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林业信息化技术指南内容摘要:
分为空间图形数据、业务属性数据以及相关的文档、多媒体数据等;按照数据应用的多样性划分,林业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林业资源管理数据、林业政务管理数据、林业灾害管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数据等类型。 林业数据的多维性特点,需要使用虚拟三维技术来描述,这对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以及综合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业资源要素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不同性质,只有使用多尺度的数据才能满足林业资源管理的业务需求。 林业资源 是持续变化的,每种变化均以空间数据的更新来体现。 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经常需要对历史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以提高林业资源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根据林业资源空间数据的多元性特点,需要将不同类型、格式、内容、尺度、时间以及多维的空间数据综合在统一的空间数据库中管理,并满足各种林业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的需求。 ( 二) 体系结构 — 24 — 数据库是整个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基础设施提供的数据库管理运行环境进行管理,在林业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的支撑下,数据库通过应用支撑层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服务。 根据林 业应用和服务特点,林业数据库分为公共基础数据库、林业基础数据库、林业专题数据库、林业综合数据库和林业信息产品库。 数据库与基础设施、应用服务、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的关系见图 5。 图 5 数据库体系结构图 公共基础数据反映各类自然、社会、经济信息,是林业基础共享数据;林业基础数据反映林业经营对象的基础信息,提供林业资源的现状及变化信息;林业专题数据是各业务部门应用系统直接相关的数据;林业综合数据是在基础数据库和各类专题数据库基础上进行整合、集成生成的数据;林业信息产品是根据用户需要制作的,可直接为 最终用户服务。 ( 三) 主要内容 1. 公共基础数据库。 包括基础地理、遥感影像、社会经济、气象等数据库。 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各种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DEM 数据;省、市、县多级比例尺的行政区划图、交通道路、水系、城镇居民点、独立建筑物等数据;多级比例尺的土壤数据等。 遥感影像数据库包括多源、多时相、多分辨率海量遥感数据。 社会经济数据库包括人口、经济产值等数据库。 气象数据 库包括温度、数 据 库 类 型 数据库管理及共享 基础地理 数 据 库 1: 400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 国家级 1: 100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 国家级 1: 25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 国家级、省级 1: 5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1: 1 万基础地理数据库 省级、市级、县级 相关更大尺度数据库 县级 遥感影像 数 据 库 30 米以上分辨率遥感数据库 国家级 1530 米分辨率遥感数据库 国家级、省级 米分辨率遥感数据库 国家级、省级、市级 小于 米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库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 …… …… 数 据 库 类 型 数据生产 数据管理及共享 森林资源 数 据 库 森 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库 国家级、省级 国家级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林业宗地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生态公益林数据库 县级、省级 省级、国家级 商品林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作业设计调查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作业设计检查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森林资源分布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 国家级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 级 森林生态定位监测数据库 国家级 国家级 古树名木数据库 县级、市级 省级、国家级 竹藤花卉数据库 省级 省级 …… …… …… 荒漠化和 沙化土地资源 数 据 库 荒漠化监测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沙化监测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石漠化监测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 …… …… 湿地资源 数 据 库 湿地资源监测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 …… …… 生物多样性 资源数据库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 …… …… — 25 — 湿度、降雨量,极端最高、最低温度、年积温等分布数据等。 公共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权威的专业部门,国家和地方根据不同管理层次 的需求,建立不同空间尺度的公共基础数据库。 通常情况下,数据库由各级林业部门统一建立、维护和分配应用权限(见表 1)。 2. 林业基础数据库。 包括森林、荒漠化、湿地及生物多样性资源等数据库。 