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道施工组织设计河北管道安装管道沟开挖内容摘要:

实。 回填至管顶500mm以上部分,经监理允许,才能使用机械夯填。 对于管区回填,回填土的干密度不得低于ASTM的最大密度的90%。 一段管线铺设完成后,要尽快回填,每回填100延米后要进行现场夯实度试验。 一段管线管区回填验收合格之后,密实度试验留下的孔洞要填满夯实,其密实度要达到相当标高规定干密度的95%。 管区以上部分用挖掘出的合适土质回填,不能含有冻土或大石块,分层夯实,厚度不超过300mm。 回填土的密实度不得低于最大密实度的95%。 此项工程一经开工需尽快完成不得延误工期。 在尚未形成道路的地段,沟槽回填土要稍高于原地面(不少于500mm)。 位于城市道路和人行便道下的沟槽回填土密实度不少于95%,当回填土含水率较大,影响回填密实度或在路基范围内时,用2:8灰土回填,管道构筑物周围1米范围内也使用2:8灰土回填。 管区材料是指管区允许回填的材料:1)粒状材料回填:粒状材料回填是采用干净的岸边毛料砂石,进行合理的级配,其最大尺寸为35mm。 2)素土回填:采用原来的或外运的开挖材料回填,应不含有树根、有机物、垃圾、粒径大于35mm的石块、冻土块和其它有毒物质。 对于永久性工程,在开始夯实前向项目监理提供其拟采用的夯实方法和夯实设备的详细情况,以及现场应做的试验。 测试和试验点的间距,一般每100m做一个密实度试验。 由于部分管线位于均在正在使用的主城区沥青(混凝土)混凝土路面以下,因此需将有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破槽施工,混凝土路面开槽使用混凝土切割锯,按报审的槽宽切割出两条沟槽,其中间部分用破碎锤破碎,沥青混凝土碎渣等及时运出至业主指定的地点,然后按规定进行沟槽开挖。 施工流程:截管——粘结(预制)——立管和干管及支、吊架安装——灌水试验——支管安装 截管(注意扣除管、配件的长度)进行截管。 截管工具选用割刀、细齿锯或专用断管机具;截口端面应平整并垂直于管轴线(可沿管道圆周作垂直管轴标记再截管);去掉截口处的毛刺和毛边并磨(刮)倒角(可选用中号砂纸、板锉或角磨机),倒角坡度宜为15~20176。 ,(小口径)或2~4mm(中、大口径)。 表面处理。 管材和管件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插口处粘接表面擦拭干净,使其保持清洁确保,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须用棉纱或干布蘸丙酮等清洁剂将其擦净;棉纱或干布不得带有油腻及污垢;当表面粘附物难以擦净时,可用细砂纸打磨。 试插及标线。 粘接前应进行试插以确保承、插口配合情况符合要求,并根据管件实测承口深度在管端表面划出插入深度标记(粘接时须插入深度即承口深度),对中、大口径管道尤其须注意。 涂胶。 涂抹溶接剂时须先涂承口,后涂插口(管径≥90mm的管道承、插面应同时涂刷),重复2~3次,宜先环向涂刷再轴向涂刷,溶接剂涂刷承口时由里向外,插口涂刷应为管端至插入深度标记位置,溶接剂涂抹应迅速、均匀、适量,粘接时保持粘接面湿润且软化。 涂抹溶接胶时应使用鬃刷或尼龙刷,刷宽应为管径的1/3~1/2,并宜用带盖的敞口容器盛装,随用随开。 连接及固化。 承、插口涂抹溶接剂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将管端插入承口并用力挤压,使管端插入至预先划出的插入深度标记处(即插至承口底部),并保证承、插接口的直度;同时须保持必要的施力时间(管径<63mm的约为30~60s,管径≥63mm的约为1~3min)以防 止接口滑脱。 当插至1/2承口再往里插时宜稍加转动,但不应超过90176。 ,不应插到底部后进行旋转。 清理。 承、插口粘接后应将挤出的溶接剂擦净。 立管和干管及支、吊架安装安装时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做好支、吊架,施工条件具备后,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 各管段粘结依次进行。 管道要直,坡度均匀,预留管口位置应准确。 地下埋设管道,根据图纸要求,在土建施工时预留空洞或套管,待土建回填完毕后反开槽安装。 灌水试验干管安装完毕或者埋地管道在隐蔽前应该进行灌水试验。 出口用充气橡胶堵封闭,然后向管中灌水,灌水高度以排水水平横管至上层地面高度为准,灌满持续观察5min,液面不下降不渗漏为合格。 灌水试验结束后,将管中水排入排水沟。 如果支管不能马上连接,干管的端口应进行封堵,防止杂物进入。 支管安装横支管上伸缩节安装于三通汇流处上游端。 将预制好的各支管段运至现场,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预制各支管段。 然后,将支管段水平初步吊起,进行粘接,以此安装。 五、施工组织机构及设备人员进场情况为了搞好施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拟组成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下设技术组、生产组、后勤组及各施工组。 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协同工作,责任到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详见《项目管理机构图》。 为了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选择状态良好、先进的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