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脚手架)的周边与外电架 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当外电线路的电压为 1kV以下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 4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 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 6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 35~110kV,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 8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 220kV,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 10m;当外电架空线路的电压为 300~ 500kV,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 15m。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 为 1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外电线路电压为 1~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 7m。 4)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 在外电架空线路附件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的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 1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外电线路电压为 10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 3m,水平距离为 2m;外电线路电压为 35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 4m,水平距离为 ;外电线路电压为 16 110kV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 5m,水平距离为 4m;外 电线路电压为 220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 6m;外电线路电压为 330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 7m;外电线路电压为 500kV以下时,最小水平与垂直距离为 ; 5)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6)对于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施工现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以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护。 7)防护设施与 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外电线路电压为1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 ;外电线路电压为 35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 2m;外电线路电压为 11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 ;外电线路电压为 22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 4m;外电线路电压为 33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 5m;外电线路电压为 500kV以下时,安全距离为 6m。 8)对于既不能达到最小安全距离,又无法搭设防护措施的施工现场,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迁移外电线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不得施工。 9)电气设备现场周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 污源和腐蚀介质,否则应予清除或做防护处置,其防护等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 10)电气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做防护处置。 ( 8)、电工及用电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使用电气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紧设备带 “ 缺陷 ” 运转;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暂时停用设备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 ( 9)、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7 1)配电箱、开关箱应有名称、用途、分路标记及系统接线图。 2)配电箱、开关箱箱门应配锁,并应由专业负责。 3)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 检查、维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 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并应做检查、维修工作记录。 4)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 “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 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5)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按照下列顺序操作: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但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可除外。 6)施工现场停止作业 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7)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 8)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 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9)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配置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 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漏电保护器每天使用前应启动漏电试验按钮试跳一次,试跳不正常时严禁继续使用。 10)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严禁承受外力,严禁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 ( 10)、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 1)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2)架空线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 3)架空线导线截面得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导线中的计算负荷电流不大于其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 流量。 线路末端电压偏移不大于 5%。 三相五线制线路的 N线和 PE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的 50%,单相线路的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 按机械强度要求,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 10mm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 16mm2。 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 16 mm2,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 25mm2。 4)架空线在一个档距内,每层导线的接头数不得超过该层导线数的 50%,且一条导线只允许有一个接头。 在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架空 18 线不得有接头 5)架空线路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 动力、照 明线在同一横担上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是: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 L N、 L L PE; 动力、照明线在二层横担上分别架设时,导线相序排列时:上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 L L L3;下层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 L( L L3)、N、 PE 6)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 35m。 7)架空线路的线间距不得小于 ,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 8)架空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 1所列数值;横担宜采用角钢或方木,低压铁横担角钢应按表 2选用,方木横担截面应按 80mm 80mm选用,横担长度应按表 3选用。 表 1 表 2 表 3 19 9)架空线路与邻近线路或固定物的距离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10)架空线路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木杆。 钢筋混凝土杆不得有露筋、宽度大于 ;木杆不得腐朽,其梢径不应小于 140mm。 