国家和地方根据不同管理层次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林业基础数据库,各业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业务应用(见表2)。 森林资源数据库包括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作业设计调查数据、年度核查数据、林地林权数据、资源利用数据、古树名木数据以及其他标准、文档、技术规程数据等。 表 1 公共基础数据库表 — 26 —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数据库包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类型数据、全国荒漠化气候类型数据、全国沙尘暴监测数据以及其他标准、文档、技术规程数据等。 湿地资源数据库包括湿地调查和监测、湿地标准、湿地 GEF项目运作过程、湿地履约数据等。 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包括保护区数据、重点工程、专项调查、野生动植物、全国自然保护区分布以及其他标准、文档、技术规程数据等。 3. 林业专题数据库。 分为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灾害监控与应急、林业产业、林业科技等数据库。 各级业务部门根据需要建立相应的专题数据库,并负责管理和更新维护。 要通过梳 理业务管理及业务数据之间的关系,确保数据更新与业务应用的结合,在处理业务的同时实现更新维护专题数据。 专题数据由业务部门负责应用权限的分配。 表 2 林业基础数据库表 数据库类型 数据生产 数据管理及共享 森 林 资 源 管 理 数 据 库 伐区作业设计数据库 县级 省级 采伐限额执 行检查数据库 省级 省级、国家级 征占用林地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生态公益林管护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 „„ „„ 森林培育及 生 态 工程建设数 据 库 造林作业设计数据库 县级 省级 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数据库 省级 省级、国家级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退耕还林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种苗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 „„ „„ 灾害监控与 应 急 数 据 库 森林防火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 家级 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 县级 省级、国家级 沙尘暴监测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相关其他灾害数据库 省级 国家级 „„ „„ „„ 综合办公 数 据 库 林业审核审批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省级、国家级 办公文档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省级、国家级 视频会议图像数据库 省级、国家级 省级、国家级 „„ „„ „„ 林业产业数 据 库 林业市场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省级、国家级 林产品交易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省级、国家级 价格 行情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省级、国家级 „„ „„ „„ 林业科技数 据 库 林业科技成果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林业实用技术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林业专家数据库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 „„ „„ — 27 — 森林培育和生态建设数据库包括造林营林、林木种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各类生态工程建设数据。 灾害监控与应急数据库包括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沙尘暴监测等数据。 综合办公数据库包括各类林业审核审批、视频会议、办公文档、公文流转等数据。 林业产业数据库包括林业市场、各类林产品交易、价格行 情等数据。 林业科技数据库包括科技成果、林业实用技术、科技专家等数据(见表 3)。 4.林业综合数据库。 包括综合分析、综合评价、综合决策、综合预测、林业区划、林业规划等数据。 根据领导决策和综合分析的需要,各级林业数据维护和管理支撑单位负责本级综合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应用权限分配(表 4)。 5. 林业信息产品库。 信息产品是根据用户需要,依据林业资源 信息产品标准生产的产品类型,信息产品库可直接为最终用户服务,包括制图产品、数据产品、信息服务产品、信息应用产数据库类型 数据生产 数据管理及共享 林业区划 数 据 库 国家级林业区划数据库 国家 省级、国家级 省级林业区划数据库 省级 省级、国家级 市级林业区划数据 库 市级 县级、市级、省级 县级林业区划数据库 县级 县级、市级、省级 „„ „„ „„ 综合预测 数 据 库 国家级综合预测数据库 国家 国家级 省级综合预测数据库 省级 省级、国家级 市级综合预测数据库 市级 市级、省级 县级综合预测数据库 县级 县级、市级 „„ „„ „„ 综合评价 数 据 库 国家级综合评价数据库 国家 省级、国家级 省级综合评价数据库 省级 省级、国家级 市级综合评价数据库 市级 市级、省级 县级综合评价数据库 县级 县级、市级 „„ „„ „„ …… „„ „„ „„ — 28 — 品。 根据公共应用与服务的需要,生产相应的信息产品。 各级林业数 据维护和管理支撑单位,负责本级信息产品库的建立、维护和应用权限分配。 ( 四) 关键技术 采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采用分布式管理技术,实现不同数据格式、服务器、类型的空间数据的无缝集成;进行数据标准化改造,将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进行综合管理,实现不同投影坐标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采用历史数据库技术,实现不同时期林业资源空间数据的综合管理。 