计所采用的烈度,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 等条件对基本烈度的调整。 ,但遇不良地质条件或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建筑物,经主管部门批准,可对基本烈度加以调整作为设计烈度。 4.震级与烈度的关系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形成多个不同的地震烈度区。 震级 (级 ) 3 以下 3 4 5 6 7 8 8 以上 震中烈度 (度 ) I~Ⅱ III lV~V Ⅵ一Ⅶ Ⅶ一Ⅷ Ⅸ~X Ⅺ Ⅻ 造 价工程师 VIP 教程 考前押题 : 1819092576 19 页 42 第二节 地下水的类型与特征 一、地下水的类型 根据埋藏条件,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三大类。 根据含水层 的空隙性质,地下水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个亚类。 基本类型 亚类 特点 成因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包气带水(略) 潜水 (略) 承 压 水 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向斜和盆地一自流盆地中的水、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单斜和山前平原一自流斜地中的水 构成盆地或向斜中基岩的层状裂隙水、单斜岩层中层状裂隙水、构造断裂带及不规则裂隙中的深部水 构 造 盆地 或 向斜 中 岩溶 化 岩石中水,单 斜 岩溶 化 岩层 中 的水 承压水。 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 水位的升降决定于水压的传递。 承压水不受气候的影响,动态较稳定,不易受污染。 一 般来说,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有两种:一为向斜构造盆地,也称为自流盆地;二为单斜构造自流斜地。 但是,自然中的埋藏条件是很复杂的, 往往在同一个区域内的自流盆地和自流斜地,可埋藏多个含水层 渗入成因或海洋成因 裂隙水的特征 裂隙水运动复杂,水量变化较大,这与裂隙发育及成因有密切关系。 风化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有明显季节性循环交替, 岩溶水的特征 条件不同可形成: 岩溶上层滞水 、 岩溶潜水 、 岩溶承压水。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特别 是地 下工程,必须弄清岩溶的发育与分布规律,因为岩溶的发育可能使工程地质条件 恶化。 造 价工程师 VIP 教程 考前押题 : 1819092576 20 页 第 三节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一、特殊地基 原则:浅的挖除换土,深的打桩或 水泥浆灌浆 和连续墙 ,裂隙和碎软的水泥浆灌浆。 护坡支护。 松散、软弱土层。 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松散土层,如砂和砂砾石地层等, 可挖除,也可采用固结灌浆、预制桩或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或沉井等加固; 对不满足抗渗要求的,可灌水泥浆或水泥黏土浆,或地下连续墙防渗; 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射混凝土或用土钉支护。 对不满足承载力的软弱土层,如淤泥及淤泥质土,浅层的 挖除 ,深层的可以采用振冲等方法用砂、砂 砾、碎石或块石等置换。 风化、破碎岩层。 风化一般在地基表层或破碎岩层有的较浅,可以 挖除。 有的埋藏较深,如断层破碎带,可以用 水泥浆灌浆加固或防渗 ; 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混凝土或挂网喷混凝土罩面,必要时配合注浆和锚杆加固。 裂隙发育岩层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采用锚杆加固。 对结构面不利交汇切割和岩体软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围岩,地下工程开挖后,要及时采用 支撑、支护和衬砌。 支撑 多采用柱体、钢管排架、钢筋或型钢拱架,拱架的间距根据围岩破碎的程度决定。 支护 多采用土钉、锚杆、锚索和喷射混凝土等联合 支护方式。 衬砌 多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也可采用钢板衬砌。 断层、泥化软弱夹层。 浅埋的尽可能 清除回填 ,深埋的注水泥浆处理; 浅埋的泥化夹层,尽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响承载能力。 造 价工程师 VIP 教程 考前押题 : 1819092576 21 页 断层、泥化软弱夹层可能是基础或边坡的滑动控制面的,又不便清除回填的,根据埋深和厚度,可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进行抗滑处理。 滑坡发生往往与 水 有很大关系, 渗水降低滑坡体尤其是滑动控制面的摩擦系数和粘聚力, 要注重在滑坡体上方修筑 截水设施 ,在滑坡体下方筑好 排水设施。 防止滑坡, 经过论证可以在滑坡体的 上部刷方减重 , 未经论证不要扰动滑坡体。 在滑坡体坡脚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等支挡措施。 