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通用工艺内容摘要:

6 页 两板壁厚不等,当 δ2 ≤ 10mm, δ1 δ2 > 3mm 时,或 当 δ2 > 10mm, δ1 δ2 > 30%δ2 或> 5mm 时, 按图 5 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 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则按等厚度处理,且对口错边量 b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 在测量对口错边量 b 时,不应计入两板厚度的差值。 对接 B 缝处形成的棱角度 E,用长度不小于 300mm 的直尺检查,其 E≤ δn/10+2mm ,且不大于 5mm。 (见图 6) 组装时,用φ 的钢丝检查壳体直线度。 壳体直线度检查是通过中心线的水平和垂直面,即沿圆周 0176。 、 90176。 、 180176。 、 270176。 四个部位测量,测量的位置离 A 类接头焊缝 中心线(不含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的距离不小于 100mm。 当壳体厚度不同时,计算直线度时应减去厚度差。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壳体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壳体长度的 1‰。 对于换热器:筒体直线度允差为 L/1000( L— 圆筒总长), 且当 L≤6000mm时,其值不大于 ; 当 L> 6000mm时,其值不大于 8mm。 当直立容器的壳体长度超过 30 米时, 其壳体直线度允差 应不大于 ()+15。 在容器筒节上焊接临时吊耳和拉筋、垫板等,应采用与筒节相同或焊接性能相似的材料,并用相适应的焊材及焊接工艺。 临时吊耳和拉筋的垫板割除后留下的焊疤必须打磨平滑,打磨后的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制造中应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 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容器防腐蚀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 1: 3。 修 磨 的 深 度 应不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的 5%,且不大于 2mm,否则应予以焊补。 对于复合板的成形件,其修磨深度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 30%,且不大于 1mm,否则应予以焊补。 筒体焊接后经外观检验合格后,应在距焊缝 50mm处打上钢印号,经检验合格后转探伤室进行无损检测。 通用工艺(三级) 第 3 章 文件编号: CX/UP- 03 浙江诚信医化设备 有限公司 筒体制造通用工艺 版次 A 修订 0 第 6 页 共 6 页 : TSG R00042020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l502020 《 压力容器 》 通用工艺(三级) 第 4 章 文件编号: CX/UP- 04 浙江诚信医化设备 有限公司 容器组装通用工艺 版次 A 修订 0 第 1 页 共 5 页 1 目的: 对本公司 承制产品的组装过程 进行控制,以确保 产品质量 达到规范及客户的要求。 2 范围 : 适用于本公司 承制的各类容器产品的组装。 3 工艺要求: 组装前的准备 压力容器制造必须具备齐全和合格的设计图样及工艺文件等。 熟悉产品图纸,了解产品的技术要求,确定组装的先后顺序及需要的工装,对复杂的产品,车间应根据该产品的图纸和技术要求,提出方案同技术科商定后施行。 组装前,按设计图样和工艺要求对零、部件和半成品进行检查、确认。 主 要检查项目 检查已加工的零部件和半成品的规格、数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检查零部件表面的划线、冲痕、编号及标记有无涂损或不清楚的地方,零部件边缘有无锈迹、毛刺及赃物,有无不允许存在的超标缺陷。 检查筒节的圆度、棱角度、长度、端面错边及削薄长度是否合格,筒节的坡口形状和尺寸是否正确。 检查封头厚度、直径、曲面高度、直边高度、圆度、内表面凹凸量及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与相连接的筒体是否吻合(包括焊接坡口)。 