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煤矿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职业性炭疽,企业及其职工医院应当立即电话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 (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 ① 企业及其医疗卫生 机构包括没有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综合医院在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患者时,均应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② 对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非急性职业病或急性职业病紧急救治后的患者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及时转诊到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并按规定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③ 对确认的非急性职业病患者如尘肺慢性职业病和其他慢性职业病,应及时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 各级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不得虚报、漏报、拒报、迟报、伪报和篡改。 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 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 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5 ( 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 , 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加大投入,改进工艺,积极开展危害因素治理 ( 1) 粉尘治理。 一是 用好各类防尘设施 ,采煤工作面放煤点每隔五米安装洒水降尘装置,溜子道、材料道均安装风流净化水幕, 掘进工作面放炮时,开启放炮喷雾,迎头后 安 装净化水幕,皮带机巷及溜子道转载点均安装降尘喷头,并保持完好、使用正常。 二是采掘工作面采用煤层注水、湿式打眼、水封爆破等。 三是加强个人防护,戴防尘口罩等。 四是定期冲刷巷道。 ( 2) 噪声防治。 一是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或改革工艺过程、采取减振、隔振等措施,提高机器设备的装配质量、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和撞击,以降低噪声。 二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材料和装置,阻断和屏蔽噪声的传播, 三是加强个体 防 护,在作业现场噪声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正确合理地佩戴防噪声护具。 ( 3)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 一是改善 劳动环境,加强井下通风排毒措施,使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 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二是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比如爆 破后待炮烟吹散后方可进入作业。 三是设置警示标识,在井下通风不良 地 点 或不通风的巷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四是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1落实经费投入,确保各项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对各项职业病防治经费实行预算管理,财务部门把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等费用纳入生产成本预算,严格预算管理,严禁挪用。 投入专项资金为职工购买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 对已确诊的职业病人,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 安 排到 有资质的医疗机构 进行治疗、疗养。 每个职业病病人每年进行一次复查和肺功能测定。 职业病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