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最新精选】内容摘要:

主要包括:第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第二、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权利机关组成人员即人民代表的监督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P5458 (3)国家不仅以宪法确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而且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 权利和自由,表现在:第一、制定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 1★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P60 ( 1)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①重要性: 国家的统一,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在于维护。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要做到:捍卫国家主权不被侵犯,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坚决反对一切侵略、占领和割让、出卖国家领土的行为;捍卫国家政权及其统一,与 颠覆国家政权和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民族分裂行为。 ( 2)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重要性: 这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②怎样维护。 维护国家安全应做到:严守国家秘密;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工作任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维护国家荣誉应做到:要增强民族自豪感;要增强民族自信心;要增强民族自尊心。 维护国家利益应做 到: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P62 ( 1)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公民同违法侵权和腐败现象做斗争的法律武器。 ( 2)含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二、如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 为都受到法律制裁。 (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违法犯罪受到的制裁都是平等的) 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P64 ( 1)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不可分的。 ① 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②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公民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公民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 条件。 ( 2)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必须同时履行消费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①我们要珍惜公民权利。 因为公民意识的核心是权利意识。 ②我们要自觉公民履行义务。 即:履行对国家、社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1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P64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为公民着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也应该为国家着想,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利益。 (2)公民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 是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3)我国公民在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法制的轨道上行使权利。 二、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其地位与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邓小平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政党制度的类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人民政协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不能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 (一)政党与政权 1政党的特征 P71 ( 1) 政党是指代表 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 2)政党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政党具有阶级性,这是政党的本质属性。 判断政党的阶级性质,主要看它在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阶级利益。 政党按其阶级属性,主要分为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 第二、政党与政权紧密联系。 政党一般都有政治纲领,夺取政权、维护政权,或参与、支持某种政权是政党的政治目标。 政党和国家政权紧密联系是政党区别于一般政治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标志。 第三、政党具有组织纪律性。 政党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通过各级组织把党员聚集起来 ,以实现该党的纲领。 政党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纪律,以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1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 P72 ( 1) 政党是当代国家政治生活中基本的和重要的力量,政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影响政府或组织政府、领导政府。 ( 2) 现代各国一般由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① 掌握国家政权是政党实现本阶级利益的根本途径。 为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政党必须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把政党的纲领、路线按法定程序变为国家的法律、政策,并依靠国家权力保证贯彻执行。 ② 政党具备掌握国家政权的条件。 政党是一定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有自己的政治纲 领、组织纪律和领导集团等,这使它能够成为国家政权的执掌者。 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P85 ( 1)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 2) 当今世界共有两千多个政党活跃在各国的政治舞台上。 政党按照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可划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两大类。 政党制度按其性质,划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两种类型。 ( 3) 由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存在不同形式,主要是两党制和多党制。 ( 4)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的作用: ①用阶级的观点看: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是 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工具。 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统治。 无论两党制还是多党制,都是资产阶级政党执政。 其次,排斥和压制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政权。 再次,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②用历史的观点看:实现两党制或多党制,各党轮流执政,可以防止出现各集团或个别人物的独裁,这较之封建专制统治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③用经济观点看: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两党轮流执政,或是多党联合执政,从根本上讲,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 都是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执掌政权,都没有 改变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都是为维护资产阶级 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P87 ( 1)我国是一个有多党存在的国家,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有 8 个民主党派。 (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第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 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的基本 内容包括: 第一、 从政治地位上看: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第二、 从政治基础上看: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 从基本方针看: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第四、 从活动准则上看: 中国共产党和个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 “ 人民政协 ”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 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注意: 区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性质上: 中共 是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 是参政党,相互之间是亲密友党;政治上:他们之间是执政和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但是,中共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不能是思想和组织领导。 组织上,他们是相互独立政治组织,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法律地位上:他们在法律地位上平等的,都以宪法和法律为 准绳,进行民主协商、相互监督。 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 人民政协 人民代表大会 区 别 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 不是国家机关。 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是国家机关。 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地方各级人大具有相应的职权,是建立同级其他国家机关的基础。 联系 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 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组织,不是国 家机关,不行使国家职能,它也不是政党,更不能把它等同于我国的政党制度,人民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组织形式。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①性质 —— 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最终目标、行动指南 ②根本宗旨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地位 ——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 ④领导方式 —— 政治领导(根本)、思想领导(灵魂)、组织领导(保证) 执政方式 —— 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⑤建设 —— 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民主集中制 ⑥根本的工作路线 — — 群众路线 ⑦组织制度、领导制度 —— 民主集中制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P72 (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 2) 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表现: ①从阶级性上讲: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从其代表性上讲: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从其最高理想向最终目标看: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从指导思想看: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这是 保持党的性质的决定因素。 2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领导地位 P75 ( 1)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 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是 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P77 ( 1)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① 政治领导,即按照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党的纲领、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 ② 思想领导,即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教育党员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③ 组织领导,即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和影响人民群众,从组织上保证党的纲领、路线。 国家的宪法、法律付诸实施;培养、选拔、考核和监督干部,并向国家机关推荐德才兼备的干部。 三大领导之间的关系: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 组织领导的统一不可分的。 政治领导是根本,思想领导是灵魂,组织领导是保证。 (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 其中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 ① 含义:科学执政 —— 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 —— 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依法执政 —— 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② 三大执政的关系 —— 是有机统一、相互相存的。 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科学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依法执政是科学和民主执政的保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