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公路工程论文内容摘要:

水准基点标高和加桩的地面标高:三是在每道工序施工测量放线时,测量误差要满足规范要求 ,必须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使施工路基及构造物的定位及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质量要求。 四是要注意道路下面覆盖的管网路线,以免在施工中造成损失。 路基填方 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与路基填筑的不均匀有很大关系,路基填筑的不均匀又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填料粒径及性质的不均匀、填土高度的不均匀、压实度的不均匀等。 应避免下列两个常见的问题: 路基缺口路基与便道相交处留有缺口。 由于路基填筑一层一层的提高,而便道没有随着提高,就形成缺口。 等到路基填筑到顶面后,再来补这个缺口,缺口部位的总体压实度肯定偏低,工后沉降肯 定比相邻部位要大。 因此,便道应随着路基填筑的升高而升高。 分段填筑端部台阶不规范路基分段填筑端部的台阶往往不规范。 设置台阶的目的,是使路基填筑段与段的衔接部位确保压实度与相邻部位的压实度相一致。 因此,这些台阶不是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后一次性修挖出来,而是每填筑一层,留出一个台阶,台阶宽度 2m,台阶端部的虚土应挖除。 分层填筑 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 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 四是分段施工,纵向搭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 1: 1 坡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m, 否则路基会出现不均匀沉陷,影响路面平整度。 当路基稳定受到地下水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性优良 不易风化的砂石材料或用无机结合料 (石灰 水泥等固化材料 )进行加固处理使基底 10 形成水稳性好的厚约 20cm~30cm 的稳定 层。 松铺厚度的控制 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 能 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 保证压实度为原则 路床顶面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 8cm。 尺寸和坡度 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 30cm 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压实方法。 压实应先边后中,以便形成路拱:先轻后重 以适应逐渐增长的土基强度;先慢后快 以免松土被机械推动。 同时应在碾压前 先整平 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 2%~ 4%的横坡。 在弯道部分碾压时 应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碾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横坡。 前后 两次轮迹需重叠 12cm~20cm。 应特别注意控制压实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沉陷。 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 应根据工程地形地貌路基断面形状、用土量、土方调配情况,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据的施工。 土的含水量不够时 配洒水车洒水。 含水量较大 配翻晒机械翻晒并用压路机碾压。 合理的组织及调备机构 是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 4. 具体施工比较 在工地实习的过程中,我有很全面的接触过路基,对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了进一步的实施和比较。 我所在实习的工 程是广州至珠海新建铁路复工工程 1 标段。 路基的范围在江村编组站下行出发场。 工程概况如下:工程设计里程范围 XGK2+700~ XGK5+,站场线路全长。 本段路基填筑土方约 300000 m3。 路基基床表层填筑 厚 A组填料,路基基床底层填筑 厚 B 组填料,路基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填筑合格的 B、 C 组填料。 XGK2+700~ XGK5+ 段路基边坡采用 C15 混凝土空心砖内撒播草籽 +种植灌木防护, XGK3+220~ +28 XGK3+320~ +35 XGK3+~+、 XGK3+~ XGK5+ 左侧, XGK4+~ +、 11 XGK4+~ XGK5+ 右侧路堤坡脚设 浆砌片石脚墙,墙高 ,顶宽 ,底宽 ,埋深不小于。 路堑边坡采用立体植被网内撒播草籽+种植灌木防护。 XGK4+~ XGK5+ 基底铺设 厚的砂砾石垫层,中间铺两层抗拉强度不小于 220kN/m 的土工格栅。 XGK4+~ +、 XGK4+~+、 XGK4+~ XGK5+ 左侧路堤坡脚设反压护道,高 2m,宽2m,破率 1: ,护道边坡采用 C15 混凝土空心砖内撒播草籽 +种植灌木防护。 路堤填筑前须平整场地,并采用重型机械进行碾压。 既有边坡挖台阶,台阶宽不小于 1m。 在工地实习期间我认真仔细的学习了关于路基填筑和路基质量 控制,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具体的验证了前面所提到的各种控制质量的办法。 路基的填筑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方法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控制好了具体的几个点,就完全可以将一段路基的质量控制好,并且通用于所有的路基。 质量的控制是离不开施工的,不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质量控制是软弱的没有说服力的,任何的控制方法都必须跟现场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看出它是否正确是否有效。 离开施工的控制就是空谈。 一段路基的形成有着特定的过程,这也就限制了在控制上的局限性和规范性。 我现在就在工地实习时候,一段路基从无到有形成过程中所牵扯到的控制和要点详细的说明。 基床填筑 最通用的路基施工程序是:路基填筑在计划安排的区段内沿纵向递推或分段施工,施工区域内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 采用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细平、压路机碾压的机械化作业方式。 三阶段: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 平整区 碾压区 检验区。 八流程: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机械碾压 检验签证路面整形 边坡整修。 试验段 在分层填筑前,依据技术标准、压实机械性能、土质类别,先作填土压实试 12 验段。 试验段长度为 30~ 200m,宽度为路基 全宽。 按厚度设计的填料,随机取样做压实度试验,取得最佳含水量,分层填筑厚度和各类机械压实遍数、速度等各项参数后,确定填筑施工工艺,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在完成基底清理后,成立试验小组,成员由土石方工程师、施工员、试验员、测量工、推土机司机和压路机司机组成。 建立试验期间每天碰头制度,及时交流试验实施情况,调整优化试验方案。 当填料运至路基摊开后,施工员应及时记录填料的级配情况、最大粒径、填铺厚度;压路机司机负责记录碾压遍数,以便于试验人员随时查找相关资料;试验人员全过程跟踪,在不同参数(填料种类、最大 石块粒径、填料级配、压实遍数、填铺厚度、机械设备组合等)前提下采用K30 检测即时压实度,然后绘出不同参数与压实度的关系曲线,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压实度与各种参数关系的经验数据,用于指导本段的路基施工。 分层填筑 路堤填筑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式。 为保证全断面的压实一致,边坡两侧各超填 ~ ,竣工时刷坡整平、压实。 路堤填筑成型后,用平地机细平路床表面,做好路拱。 立杆挂线控制填筑厚度,根据填土高度及由试验段确定的分层厚度及压实参数,由主管技术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为节省摊铺平 整时间,在运送填料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