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养殖详细技术资料致富宝典内容摘要:
一、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喜群居,好静不好动, 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昼伏夜出进行捕食、饮水和交尾活动。 在 4℃~ 20℃的条年下, 4~ 5 个月不饮食也不会死亡。 出生后的幼蝎在 7~ 10 天内可以不吃食物,靠卵黄供应营养照样生长。 4~ 6天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呈棕黄色,称为二龄蝎。 刚蜕皮的仔蝎明显增大,在母蝎周围活动,母蝎乘仔蝎离开自身的机会, 用尾刺将自己背上仔蝎蜕下的皮开掉。 待清理干净后, 仔蝎又重新爬到母蝎背上由母蝎继续背负。 再过 4~ 5 天后,仔蝎离开母背而独立生活, 仔蝎在母背上约十天左右。 在这期间 母蝎很少活动,也不外出寻食。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仔蝎,寻找安全环境。 在这期间如若母蝎受惊, 母蝎就会将仔蝎抛弃或吃掉而逃走。 蝎子从生到能繁殖需经过 6次蜕皮,成为 7龄蝎即为成蝎, 在自然环境中需要三年时间,恒温和半恒温人工养殖需要 1~ 2 年时间。 成蝎可以连续繁殖 5 天,寿命可达 8 年。 二、 家庭养蝎技术: 家庭养蝎技术适合于城乡居民和下岗职工利用闲置的房屋室内小规模养蝎者应用。 :室内池养法就是在室内建池养蝎, 选择或建一个适合蝎子生活习性的蝎房。 在选择或建造蝎池和蝎房时,应 首先考虑, 蝎池蝎房周围是否安静、通风、保温、排水是否良好,光照是否充足等。 蝎子虽然白天栖息暗处,害怕强光照射和阳光曝晒,但也需要一定的光照。 蝎池的建造,可根据蝎房的大小和高低在室内用砖砌成一排池子。 池子的长度多少可根据养蝎多少而定。 宽为 米,高为 米, 这样操作人员即能伸手够到对面,又能弯腰够到池底。 池底不用水泥抹或砖砌, 要用没被农药或化肥污染的风化土摊平压实即可。 但池壁一定要用水泥抹光,而且池壁上端四周要贴上 米高的玻璃或塑料膜,以防蝎子爬出外逃。 池内用砖或瓦片垒成蝎子栖息的假山。 高度可略高出池上口, 但四周必须离池壁 米的距离,以防蝎子掉到池外,并在垒假山的砖与砖或瓦片与瓦片之间要留出适当的蝎子活动和进出的缝隙。 利用池养法的湿度易于控制,但要经常清理并严防鼠害、蚁害和杂物污染。 :室内层架盆养法是在室内靠近墙壁用 厘米的三角铁或其它材料搭起高 米,宽 米,层与层之间 米的多层架子。 在架子的各层放内径为 米,高为 米的塑料盆。 塑料盆内壁必需光滑,以免蝎子爬出盆外而逃。 在盆底放一层 3厘米厚无农药和没被化肥污染的风化土,摊平 压实。 在盆内距盆边 8厘米的盆中央颠倒叠放玻璃钢瓦片,瓦片叠放的高度可略高过盆上口,这样可增大饲养面积。 :放养密度一般是根据蝎子的龄期而定。 每平方米放养 2~ 3龄仔蝎 8000 条; 4~ 5 龄青年蝎 4500 条;成蝎为 3000 条;种孕蝎为 1000 条。 :温度对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温度在 8℃~ 10℃时蝎子开始冬眠,温度在 10℃~ 12℃时蝎子开始起蜇活动;温度在 22℃~ 35℃之间,生长发育正常;温度在 33℃~ 36 ℃时活动最旺盛,食欲也最强。 生长发育快 ,蜕皮顺利,交尾现象也多, 这是蝎子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最佳温度。 当温度超过39℃时, 蝎子处于半昏迷状态,潜伏于窝内不吃不动。 温度在 18℃~20℃之间,蝎子则食欲十分缓慢。 温度低于 10℃时,蝎子集聚成团,不吃不动进入休眠状态。 全天候人工控制恒温在 33℃~ 36℃,不分春夏秋冬养蝎法养殖蝎子。 母蝎每年可产仔三胎,产仔在 70 只以上,成活率在 90%左右。 第一胎仔蝎,当年可蜕 5 次皮,长成为 6 龄成蝎 ,可缩短蝎子自然生长期 2 年,收效特别显著。 半恒温养蝎法:就是从 3 月底 4 月初蝎子起蜇后,开始人工 升温,用 7 天时间,逐渐升温到 33℃~ 36℃,始终维持到 12 月下旬,再用7 天时间,逐渐降温到 6℃~ 8℃,使蝎子进入休眠越冬, 躲开严寒的冬天和人工升温较难的时期,避免了蝎子的死亡难关。 半恒温养蝎法养殖蝎子,每年可产仔 2 胎,产仔在 50 只左右,成活率高达 90%以上,并减少了母蝎的死亡率 50%, 既省工省力又降低了养蝎成本。 :蝎子对湿度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多数人认为蝎子喜欢潮湿,其实不然。 蝎子是喜干怕湿的,但过于干燥是不利于蝎子产发育的,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保持昼湿度夜干和窝内干活动场地湿的原则 , 使其池底或盆底的泥土含水量在 15%~ 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 75%为最佳湿度。 : (1)食料。 家庭养蝎的食料主要是黄粉虫,有条件也可喂一些土元、蚂蚱、蚯蚓和蛐蛐等。 (2)黄粉虫的养殖。 黄粉虫幼虫软体多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饲喂蝎子的优质食料之一。 黄粉虫生活力强,成虫产卵量大,繁殖快, 极易养殖,温度在 20℃~ 30℃的条件下,两个月即可完成一代。 幼虫可在塑料盆中养殖,盆内放麦麸子。 最好再经常喂些菜叶瓜果皮等。 当幼虫变成蛹时应及时挑出来,放到另一个盆中或其它器皿中, 温度在 20℃~30℃的条件下, 5~ 7 天即可变为成虫。 将成虫放入产卵盒内, 加上适当的麦麸和菜叶喂养使其产卵繁殖。 产卵盒可用木板钉成方形木框,木框内壁贴上透明胶布,以防成虫爬出外逃,框底钉上 40 目不锈钢纱网 (好象一个筛子 ),纱网上入一层纸,纸上撒一薄层麦麸子供成蛹食用,成虫就可透过纱网将卵产在纸上。 这样每隔 7天可将带有虫卵的纸卷起另放入盛有麦麸子的容器里孵化。 温度在 20℃~ 30℃的条件下, 5天左右即可孵化出小幼虫。 幼虫一生需蜕 6次皮后再变为蛹。 幼虫的生长过程中可选择不同大小的幼虫来喂不同龄期的蝎子。 : (1)食料投喂:家庭小规模养殖蝎子其主要食料是喂鲜活的黄粉虫。 大蝎子喂大黄粉虫,小蝎子喂小黄粉虫,一般每日可按 5~ 7 条蝎子吃一条黄粉虫来计算投食量。 投食时将黄粉虫励在小塑盘中, 再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寻食的场地上。 也可多喂一点食料,以免蝎子争食凶斗造成残害。 (2)供水:用吸足水的海棉块放在小塑料盘中,再将小盘放在蝎子经常活动的场地上,最好是每天的下午 6 点钟洗换一次海棉和小盘,以免水质变坏,造成污染引起蝎病的发生。 蝎子除从海棉块内吸收水分以外, 还可以从泥土里吸取一部份水分。 根据这个特性人工养蝎在做好海棉体供水的同时,还应每隔 3~ 5 天在上午 8 点钟时,用喷壶均匀地往蝎子经常活动的场地周围喷洒清洁的可饮用水,达到泥土湿润但不积水为好, 以满足蝎子对水分的需要。 (3)种蝎的选择与管理:应选择体型大、体表发亮健壮活泼,食欲旺盛,尾部向背弯曲,适应性强的蝎子做为种蝎。 种蝎的饲养密度不要太大, 要防止因交尾场所不够而互相残杀。 交尾期间,场地要平整, 窝内要干燥,饮食要充足,温度要保持在 33℃~ 36℃为宜。 (4)孕蝎的饲养管理:如发现母蝎腹部肥胖,而且透过膜壁可见到腹内有白色大米 粒状的胚胎,说明此孕蝎快要产仔了。 产仔孕蝎的适宜温度是 33℃~ 36℃。 温度偏低会延长孕期,而且可能导致难产,死胎率也高, 所以温度对孕蝎是十分重要的。 对这样临产仔母蝎应及时地挑出来单独放在产房内;做产房的容器采用玻璃罐头瓶或塑料瓶均可。 (5)仔蝎的饲养管理:产后约十天的仔蝎,也就是从母蝎背上爬下来能独立生活的仔蝎,应及时与母蝎分开饲养。 因为母蝎经过妊娠、 分娩及背仔后,体力消耗甚大。 尤其在分娩和背仔期间,多数母蝎不吃食、不饮水。 当仔蝎爬下母背完成其背仔抚养仔蝎任务后就进入一个盛食期。 如投食不及时 或不足,有的母蝎就有可能残食仔蝎, 所以及时将母蝎分开饲养也是保护仔蝎不遭母蝎侵害,提高仔蝎成活率的关键。 母仔分离可将母蝎从瓶内挑出,然后母蝎、仔蝎分别放入母蝎、仔蝎饲养池或盆内分别单独饲养。 仔蝎离开母体以后也进入盛食期,昼夜捕食, 这时必须投入足量的小黄粉虫 (如 1~ 2 龄的小黄粉虫 ),以满足仔蝎的需要;不然, 仔蝎与仔蝎之间也会互相残食,往往以强食弱。 但在蜕皮时食欲减退,每次蜕皮的前后 2 ~ 4 天不进食。 产后的母蝎与仔蝎分开饲养后,要及时投入雄蝎,以保证与母蝎交尾。 待母蝎交尾怀孕后再将雄蝎挑出来单独饲养。 : (1)蝎房、蝎池、蝎窝和饲养器具使用前要严格消毒。 保持饲养区内外,蝎窝内外空气新鲜无污染。 (2)喂鲜活食物,供清洁饮用水,注意饮食卫生。 (3)按蝎子的大小、孕期、产仔期和仔蝎各龄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保持最佳温度和饲养密度。 (4)保持饲养区内安静,严防惊吓、摔跌和挤压,减少孕蝎流产的发生。 (5)饮水防治法。 每 2020 只成蝎,用土霉素 2 片,食母生 20 片, 共研细面,加清洁饮用水 2500 克,搅拌均匀后,投入海绵。 让海绵沾满药液, 放在养殖区内蝎子经常活动的地方,让蝎子自 由吸饮。 每7 天搞一次,每次连续搞三天。 可防治各种蝎病。 (6)食疗法。 每 1000 克黄粉虫,用土霉素 2 片,食母生 20 片,共研细面,加细麦麸 500 克,搅拌均匀后,每隔 5 天喂一次黄粉虫。 再用吃了药麸子的黄粉虫每隔 10 天喂一次蝎子,可以预防各种蝎病的发生。 : 蝎毒的提取现在已用电子提毒器。 其提毒方法是:两手分别拿起两支镊子,一支夹住蝎子的尾部第一节,另一支镊子夹住蝎子的后腹部第五节,然后将蝎子移近于玻璃载体,脚踏开关通电 1~ 2 秒钟, 蝎子便自动排出毒液,立即抬脚断开电源即可。 蝎子 的排毒量随蝎子体形大小而异。 体形大的排毒量就大,体形小的排毒量即小,再者公蝎排毒量较母蝎多。 最多的可排出 4~ 5 滴。 提取的蝎毒要尽快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制成干毒, 低温保存或销售。 : 药用商品干蝎加工的简便方法是:先将活蝎子放入适当的容器内, 加入浸没蝎子的淡盐水 (含盐量放在%),待 2~ 3 小时后, 使其活蝎挣扎活动,以充分清洗蝎体内外的泥土脏物,然后捞出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 再捞出静置片刻后,按每 100 克活蝎提取 90 克精制食盐,均匀的撒在蝎体上,腌 1 小时后,放蒸锅内 汽蒸半小时,取出放通风干燥处晾干即可做为药用商品干蝎销售。 人工养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饲料。 饲料包括各种昆虫及家畜、家禽的鲜肉等动物性饲料和小麦面糊、玉米面糊等植物性饲料。 动物性饲料最能满足满子生长发育的需要,因而,可不喂植物性饲料。 饲料能否和蝎子长期共处,是选择饲料的标准之一,和蝎子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较高,而鲜肉在蝎窝内因温度太高容易发酵变质,不但影响蝎子生存环境,也不利于蝎子生长。 一旦吃了发酵变质的饲料,就可导致蝎子生病。 所以,人工养蝎应以养殖、捕捉各种昆虫为饲料。 可捕捉的昆虫有蟋蟀、蚂蚁、蛴 螬、鼠妇、蚯蚓、蜈蚣等,但捕捉昆虫受季节和天气影响,难以满足蝎子食用的需要。 目前最成功的方法是人工养殖黄粉虫、地鳖虫、无菌蝇等,黄粉虫既可满足蝎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也能和蝎子长期共处在一块,即使蝎子吃不掉,虫还是活着,不会污染环境,所以养虫喂蝎是最佳选择。 喂给黄粉虫的饲料内必须掺有一定量的蛋鸡配合饲料和少量的胱氨酸以利于仔蝎脱皮。 二、温度。 蝎子属于变温动物,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它也由冬眠开始苏醒活动、生长和产仔。 冬眠时的最佳温度应为 35℃,最多不超过 2~ 7℃,温度超过 10℃时蝎子苏醒并开始微微活动。 当 温度超过 15℃后,大部分蝎子已经活动并有少量开始进食。 当温度超过 20℃后,大部分蝎子开始进食,个别蝎子开始生长。 当温度超过 25℃时,蝎子进食加快,大部分蝎子开始生长发育。 当温度升高到 30℃以上时,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加快,母蝎的怀孕期缩短,仔蝎成活率增高。 3235℃是蝎子生长、发育、产仔、成活最理想的温度。 如果能将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蝎子的怀孕期为 95 天,一只母蝎一年可产 3 胎,仔蝎从出生到长成成蝎只需要 8 个月。 但温度不要超过 38℃,一旦超过,蝎子容易脱水。 蝎子的整个生长过程与温度的高低关系极大,所以, 养蝎户应根据自己的财力建造蝎房,以保证蝎子所需温度。 三、湿度。 动物生长离不开水,蝎子也一样。 蝎子从两方面获得水分:一是生存环境(湿度),通过体表吸收水分;另一方面是通过进食及饮水直接获得。 温度的高低对湿度的要求是相对应的,即:温度低则湿度小,温度高则湿度大。 