11)电杆埋设深度应为杆长的 1/10加 ,回填土应分层 夯实。 在松软土质处应加大埋入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 12)直线杆和 15176。 以下的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单绝缘子,但跨越机动车道时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 15176。 到 45176。 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 45176。 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 13)架空线路绝缘子应按下列原则选择: 1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 2耐张杆采用碟式绝缘子 14)电杆的拉线应采用不少于 3根。 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应在 30176。 ~ 45176。 之间。 拉线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1m。 电杆拉线如从导线之间穿过,应在高于地面。 15)因受地形环境限制不能设拉线时,可采用撑杆代替拉线,撑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 ,其底部应垫底盘或石块。 撑杆与电杆的夹角应为 30176。 16)接户线在档距内不得有接头,进线处离地高度不得小于。 接户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 5的规定。 接户线线间及邻近线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 6的要求。 表 5 20 表 6 17)架空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 采用熔断器做短路保护时,其熔体额定电流不应大于明敷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的。 采用断路器作为短路保护时,其瞬动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应小于线路末端单相短路电流。 18)架空线路必须有过载保护。 采用熔断器或断路器做过载保护时,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或断路器长延时过流脱扣器脱扣电流整定值的。 ( 11)、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1)电缆中必须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作用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 需要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 五芯电缆必须包括含淡蓝、绿 /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 N线;绿 /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 PE线,严禁混用。 2)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埋地电缆路径应 设方位标志。 3)电缆类型应更具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选择。 埋地敷设应采用铠装电缆;当选用无铠装电缆时,应能放水、防腐。 架空敷设应采用无铠装电缆。 4)电缆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 ,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 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介质保护层。 5)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 ,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 6)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 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 1m。 7)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21 8)架空电缆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载,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直距地不得小于。 9)在建工程内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 电缆垂直敷设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少于一处。 电缆水平敷设应沿墙或门口刚性固定,最大弧垂 距地不得小于。 10)电缆线路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 12)、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照明装置 1)室内配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 2)室内配线应根据配线类型采用瓷瓶、瓷(塑料)夹、嵌绝缘槽、穿管或钢索敷设。 潮湿场所或埋地非电缆配线必须穿管敷设,管口和管接头应密封;当采用金属管敷设时,金属管必须做等电位连接,且必须与 PE线相连接。 3)室内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离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4)架空进户线的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过墙处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 ,并应采取防雨措施。 5)室内 配线所用导线或电缆的截面应根据用电设备或线路的计算负荷确定,但铜线截面不应小于 ,铝线截面不应小于。 6)钢索配线的吊架间距不宜不大于 12m。 采用瓷夹固定导线时,导线间距不应小于 35mm,瓷夹间距不应大于 800mm;采用瓷瓶固定导线或电缆时,可直接敷设于钢索上。 7)室内配线必须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 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 22 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 5)、建立工程拆除制度 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 6)、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 施工管理部门和企业要按照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 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1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相关推荐
招标文件的补充文件发出之日 2日 内 构成投标文件的其他材料 投标有效期 60日历天(投标截止之日起) 投标保证金 投标保证金金额:人民币 5 万元 投标保证金的形式:投标保证金必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由 投标人银行帐户汇付至以下账户。 单位名称: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开户行:中国银行陇西支行; 帐号: 411062100018001804384 近年财务状况的年份要求 3 年 7
大责任事故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4甲与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自有一幢房屋卖给乙,并约定任何一方违约须向对方支付购房款的 25%的违约金。 但在交房前,甲又与丙签订合 同,将该房屋卖给丙,并与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乙要求甲支付约定的违约金,甲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B. 甲必须收回房屋并向乙方交付 C. 丙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D.
投标人应在投标须知中前附表一规定的时间之前将投标文件递交到指定地点。 招标人在接到投标文件时将在投标文件上注明收到的日期和时间。 招标人可以按本文件第(七)条规定以修改通知的方式,酌情延长递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日期。 在上述情况下,招标人与投标人以前的投标截止期方面的全部权力、责任和义务,将适用于延长后的投标截止期。 超过投标截止期送达的投标文件将被拒绝并原封退给投标人。 提交投标文
2)投标函上未加盖法人公章、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权的代理人的印章或签字的; 3)投标文件未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格式填写或关键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包括投标报价大写金额表达不清无法辨认和判断或无法表达一个确切数值)的; 4)同一份投标文件中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报价,且未书面声明最终报价的; 5)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或未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其他事项。 ( 2) 商务标符合性的详细评审
钢结构拼装及安装提供场地; ,现场要做好材料和构件的储备(钢构件、水泥、地材和周转材料等); ;先结构后围护;先 主跨后附跨 ;土建 作业要交叉进行水、电、暖安装工程。 要做到抢基础、抓制作、精细吊装、统一指挥的大部署; ,热处理车间在 8 月中旬 开工,轧辊及加工车间在 9 月份可以开工,这样分析两个工程完全可以进行穿插流水施工安排; 实际情况钢结构制作工程、水电安装分项工程
装结构中待连接构件的磨擦面,按规定的除锈工艺认真除锈,保证构件磨擦面符合要求。 施工人员对所使用的高强螺栓连接副要妥善保管,按规定配套使用,正确安装,防止在安装过程中被泥土、油污沾染、损伤螺栓,以保持其扭矩系数不变。 高强螺栓连接副安装时,仔细辨认螺母、垫圈方向,位置安放正确。 安装时高强螺栓应自由穿入螺 栓孔内,不得强行打入,若存 第 7 页 在错孔,则需用铰刀扩孔处理。 用铰刀扩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