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与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内容摘要:

GB/T501231999)。 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 CECS99:98。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 结合本单位掌握的邻近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在确保勘察精度的前提下,本着优质、经济、高效的原则,按乙级岩土工程勘察详勘阶段的要求布置工作。 勘探点间距和深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第 条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JGJ722020)第 条规定执行,共布设勘探点 38 个,其中高层建筑物控制性勘探孔 5 个,孔深 ;一般性勘探孔 5 个,孔深 ,勘探点间距 ;多层建筑物控制性勘探孔 6 个,孔深 ;一般性勘 探孔 22 个,孔深 ,勘探点间距。 勘探点位置按建筑物的轮廓线、角点等布置。 勘探测试和取土方法简述 为准确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测定各土层的有关岩土参数及相关勘探评价指标,以针对性、实用性、可靠性为原则,结合场地地层特征,综合采用了工程测量、钻探、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勘察手段,以便相互印证。 ( 1) 工程测量 勘探点坐标及高程采用相对坐标及高程,以场地东北已建建筑的西南角地面点 M( X=, Y=, H=)为坐标及高程起算点。 各勘探点数据及标高见附表“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各勘探点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 2) 钻探 采用东风 DPP1004H 型汽车钻机进行,土层采用螺纹钻头回转钻进,卵石层采用岩芯管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回转钻进,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土层岩芯采取率达 95%以上,卵石土层及岩层达 75%以上。 ( 3)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在卵石层中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采用 标准锤重,以自动落锤法进行试验,记录每贯入 10cm的锤击数。 试验前严格清孔,并严格掌 握试验尺寸,保证试验成果的真实可靠性。 ( 4) 标准贯入试验 在粘性土层及中砂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 标准锤重,以自动落锤法进行试验,记录每贯入 30cm的锤击数。 试验前严格清孔,并严格掌握试验尺寸,保证试验成果的真实可靠性。 ( 5) 土样 在土层中以快速静压法采取原状土样,取样过程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所取样品均能满足室内试验要求。 ( 6)室内试验 室内土工试验严格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规范执行,试验成果真实可靠。 (7) 波速测试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第 条规定,在场地内布置 2 个勘探孔进行现场波速测试,采用 GJY1 型工程检测仪,配用 CDJJG38 型高灵敏度井中三分量检波器和 JBC1 型触发传感器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严格按照《地基动力特征测试规范》( GB/5026997)的要求进行,采用单孔检层法。 目的是测定勘探孔深度内的剪切波速值,计算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确定建筑场地类别。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 11 月 29 日结束;室内土工试验于 12 月 05 日结束; 2020 年 12 月12 日提交最终勘察报告,勘察完成的实 际工作量见表。 勘察完成工作量汇总表 表 项 目 数量 项 目 数量 测量 (个 ) 8 取样 扰动样 (件 ) 22 勘探孔 孔数 (个 ) 38 室内 试验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组 ) 36 进尺 ( m) 634 常规压缩 (组 ) 36 原位 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 (次 ) 42 直剪试 验 (组 ) 27 重型重力触探试验 (次 ) 24 高压固结 (组 ) 27 波速测试 ( m) 40 三轴剪切 (组 ) 9 取样 土样 (件 ) 36 颗粒分析 (组 )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为自然场地,地势比较平坦,最大标高为 ( zk15 钻孔),最小标高为 m( zk38 钻孔),相对高差最大约 ,地面坡度约 1%,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平原。 地层及地基土分层描述 根据钻探结果及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按时代、成因、岩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将地基土划分为 5 个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①层耕土( Q4pd):褐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及植物根系组成,在钻孔 zk5及 zk20 中发育有少量细砂。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底埋深 ,层底标高,层厚。 第②层粉质粘土( Q4al):褐黄、棕黄色局部棕红色,可塑,干 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含少量碎石,分布不均,局部富集;含少量钙质结核及铁锰质氧化物。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位稳定,层底埋深 ,层底标高 ,层厚。 第③层中砂( Q4 al):棕黄、褐黄、灰黄色,湿 饱和,稍密,分选性差,颗粒级配良好,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物质。 含卵石,粒径 ,质量占总质量的 1020%,分布不均,局部富集。 局部夹有少量粘性土。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底埋深 ,层底标 高 ,层厚。 第④层粘土( Q1l):棕红夹灰绿色,可塑 硬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 普遍有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浸染,局部含少量钙质结核、卵石,分布不均,局部富集。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层底埋深 ,层底标高 ,层厚。 第⑤层卵石( Q1al+pl):褐红、紫红、青灰色,稍密,饱和,分选性差,颗粒级配良好,母岩成份为砂岩、石英砂岩。 空隙内充填有棕红色粘性土,可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 ,切面光滑。 该层在场地内分布普遍,勘探深度范围内未揭穿,最大揭露厚度。 地层分布情况见“地层分布一览表”及“地层分布统计表”。 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 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 对各层土原状样品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试验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20)第 条的规定进行统计计算,统计结果见表。 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 层 号 特征值 含水量 w ( %) 重 度 r kN/3 比重 G 孔隙比 e 液限 Wl ( %) 塑 限 Wp ( %) 液 性 指 数 Il 塑 性 指 数 Ip ② 样本数 n 19 19 19 19 19 19 19 19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值 u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δ ④ 样本数 n 17 17 17 17 17 17 17 17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值 u 标准差σ 变异系数δ 从统计结果看,各层土物理性质指标均为低变异性,表明分层合理。 各层土抗剪强度指标统计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附录 E 的规定,分别对各层土的直剪(三轴及快剪)抗剪强度指标 C、ψ值进行统计,结果见表。 各层土抗剪强度指标统计 表 层号 项 目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标准值 ② 三轴 C(kPa) 9 20 18 18 ψ (176。 ) 9 12 11 11 直剪 C(kPa) 10 25 23 24 ψ (176。 ) 10 15 13 14 ④ 直剪 C(kPa) 17 29 26 27 ψ (176。 ) 17 17 14 15 各层土固结试验成果统计 为评价各 层土的压缩性,对所取原状土样进行了常规固结试验及高压固结试验,并对各压力段的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值进行分层统计,各压力段固结试验成果见表 、先期固结压力试验成果见表。 固结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 层号 项 目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② 压缩模量 Es12( MPa) 19 压缩系数α 12( MPa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