冬眠时蝎窝内土壤的含水量应为 15%。 冬眠苏醒后,窝内土壤含水量可提高到 20%。 当蝎子开始生长发育时,含水量可提高到25%以上。 当蝎子生长发育加快时,蝎窝土壤含水量必须提高到 30%以上,并且还要有清洁的饮水供吸取。 四、产仔。 当蝎子快要 临产时,饲养密度要降下来,可将垒窝的瓦片四角各垫 1cm厚的小瓦片,使瓦片与瓦片之间留有 1cm 空间,这样,可增加蝎窝的体积,降低密度。 1 立方米的蝎窝母蝎容量不宜超过 500 只,越少仔蝎成活率越高。 还要说明的是,垒窝的瓦片有一面粗糙,一面光滑,必须将粗面朝上放置,以利于母蝎产仔和仔蝎脱皮时能抓住瓦片,提高仔蝎脱皮成活率。 当蝎子临产时,应将公母蝎及时分离饲养,有条件的可采用单穴式饲养,即一个母蝎放入一个瓶子或杯子,瓶子或杯子要放 3cm 厚的蝎窝垫土,以利于保持湿度。 临产蝎的辨认方法为:孕前蝎子尾巴和 背部中心线在同一条线上,怀孕后,尾巴偏移到另一侧,好像没有长在中线上。 平时蝎子尾巴向上卷起,约到临。全蝎养殖详细技术资料致富宝典
相关推荐
from the England? 您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 Will he go on Monday or on Tuesday? 他是星期一走还是星期二走。 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 你是要咖啡还是茶。 What ..., + A or B? 结构 ∶ 结构 ∶ 特殊疑问句 (读降调 ),+ A(读升调) or B(读降调) 说明 ∶ 说明 ∶ 这种选择
的投资目标控制 ( 2)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的 范围 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的预埋管线、雨、污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的过路预埋管线及照明 工程(路灯为甲供材料),具体以招标图纸及工程量清单所含内容为准 全过程监理。 ( 3)监理工作内容 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规定,在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内容主要可以分 为六个部分: 进度控制、质量控制、造价控制、合同管理、信息与资料管理
言,使其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总之,要使受教育的学生接受得了,令其心悦诚服。 久而久之,学生觉得地理教 师很亲切,而亲其师,自然习其道,那些学困生慢慢也就赶上了队伍。 二、抓住 “ 闪亮点 ” ,扬起自信的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依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 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学困生也并非样样都差,一无是处,只要用心寻找,总能找到他们的 “ 闪光点 ”。 比如
1 点到 JDA 的距离为 D 则 P1 的坐标为: XP1=XA+D178。 cosа AB YP1=YA+D178。 sinа AB D1D2JD1JD2JD3JD4JD5JD6XYL 1图 54 交点坐标计算 AB图 55 直线段坐标计算 注意:距离 D=P1 的桩号 — JDA 的 YZ 桩桩号 +JDA 的切线长 T。 ( 2) 第一缓和曲线 P2 点坐标计算( ZHHY 段任一点)
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 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 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 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
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因为八年级 上册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