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题内容摘要:

挖面土压波动较大;从螺旋输送机排出的土砂坍落度较低。 : ( 1)施工项目部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开始隧道施工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 2)掘进过程中始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各项施工参数执行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 3)分析事件一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正确的做法。 ( 4)分析事 件二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 ( 1)不正确。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 [2020] 87号)的规定,盾构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由专职安全员现场监督执行) ( 2)不正确。 首先,在初始掘进过程中应根据收集的盾构掘进数据(推力、刀盘扭矩等)及地层变形量测量数据,判断土压(泥水压)、注浆量、注浆压力等设定值是否适当,及时进行调 整,并通过测量盾构与衬砌的位置,及早把握盾构掘进方向控制特性,为正常掘进控制提供依据。 其次,由于掘进过程中地层条件、覆土厚度等差异很大,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施工参数。 最后,根据反馈的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调整相关的施工参数。 ( 3)事件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洞口土体加固效果不满足要求。 正确作法是: ①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盾构种类与外形尺寸、覆土深度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明确加固目的后,合理确定加固方法与加固范围;本案例的加固目的,既要加固又应止水。 ②拆除洞口围护结构前要确认洞口土体加固效果,必要时进行补 注浆加固。 ( 4)事件二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塑流化改良效果欠佳。 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 ①选择适宜的改良材料,并适当提高添加比例。 2020 年 一级建造 师 考试 辅导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 第 10 页 ②开挖面土压波动大的情况下,开挖面一般不稳定,此时应加强出土量管理。 【案例 1K413042】 某公司施工项目部承建城市地铁 3 号标段,包含一段双线区间和一个车站,区间隧道及风道出人口采用暗挖法施工,车站的主体结构采用明开法施工。 区间隧道上方为现况道路,路宽 ,道路沿线的地下埋设有雨污水、天然气、电信、热力等管线,另外还有一座公共厕所。 隧道埋深 15m 左右,并有 100m 左右长度内遇有中风化石灰岩。 岩层以上分别为黏土 2m,砂卵石 5~ 7m,粉细砂 2m,粉质黏土 3m,回填土 2~。 施工日志记录如下事件: ( 1)设计文件提供的相关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的资料表明:隧道距所有地下管线的垂直净距都在 以上;经过分析,项目部认为地下管线对暗挖隧道施工的影响不大。 但在挖到地面的公共厕所位置时隧道发生塌方。 ( 2)隧道基底施工遇有风化岩段,项目部拟采用松动爆破法移除岩石;施工前编制了松动爆破施工专项方案,但在专家评审时被否定,最后采取了机械凿除法施工。 ( 3)由于隧道喷射混凝土施工采用干喷方式,没有采用投标施工方案中的湿法喷射混凝土方式,被质量监督部门要求暂停喷射混凝土施工。 ( 4)在隧道完成后发现实际长度比工程量清单中长度少。 项目部仍按清单长度计量。 当被监理发现后要求项目部扣除。 ( 1)事件 1 中最可能引起塌方的原因是什么 ? ( 2)事件 2 中专家为什么否定爆破法专项方案 ? ( 3)质量监督部门为什么要求暂停喷射混凝土施工 ? ( 4)事件 4,监理要求项目部扣除 ,为什么 ? 【答案】 ( 1)问题 1 从背景分析,引起塌方可能成因是公共厕所的化粪池渗漏;较旧的污水混凝土管线、方沟、化粪池等渗漏情况比较多,致使隧道顶部土体含水量增大引起塌方,所以要特别引起注意。 一般情况地下、地上建筑物较复杂,参考设计资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核对资料,现场实地调查。 正确的方法是:在开工前,首先核对地质资料,现场调查沿线地下管线、各构筑物及地面建筑物基础等情况,并制定保护措施。 ( 2)问题 2 因为背景介绍隧道位于城市现况路下,上方有多种管线,采用松动爆破法移除风化岩石应充 分考虑爆破风险及其后果的影响;采取机械凿除施工风险较低,且容易控制。 项目部原拟施工专项方案选择不当,被专家否定是必然的 ( 3)问题 3 因为采用干法射喷混凝土,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工作空间粉尘危害较大;湿法喷射混凝土,需要较严格的施工配合,费用较高;但是可有效减少粉尘污染;符合施工现场预防职业病消除粉尘危害的要求。 质量监督部门要求暂停喷射混凝土施工应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承包方应按投标文件中的施工方案施工,如果需改变施工方案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手续。 二是采用干法射喷混凝土现场施工粉 尘较严重,通风换气装置、除尘设备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或有关规定。 (应采用湿喷、潮喷工艺) ( 4)问题 4 正确。 因为据有关规定:当清单与实际发生的数量不符时,应以实际数量为准,清单中的单价不变。 因此计算工程量应按实际发生的长度,扣除。 点评: 该题部分为 13年案例,注意看第 1问即可。 2020 年 一级建造 师 考试 辅导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 第 11 页 【案例 1K413044】 某供热管线暗挖隧道,长 ,断面尺寸为 ,埋深。 隧道穿越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需降水。 承包方 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 砾层段 468m 隧道开挖及支护分包给 B专业公司。 B 公司依据 A 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 ,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后开始施工。 施工中 B 公司在距工作竖井 48m 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 B公司立即向 A公司汇报。 经有关人员研究,决定采用小导管超前加固措施。 B 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表有隆起现象。 随后 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协助 B 公司研究解决。 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施工前的例行检查时 ,发现 A 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 料不全 ,部分资料保留在 B 公司人员手中。 ( 1)暗挖隧道开挖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 如有不妥,写出正确做法。 ( 2) B 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 哪些浆液可供选用。 ( 3)分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 4)说明 A、 B 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答案】 ( 1)问题 1 不妥当。 正确作法: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 2)问题 2 不正确。 注浆施工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法,在砂砾石地层中应采用渗入注浆法,不宜采用劈裂注浆法;注浆浆液可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 3)问题 3 从背景材料介绍,分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是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控制不当引起的;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应经试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 4)问题 4 A 公司作为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有有关施工技术资料; B公司应主动向总承包单位移交有关施工技术资料。 点评:此为 06年度 真题(学员简单的看一下)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 1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 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 DKl0+100,终点里程为 DKl0+868,环宽为 ,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 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部分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地下水位较高需改变加固形式。 原方式采用注浆法加固。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 50mm。 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 40 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 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 5 天,费用增加 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 8 环/天。 问题:。 2020 年 一级建造 师 考试 辅导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 第 12 页 ? ? (写出计算过程) ? 【答案】 、冻结法。 ,二次注浆应采用化学浆液。 (或膨润土泥浆、或矿物系材料)、加泡沫(或界面活性系材料)( 2 分)等改良材料。 : 10868- 10100=768m 完成时间: 768247。 ( 8) =80 天 案例 2 背景( 13真题) 某公司承包了一条跨城市隧道,隧道长度为 800米,跨度为 15 米,地质条件复杂。 设计采用浅埋暗挖法进行施工,其中支护结构由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给 一家专业施工单位。 施工准备阶段,某公司项目部建立了现场管理体系,设置了组织机构,确定了项目经理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在暗挖加固支护材料的选用上,通过不同掺量喷射混凝土试验来确定最佳掺量。 施工阶段项目部根据工程的特点对施工现场采取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措施,安设了通风换气装置和照明设施。 工程预验收阶段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分别向城建档案馆提交了施工验收资料,专业分包单位的资料直接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问题: ,该隧道可选择哪些浅埋暗挖的方法。 少哪些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 【答案】 :( 1)双侧壁导坑法;( 2)中隔壁法( CD);( 3)交叉中隔壁法( CRD)。 :( 1)项目生产经理;( 2)安全总监(专职安全监督员)。 ( 3)项目技术负责人。 ( 4)施工员。 ( 5)分包单位负责人( 6)班组长。 :湿式凿岩;喷雾洒水;个人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 【案例 1K414022】 某市自来水厂进行扩建,新建沉淀池一座,设计为无盖圆形,直径 30m,池壁应用预制板吊装外缠预应力钢丝结构。 A 市政公司中标承建项目,并针对工程成立了项目部。 项目部组织编写了池壁预制板吊装施工方案,包含工程概况、主要技术措施、安全措施三个方面;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长组织了图纸会审;并与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质量和价格,确定了钢丝供应厂商。 在池壁预制板拼装完毕后,板缝采用与池壁预制板强度等级一致的普通混凝土灌注。 ( 1)池壁预制板吊装施工方案还要补充哪些主要内容 ? ( 2)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长做法是否符合要求 ?给出正确做法。 ( 3)指出池壁预制板板缝混凝土灌注不妥之处。 ( 1)问题 1 尚需补充:吊装进度网络计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和环保文明施工措施等主要内容。 ( 2)问题 2 2020 年 一级建造 师 考试 辅导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 》 第 13 页 不符合要求。 正确做法: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对图纸的审核,并应形成会审记录,应由项目负责人(经理)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质量计划关于物资采购的规定,经过招标程序选择预应力钢丝供应厂家。 ( 3)问题 3 有两点不正确;一是灌注板缝混凝土要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二是混凝土强度应大于预制板混凝土强度一个等级。 三、案例分析题 (二)背景资料( 11真题) A 公司中标某供水厂的扩建工程,主要内容为一座在建调蓄水池。 水池长 65m,宽 32m。 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筏板式基础。 新建水池采用基坑明挖施工,挖深为 6m。 设计采用直径 800mm混凝土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 新建水池壁外侧距现有构筑物最小距离仅有 ,新建水池基坑挖深大于既有构筑物底板 ;附近有多条地下管线。 地层主要为粉土,地下水位于地表下。 项目部编制了施工 组织设计后按程序报批, A 公司主管部门审核时,提出以下质疑: (一)因施工场地位于供水厂内而非社会环境,施工区不搭设围挡,存在事故隐患; (二)水池浇筑混凝土采用桩墙作为外模板,仅支设内侧模板方案,没有考虑桩墙与内模之间杂物的清扫措施; (三)施工监测只考虑围护桩变形,监测项目偏少; (四)为控制结构裂缝,浇筑与振捣措施主要有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保证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不大于25℃。 主管部门认为有缺项,要求补充。 项目部重新补充修改施工组织设计,上报批准后付诸实施。 基坑开挖至坑底时,由于止水 帷幕缺陷西北角发生渗漏。 项目部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