检查封头拼接焊缝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检查锥体的高度、大小口、端面斜度和错移是否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检查焊接坡口形式和尺寸是否符合图样及焊接工艺文件要求。 检查内件、接管的规格、尺寸及偏差是否应符合图样要求。 检查材料标记移植情况。 检查由铆焊组合的机加工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标记是否清楚。 做到不合格的零件停工不装配,焊工不焊接。 组装 立式组装 对筒 体及封头环缝端面及坡口焊缝两侧各 20mm 范围内用砂轮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有顶盖的筒体,先组装顶盖和最上面一节筒体,在该筒体上部焊接起重用吊环,并沿圆周互为 90˚的四方上焊接固定线锤、钢丝或粉线用的支撑。 在下筒体接口处的内壁上焊 48 块(等分)定位板,同壁厚的容器可以用楔子校正,待调整合适后,再点焊固定。 对于板料薄、直径大、圆度要求高的筒体,可用支撑架调整,校圆后组对。 在筒体沿圆周四个互为 90˚的方位用拉线或吊线锤的方法,检查整个筒体的垂直度,用卷尺或直尺在每条环缝径向两侧的 同一截面内检查圆度,用卷尺检查筒体长度,检查合格后 再转下道工序。 卧式组装 通用工艺(三级) 第 4 章 文件编号: CX/UP- 04 浙江诚信医化设备 有限公司 容器组装通用工艺 版次 A 修订 0 第 2 页 共 5 页 容器应尽量采用立式组装,当条件所限,可采用卧式组装。 .. 对筒体及封头环缝端面及坡口焊缝两侧各 20mm 范围内用砂轮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 对于板料薄 、 直径大 、 圆度要求高的筒体,可用支撑架保证筒体的圆度再进行组对。 尽量避免在圆筒上点焊螺栓、压板,不能强制组对。 对于人孔和大接管(容器的 1/4)集中在一侧的容器应采用或推荐采用“反变形”法,或其他方法来预防焊接后弯曲而造成容器总直线度的超差。 对碳素钢及 Q345R 钢制塔体不推荐用火焰加热的方法校正弯曲度,对其它合金钢、不锈钢制的容器禁止用火焰加热的方法校正弯曲度(焊后热处理或热处理的产品例外)。 对用设备法兰连接的容器,当法兰端面至开孔中心 700mm 距离内有大接管(容器的 1/4)和焊接件时,为防止法兰密封面变形,推荐接管和补强圈或焊接件 先与容器焊好,然后再将设备法兰与容器进行装 配,并拧紧螺栓后,再进行联接处的施焊,焊后精车密封面。 容器上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一律应打磨至母材平。 所有 内件的组装应按 工艺要求进 行,且符合图样及 GB150。 容器内件和壳体焊接的焊缝应尽量避开筒节间相焊及圆筒与封头相焊的焊 缝。 总装后的所有 尺寸 偏差,图样上有要求者,按设计图样进行,图样上未注明偏差要求,应 按 GB150 要 求进行。 组装的基本要求 筒体与封头对接时, 封头端部拼缝与筒体纵缝应错开,其距离应大于 100 mm,不得 有十 字焊缝。 对接 等厚度钢板的环缝对口错边量应符合表 1: 对口处的名义厚度δ n 环缝错边量 b δ n≤ 12mm ≤ 1/4δ n 12< δ n≤ 20mm ≤ 1/4δ n 20< δ n≤ 40㎜ ≤ 5mm 40< δ n≤ 50㎜ ≤ 1/8δ n > 50mm ≤ 1/8δ n,且 ≤ 20mm 焊接不等厚钢板时,若薄板厚度 ≤ 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 3mm; 若薄板厚度 > 10mm,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 厚度 的 30%或 超过 5mm 时,应按要求削薄厚板,削薄长度不小于钢板厚 度差的 3倍。 错边量 b值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确 定。 在测量对口错边量时,不应计入钢板的厚度差值。 因焊接在轴向形成的棱角度 E,用长度不小于 300 mm 的检查尺检查,其 E值不得大于(1/10δ n+2)mm,且不大于 5 mm。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筒体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筒体长度 (L)的 1‟。 当直立容器的壳体长度允超过 30m,其筒体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 ()+15mm。 组装筒体中,任何单个筒节的长度不得小于 300mm。 相邻筒节 A类接头间外圆弧长, 通用工艺(三级) 第 4 章 文件编号: CX/UP- 04 浙江诚信医化设备 有限公司 容器组装通用工艺 版次 A 修订 0 第 3 页 共 5 页 应大于钢板厚度的 3 倍,且不小于 100mm。 