采用 固结灌浆 等措施改善滑动面和滑坡体的抗滑性能。 当地下水发育影响到边坡或围岩稳定时,要及时采用洞、井、沟等措施 导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岩溶与土洞。 可挖除洞内软弱充填物后回填石料或混凝土。 不方便挖填的,可采用 长梁式、桁架式基础或大平板 等方案跨越洞顶,也可对岩溶进行裂隙钻孔注浆,对土洞进行顶板打孔充砂、砂砾,或做桩基处理。 二 `地下水 的影响 地下水对土体和岩体的软化 地下水位下降 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1)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下列三种:轻微流砂;中等流砂;严重流砂。 (2)如果地下水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小 , 土中细小颗粒被渗流携带而走。 将在土层中形成管状空洞,这种现象称之为机械潜蚀。 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如果 基础位于粉土、砂土、碎石土和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 100%计算浮托力;如果基础位于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 50%计算浮托力;如果基础位于黏性土地基上,其浮托力较难确切地确定,应结合地区的实际经验考虑。 基坑的作用。 当深基坑下部有承压含水层时,必须分析承压水头是否会冲毁基坑底部的黏性土层,通常用压力平衡概念进行验算: 造 价工程师 VIP 教程 考前押题 : 1819092576 22 页 黏性土的重度 *基坑开挖后黏性土层的厚度 =相对于含水层顶板的承压水头值 *地下水的 重度 基坑底部黏性土层的厚度必须满足 下 式: 基坑开挖后黏性土层的厚度 地下水的 重度 /黏性土的重度 *K 式中 K— 一安全系数,一般取 ~ 2. O,主要视基坑底部黏性土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及坑底面积大小而定。 不满足上式的 则必须用深井抽汲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使其承压水头下降。 凝土的腐蚀。 混凝土和钢筋都会受到地下水的腐蚀,造成结构破坏。 王双增 讲解 1120712305 2020 考题 6. 下列关于地下水影响边坡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地下水改变岩体的构造 B.地下水对岩体会产生浮力 C.地下水使岩石软化或溶蚀 D.在寒冷地区,地下水渗入裂隙结冰膨胀 分析:地下水对建设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 (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2)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当地下渗流动水压力不足以导致流砂,也可能导致潜蚀。 (3)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浮托 力减少地基对基础底面的正压力,即减小对基础滑动的抗滑力,严重影响基础的抗滑稳定性。 (4) 承压水头可能会冲毁基坑底部的黏性土层,破坏地基。 (5)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 2020】 ( ABE ) A 地下水能够软化和溶蚀边坡岩体,导致崩塌或和滑坡 B 地下水增加了岩体重量,提高了下滑力 C 地下水产生静水浮托力,提高了基础抗滑稳定性 D 地下水产生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提高岩体稳定性 E 地下水对岩体产生浮托力,使岩体重量相对减轻,稳定性下降 三、边坡稳定 (一 ) 影响边坡稳定因 素 造 价工程师 VIP 教程 考前押题 : 1819092576 23 页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 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 两个方面。 内在因素有组成边坡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应力等,它们常常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外在因素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地震、风化作用、人工挖掘、爆破以及工程荷载等。 l 地貌条件 深沟峡谷地区,陡峭的岸坡是容易发生边坡变形和破坏的地形条件。 2.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软硬相间,并有软化、泥化或易风化的夹层时,最易造成边坡失稳。 (1)侵入岩、沉积岩以及片麻岩、石英岩等构成的边坡, 一般稳定程度是较高的。 只有在节理发育、有软弱 结构面穿插且边坡高陡时,才易发生崩塌或滑坡现象。 (2)喷出岩边坡,如玄武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安山岩等, 其原生的节理,尤其是柱状节理发育时,易形成直立边坡并易发生崩塌。 (3)含有黏土质页岩、泥岩、煤层、泥灰岩、石膏等夹层的沉积岩边坡, 最易发生顺层滑动,或因下部蠕滑而造成上部岩体的崩塌。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