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工作制度内容摘要:

公布。 12 10. 会后 15 天内向市委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报送会议情况和会议记录。 (三)民主生活会的纪律和有关要求 1. 县委常委在接到开会通知以后,必须围绕中心议题认真准备发言提纲,安排好工作,按时参加会议。 因故缺席人员须提交书面发言。 会后由主持人(或委托他人)将会议情况和批评意见转告缺席人。 2. 民主生活会要充分发扬民主,本着团结 ── 批评与自我批评 ── 团结的方针,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体现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则性。 既不回避矛盾,敢于开展批评,又要满腔热情地帮助有缺点的同志,总结经验教训。 3. 严格保密纪律。 未经县委授权,任何人都不能将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向外透露。 13 六、学习制度 按照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的要求,切实加强县委全委会和常委会委员的学习。 学习以个人自学为主,定期组织集体学习, 集体学习的主要形式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 (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 1. 中心组组成 组 长:县委书记 副组长:县委副书记 成 员:县委常委、委员、候补委员,县政府党组成员,县人大、县政协党组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县委政研室主任,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县委组织部分管干部理论教育的副部长,县委 宣传部分管理论工作的副部长,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根据学习内容,可临时吸收有关领导同志参加学习。 2. 中心组学习的组织 县委宣传部负责中心组学习的组织。 每年要按照省委、市委的要求,提出学习的年度安排计划,经中心组组长、副组长审定后印发中心组成员;根据学习计划准备材料分送中心组成员;安排学习辅导人员和中心发言人。 每次集中学习前由县委办公室发出通知。 中心组的学习内容,按照省委、市委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意见,根据县委领导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3. 学习的形式 县委 中心组的学习,以自学为主,辅之以适当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研究和探讨问题。 一般情况,一个季度集中学习 1 次,每次不少于 1 天。 根据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安排学习讨论的次数和时间。 14 (二)脱产学习进修制度 结合省委、市委干部调训计划,分期分批安排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和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市委党校或全国、全省、全市性高层次培训班集中时间学习,充实理论功底,提高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 要保证每个委员 5 年内累计有 3 个月以上脱产学习时间。 同时,积极安排县委常委、委员参加省委和市委有关部 门组织的战略性方针和重要政策研讨。 (三)挂职锻炼制度 根据市委的要求,积极选派县委常委、委员到省直和省级国家机关、省外发达地区、市级机关、市外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积极发展同省内先进发达地区和省外城县的友好关系,并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友好市、县区学习、挂职锻炼。 (四)在职自学制度 县委常委要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情况,制定理论学习年度计划,做好读书笔记,持之以恒抓好个人自学。 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法律、历史、自然科学等知识。 二是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 要定期检查自学情况,及时总结学习成果,联系实际撰写读书心得体会,积极撰写理论文章用于指导工作。 (五)学习要求 1. 学习理论要注重学根本、学体系,提倡刻苦钻研,认真思索,在真学、真懂、真用上下功夫。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能结合、会运用”上狠下功夫。 既要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又要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理论。 3. 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相结合。 既注重理论学习,也注重向实践学习, 15 注意总结干部群众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成功经验。 4. 学习理论和改造世界观相结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权力观。 5. 县委委员、常委及中心组成员要坚持“三个一”:坚持每天学习一小时,每个月熟读一本书,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体会文章。 16 七、调查研究和联系群众制度 调查研究是推进县委决策科学化、改进领导作风、提高领导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县委委员、常委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经 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一)认真开展调查研究 1. 根据县委统揽全局的要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带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有关建议,以便县委采取措施,推进工作;根据县委的决策需要,就专项工作开展超前性调查研究,提出预案,提供县委决策参考;对县委决策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县委决策的贯彻落实;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供县委决策参考。 2. 要围绕县委决策和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把调查研究的重点放在全局性、战 略性、宏观性、超前性的问题上。 3. 提倡领导同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作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亲自撰写调查报告。 4. 常委每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的时间不能少于 3 个月,每年要写出 1— 2 篇对县委决策有参考作用的调查报告。 下基层工作和调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搞迎送。 5. 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要指导好县委政研室开展调查研究,给他们出题目、交任务。 县委常委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时可以要求县委政研室参加。 (二)密切联系群众 1. 建立和坚持县委常委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 常委每人挂钩帮扶一个贫困村,定点联系一户农村贫困户、一户城市低保户。 每年深入扶贫点、联系户帮扶不能少于 2 次。 17 2. 县委常委每人确定一个党建联系点,每年深入联系点调查指导工作不能少于 2 次。 3. 坚持县委领导联系老干部制度。 县委常委每人联系 1— 2 名离退休老干部,并每年走访看望 2 次以上,倾听老干部的意见 ,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4. 坚持向老干部、民主党派通报全县主要工作情况制度,分别由联系老干部工作和民主党派工作的领导同志负责通报,一般每半年通报 1 次。 5. 实行县级 领导挂钩非竞争性重大建设项目制度。 县委常委每年深入挂钩项目点不能少于 2 次,要切实帮助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18 八、加强和接受党内外监督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党内外监督,保证党的肌体的健康和我县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党章》,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等文件精神,县委常委必须加强和接受党内外监督。 (一)加强对县委常委的监督 1. 县委常委必须认真履行《党章》所规定的党员 8 条义务, 模范遵守《党章》规定,努力使自己符合《党章》规定的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 6个条件。 2. 县委常委必须认真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批评与监督,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3. 县委常委必须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一年一度的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评议。 要高度重视党员民主评议中所反映的问题。 属于个人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属于工作上的问题,要提出限期整改的措施和办法。 4. 县委应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吸收党性强、有工作经验 、有威信的同志组成调研组,代表县委到各乡镇、各部门调查了解、督促检查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县委决议、决定以及工作部署的情况,广泛听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对县委及各级党组织思想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向县委反馈。 5.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充分发挥党的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