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最新钢筋专项施工方案4doc内容摘要:

装与扶持上钢筋 3. 避免焊后过快卸夹具 4. 修理或更换夹具 3 焊包薄而大 1. 减低顶压速度 2. 减小焊接电流 3. 减少焊接时间 4 咬边 1.减小焊接电 流 2.缩短焊接时间 3.注意上钳口的起始点,确保上钢筋挤压到位 5 未焊合 1. 增大焊接电流 2. 避免焊接时间过短 3. 检修夹具,确保上钢筋下送自如 6 焊包不匀 1. 钢筋端面力求平整 2. 填装焊剂尽量均匀 3. 延长焊接时间,适当增加熔化量 7 气孔 1. 按规定要求烘焙焊剂 2. 清除钢筋焊接部位的铁锈 3. 确保被焊处在焊剂中的埋入深度 8 烧伤 1. 钢筋导电部位除净铁锈 2. 尽量夹紧钢筋 19 9 焊包下淌 1. 彻底封堵焊剂罐的漏孔 2. 避免焊后过快回收焊剂 ★电渣压力焊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但当环境温度低于 — 20℃时,则不宜进行施焊。 雨天、雪天不宜 进行施焊,必须施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遮蔽措施。 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⑹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焊剂合格证。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 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明显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 闪光对焊连接 1)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 试焊、作模拟试件→ 送试 →确定焊接参数→ 焊接→ 质量检验 2)主要 施工方法 ★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闪光 /(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 ) → 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 /(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 ) → 带电顶锻 →无电顶锻 ★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 断续闪光预热 /(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 ) →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 /(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 ) → 带电顶锻 →无电顶锻 ★闪光 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 一次闪光闪平端面 /(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 ) →断续闪光预热 /(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 ) →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 带 电顶锻 →→无电顶锻 ★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采用连续闪光焊,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20 用闪光一预热闪光焊。 ★焊接参数选择:闪光对焊时,应合理选择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 ★检查电源、对焊机及对焊平台、地下铺放的绝缘橡胶垫、冷却水、压缩空气等,一切必须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试焊、做班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按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 6 个试件,其中 3个做拉力试验, 3个做冷弯试验。 经试验合格后, 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对焊焊接操作: ▲连续闪光焊:通电后,应借助操作杆使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使其产生电阻热,并使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将熔化的金属微粒向外喷射形成火光闪光,再徐徐不断地移动钢筋形成连续闪光,待预定的烧化量消失后,以适当压力迅速进行顶锻,即完成整个连续闪光焊接。 ▲预热闪光焊:通电后,应使两根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使钢筋端面之间发生断续闪光,形成烧化预热过程。 当预热过程完成,应立即转入连续闪光和顶锻。 ▲闪光一顶热闪光焊:通电后,应首先进行闪光,当钢筋端面已平整时,应立 即进行预热、闪光及顶锻过程。 ▲保证焊接接头位置和操作要求: ◆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 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换和修理。 ◆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马蹄”形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或切除。 ◆钢筋端头 120mm 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 ◆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 ◆接近焊接接头区段应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 ◆焊接后销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质量检查:在钢筋对焊生产中,焊工应认真 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裂缝等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21 3)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注:进口钢筋需先经过化学成分检验和焊接试验,符合有关规定后方可焊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截面内接头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或尺量检查。 ▲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应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 6个试件,其中 3个做拉伸试验, 3 个做弯曲试 验。 在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 300 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 若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之内累计计算。 若累计仍不足 300 个接头,则应按一批计算。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单。 ★基本项目: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头部位不得有横向裂纹。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Ⅳ级钢筋焊接时不得有烧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允许偏差项目: ▲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 4度。 ▲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大于 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 2mm。 检验 方法:目测或量测。 