表 3 林业专题数据库表 — 29 — 表 4 林业综合数据库表 图 6 数据库规范化标准化改造流程 — 30 — 1. 数据采集 与更新。 包括遥感信息获取技术、 GPS 及移动调查技术、 GIS 矢量化技术和视频监控技术,通常根据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选择相应技术。 根据林业业务需要选择和确定相应的数据采集频度、数据更新模式、数据采集更新方法。 数据采集频度。 按使用频度和时效性要求,林业数据采集分为实时采集、定期采集、不定期采集 3 类。 实时采集用于时效性要求高的林业业务管理,如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沙尘暴监测等。 定期采集用于正常的林业业务管理,通常具有固定的更新周期,如森林资源、荒漠化和沙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等。 不定期采集是根据特定需要而进行的 数据采集。 数据更新模式。 分为手工直接修改更新、现有资料数字化更新、业务流程更新和联动全自动数据变更等模式。 手工直接修改更新对于需要变更的信息,提供了手动更改功能。 现有资料数字化更新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数字化,确定数字化标准,确保数据与建库的数 — 31 — 据有统一的标准。 业务流程更新是由业务驱动完成的更新。 联动全自动数据变更需要数据管理人员、外业测量人员、业务管理人员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来完成。 对于要变更的数据需要自动保留历史记录,保留操作日志。 数据采集方法。 包括外业调查、资料收集、矢量化、遥感信息获取和视频监控 等方法。 2. 数据库规范化与标准化改造。 现有数据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是建立分布式数据共享的基础。 主要工作内容见图 6。 数据库系统选择。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网络通信要求以及支持一定数量的并发访问,采用客户机 /服务器体系结构。 数据标准化改造。 数据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是信息能够共享的必备条件。 标准化要按照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若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参照国际标准进行;既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无相应国际标准,可研究制定内部遵循的暂定标准。 暂行标准应有利于信息共享与集成 分析,主要包括数据分类与编码、空间数据配准、数据转换、。全国林业信息化技术指南
相关推荐
亡的人数。 早期新生儿死亡数分性别统计。 ( 5)围产儿死亡数: 包括死胎数、死产数、早期新生儿死亡数。 (不含因计划生育要求的引产所致的死胎、死产数。 ) 8. 新生儿破伤风情况 ( 1)新生儿破伤风: 指 ①活产,生后 2 天内正常吸吮,哭叫;②出生后第 3— 28 天内发病;③发病后不能吸吮,进食困难,强直,抽搐。 必须符合上述三项标准者才可诊断为新 15 生儿破伤风。 (二)七岁以下
袋特别受到老百姓的厚爱。 而宣传折页,因内容详细精炼、携带小巧方便等特点得到一致好评。 (三 )精心组织,打好摸底清查基础。 按照河南省下发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试点方案》工作要求,精心策划,制定了具体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郑州试点住户清查摸底实施方案》,明确试点清查安排,规范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确保整个摸底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根据清查摸底实施方案,组织试点普查人员 22 人进行为期 1
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实施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达到成本目标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和流程。 (一)组织结构 成本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是指企业职工为实现成本管理目标,在相应的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协作关系。 因此,这个结构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职能结构 职能结构即完成成本管理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工作及其关系,包括机构设置、业务分
术在英语学科中的( C)运用形式。 A.为教师的演示教学提供新方式 B.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 C.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 D.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18.下面的( D)例子一般不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互动模拟情境来实现。 万有引力 B.种子的受精过程 C.原子和分子概念 D.血液 19.在英国的 ICT 总体战略中,内容方面主要经营( C) 信息高速公路 B. 2020 战略 C.全国学习网
文物 普查 数据库 , 以 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普查 质量。 五 、 普查的组织 根据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确定普查的组织方式。 (一) 中央普查 组织机构 国务院成立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务 委员刘延东 担任,副组长由文化部部长 蔡武 、国务院副秘书长 江小涓 、国家文物局局长
working par ty . . Ming Associate Professor several t im es t o XX chuanjingsongbao. M ay 2020 XX r eceived State Council exper t gr oup to t he Cit y County accept ance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