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内容摘要:

a+所包围。 每个正离子被 8个 负离子 包围着,同时每个负离子也被 8个正离子所包围。 (3).晶胞中粒子数的 计算方法 均摊法 . 位置 顶点 棱边 面 心 体 心 贡献 1/8 1/4 1/2 1 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σ键和 π键 ,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 σ键和 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 3 (1).共价键的分类和判断: σ键( “头碰头 ”重叠)和 π键( “肩碰肩 ”重叠)、 极性键 和非极性键,还有一类特殊的共价键 配位键 . (2).共价键三参数 . 概念 对分子的影响 键能 拆开 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单位:kJ/mol)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长 成键的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单位:1010米) 键越短,键能越大,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键角 分子中相邻键之间的夹角 (单位:度) 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共价键的键能与 化学反应 热的关系 :反应热 = 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 .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了解 极性分子 和 非极性分子 及其性质的差异 . (1)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2)键的极性: 极性键:不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 非极性键: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 (3)分子的极性: ① 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 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重合的分子 . ② 分子极性的判断:分子的极性由共价键的极性及分子的空间构型两个方面共同决定 .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比较 非极性分子 极性分子 形成原因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均匀,对称 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不均匀、 不对称 存在的共价键 非极性键或极性键 极性键 分子内原子排列 对称 不对称 (记住) 常见分子的类型与形状比较 分子类型 分子形状 键角 键的极性 分子极性 代表物 A 球形 非极性 He、 Ne A2 直线形 非极性 非极性 H O2 AB 直线形 极性 极性 HCl、 NO ABA 直线形 180176。 极性 非极性 CO CS2 ABA V形 ≠180176。 极性 极性 H2O、 SO2 A4 正四面体形 60176。 非极性 非极性 P4 AB3 平面三角形 120176。 极性 非极性 BF SO3 AB3 三角锥形 ≠120176。 极性 极性 NH NCl3 AB4 正四面体形 109176。 28′ 极性 非极性 CH CCl4 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