4)成品保护 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 22 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在钢筋对焊生产中,应重视焊接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以确保焊接质量,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参照下表查找原因,及时消除。 ★冷拉钢筋的焊接应在冷拉之前进行。 冷拉过程中,若在接头部位发生断裂时,可在切除热影响区 (离焊缝中心约 倍钢筋直径 )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两次。 同时,其冷拉工艺与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 92)的规定。 6)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 下质量记录: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钢筋机械性能复试报告。 ★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钢筋接头的拉伸试验报告、弯曲试验报告。 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项次 异常现象和缺陷种类 防止措施 1 烧化过程剧烈,并产 生强烈的爆炸声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减慢烧化速度 2 闪光不稳定 1. 清除电极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 提高变压器级数 3. 加快烧化速度 3 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 夹渣 1. 增加预热程度 2. 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 3. 确保带电顶锻过程 4. 加快顶锻速度 5. 增大顶锻压力 4 接头中有缩孔 1. 降低变压器级数 2. 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 3.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 焊缝金属过烧或 热影响区过热 1. 减小预热程度 2. 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 3. 避免过多带电顶锻 6 接头区域裂纹 1. 检验钢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时,应更23 换钢筋 2. 采取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强度 7 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 1. 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 2. 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 3. 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 4. 夹紧钢筋 8 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 1. 正确调整电极位置 2. 修整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 3. 切除或矫直钢筋的接头 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梁钢筋绑扎工艺 模板清理→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梁腰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附加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钢筋→ 绑扎次梁钢筋 →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验收 ★梁上下铁的钢筋接头位置必须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节点构造依据设计和03G1011施工。 ★钢筋绑扎时,钢筋相交点必须全部绑扎,采用八字扣绑扎,必须保证钢筋不位移。 钢筋搭接范 围内,除交叉点外,应另加三道丝扣进行绑扎,中间一道,两端各一道; ★绑扎箍筋与架立筋的连接点,箍筋闭口处弯勾在梁中交错绑扎。 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端面 50mm,且梁两端箍筋按设计要求加密布置。 箍筋弯勾 135176。 ,平直部分长度 10d ★梁钢筋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放置必须放置到位。 ★交叉梁位置必须按照方案执行,分清先后绑扎顺序。 ★绑扎过程中,次梁筋让主梁筋、梁筋让柱筋。 ★上部纵向钢筋与箍筋用套扣法绑扎。 ★双排受力钢筋之间用短钢筋隔开,使其间距符合要求。 板钢筋绑扎工艺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工艺 防水保护 层清理→弹钢筋位置线→绑集水坑钢筋→铺设底层钢筋→放垫块→绑扎地梁钢筋→敷设专业管线→摆放马凳→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铺设上层钢筋→直螺纹节点连接→二次放线确定插筋位置 →墙、柱插筋→验收 24 ★底板钢筋绑扎前先弹好墙、地梁、柱轴线及模板线,并根据放样图纸分出底板钢筋控制线;然后再进行排筋,遵循先基坑,再梁板筋,后插筋的顺序。 所有板筋交叉点均须绑扎,不得漏扣。 ★底板、梁钢筋先铺短向后铺长向,每步操作均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将柱、墙线引至上铁表面,插柱、墙立筋。 ★柱、墙插筋 均按图纸要求留设短筋。 柱、墙插筋必须保证砼面上有两道水平钢筋;以下有两道水平钢筋进行限位固定。 ★底板下铁垫块采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垫块间距为 600mm,一边绑扎一边垫,防止垫块受集中荷载而破碎。 基础梁绑扎完毕,在下层网片上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用三级钢 25 直径钢筋每不大于 设一道通长水平支撑,下面每间隔 设钢筋直撑,每 设对角斜撑,直撑钢筋的根部应用 6厚钢板 100 100焊铁脚。 马凳与底层钢筋网片焊接,来确保马凳的稳定性,具体做法见下图。 马凳高度根据底板厚度确定。 立撑 水平支撑 斜撑 竖撑 斜撑 铁脚 水平支撑 筏板及 承台钢筋马凳平面图 钢筋马凳立面图 ★注意事项: 1)基础底板钢筋接头位置:上铁在支座 1/3 范围,下铁在跨中 1/3 范 围。 2)底板板筋两根钢筋交叉点需全部绑扎,不得跳扣。 绑丝应朝向砼内部。 3)底板筋绑扎完毕后需认真检查预留插筋的位置及牢固性,正确无误后方可浇注砼。 4)浇注砼时,派专人负责看筋,以保证墙、柱预留筋的位置正确。 5)为保证墙柱插筋位置在砼浇注时不发生偏移,在紧靠上铁表面布置一道同墙25 柱水平钢筋的附加钢筋,并保证砼面上有两道水平钢筋及梯形筋。 楼板钢筋绑扎工艺: 清理模板 → 在模板上画钢筋分档线 → 绑扎板下受力筋 → 设置马凳筋 → 绑负弯距钢筋 → 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 → 局部调整 → 验收交接 ★模板支设并交接完毕,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铁红在模板上弹出主筋分隔线及分布筋间距。 ★按弹好的间距摆放受力主筋,然后边摆放分布筋边绑扎,一般用顺扣方式绑扎。 除边沿钢筋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相交点可以交错绑扎。 双向板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 放置马凳筋,马凳筋的高度应为上下层钢筋间的净距。 然后布置上层钢筋,上层钢筋相交点全部绑扎。 楼板负弯距主筋在梁通长连续布置,不得截断。 在板边沿,板受力筋在梁上锚固长度为:下层筋不小于 1/2 梁(墙)宽与 15d 之间较大值;上层筋 La。 下层钢筋锚固弯勾朝上,搭接接头在板端;上层钢 筋锚固弯勾朝下,搭接接头在跨中。 每个搭接接头上不少于 3个绑扣。 楼梯钢筋绑扎 本工程楼梯采用先浇筑楼梯间墙体(标准层采用此方法、标准层一下均同墙体一起浇筑),待拆除墙模后绑扎楼梯钢筋做法。 对于本工程,采用墙内预埋钢筋的做法与后施工的平台板筋连接 . ★施工工艺: 平台放线→预留平台板正负筋→支楼梯间墙模→浇筑墙体混凝土→拆模→剔出平台板预留筋、扳直、调整间距并清理→支楼梯底模及梁模→绑扎梁筋→弹主筋间距分档线→梯段板筋绑扎→平台板钢筋与预留筋焊接→平台板钢筋与分布筋绑扎→设置保护层垫块→检查验收 ★绑 扎要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