封头 A类拼接接头、封头上嵌入式接管 A类接头、与封头相邻筒节的 A类接头相互间的外圆弧长,均应大于钢板厚度的 3 倍,且不小于 100mm。 接管 法兰 、补强圈及内件装配 参照各筒节中心线在外部表面划出筒体的四条中心线和轴向基准线,检查四条中心线是否等距、基准线是否正确。 以中心线和轴向基准线为基准,并按图示管 口方位和管孔标准,划出开孔位置和尺寸。 对与四条中心线有夹角 α的接管孔划线,按公式 L=πα/180176。 R标出弧长,再按 L 和标高确定开孔位置。 划线后打上冲标记眼(不锈钢和复合钢板除外)。 经检验合格后,按图纸尺寸和坡口形式进行管孔气割、修磨,去污除锈。 焊接坡口 端面和两侧 20mm 范围内用砂轮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先将接管与法兰组对,然后再与筒体组对,若对法兰与接管连接的焊缝要求进行无损检测时,按有关无损检测的技术规范和工艺进行。 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筒体主轴中心线。 在安装接 管法兰时应保证法兰面的水平或垂直(有特殊要求的按图样规定),其偏差不得超过法兰外径的 1%(法兰外径小于 100mm 时,按100mm 计算),且不大于 3mm。 接管伸出高度偏差 177。 5 mm(有特殊要求的按图样规定)。 接管法兰螺栓孔应与筒体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布置,图上另有规定时应符合图纸要求。 补强圈与接管同时组装。 补强圈施焊后,水压试验前应从补强圈信号孔通入 ~ 的压缩空气,外涂皂液进行焊缝检查。 ..8 管孔和人孔避免开在焊缝上,如必须在焊缝上开孔,则以开孔中心为圆 心, 倍开孔直径为半径的圆中所包容的焊缝,须经 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合格,合格等级与该容器一致。 当 DN≥ 800 的筒体,应从筒体内部检查接管的焊缝,如有未焊透等缺陷,应用气刨清除缺陷,然后施焊,焊 脚 高度 ( 图样无 规定 时 ) 取较薄件的厚度; DN< 800 的筒体的接管焊缝,内部应尽量封焊,不能封焊的,采用氩弧焊打底。 C、 D 类接头的焊脚 高度 取较薄件之厚度 ( 图样无规定时 )。 当补强圈的厚度不小于8mm 时,其焊脚 高度 等于补强圈厚度的 70%,且不小于 8mm。 对于用来将 两个容器联接,而尺寸要求比较准确的接管,应先将两个容器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行划线开孔,后将两端接管法兰用螺栓紧固,与容器进行组装,校正后再焊。 内部有搅拌装置的卧式容器两端的法兰,组装时应保证两法兰端面之间的平行度。 其平行度< 3mm,两法兰螺栓孔(孔边)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 ,以通过两法兰端面中心的钢丝线为基准,检查整个容器的圆度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当图纸无要求时,以搅拌装置能在筒体内转动不碰内壁为合格。 容器内部组装完工后,应拆除容器内与产品无关的工艺点固件和工夹具,清除 锈污及其它物品。 底座的装配 底座圈的制造按筒节制造的各项要求进行。 但要注意与下封头或塔体尺寸配合的关系,使之与设计图样相吻合。 通用工艺(三级) 第 4 章 文件编号: CX/UP- 04 浙江诚信医化设备 有限公司 容器组装通用工艺 版次 A 修订 0 第 4 页 共 5 页 容 器的底座圈,底板上的脚螺栓通孔应跨中均布,中心圆直径允差相邻两孔弦长和任意两孔弦长允差均不大于 2mm。 在 容器上装配带底座圈的封头时,要以容器下部筒节端面 基准线为基准,使底板端面到检查线四周等距,其公差为 H≤ 3mm。 分段发运的压力容器的装配 由运输等因素,对于规格超限的容器,只能分段制造和分段发运,应按图纸或工艺文件之规定。 分段容器可采用两种工艺制造: 与分段处相邻塔盘的支承圈、受液盘、降液板(管)均只点焊,以利现场组装环缝,其它装配方法,公差要求完全与前述相同。 分段制造、分段检查、对每段不直度的要求要符合图样及 GB150 之规定。 对分段制造的容器,可以按各段底部筒 节的检查线和各自的四条中心线为基准进行划线和装配(分段处应打上钢印或注明装配线标记)。 分段发运的容器,其分段处的外圆允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其具体数值应以保证环焊缝对口错边量应符合 GB150 之规定,分段处端面不平度应不大于 1/1000Dg,且不大于 2mm。 装配中的焊接 焊接工人除持有考试合格证 外,还必须严格执行焊接规程和焊接工艺 ( 守则),方能施 焊,且还应强调以下几点: 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