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及配变监测计量装置标准技术标书内容摘要:

定;延时、过电压、欠电压、缺相、谐波超标等保护定值设置。 投切延时时间和切投间隔时间可在线更改, 显示功能:实时显示电容分组投退情况,三相电压、电流值,有功无功电量值,电压合格率值,谐波超标值,开关断路等告警等信息。 自检复归功能:每次接通电源应进行自检并复归输出回路,使输出回路处于在断开状态。 延时功能:输出回路应具有延时特性,使控制物理量超出设定范围一定时间后才动作。 切投闭锁功能:控制器对同一组电容器进行切与投操作应设定相应的时间间隔。 防投切振荡功能:系统负荷轻载时,应具有防止投、切振荡 的措施。 闭锁报警功能:系统电压大于设定值时闭锁控制器投入回路;控制器内部发生故障时,闭锁输出回路并报警;执行回路发生异常时,闭锁输出回路并报警。 加速动作功能:当电网电压达到 Un 时,控制器应在 1min 内逐组切除电容器。 灵敏度:应不大于。 动作误差 :不大于177。 10%。 测量功能: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的各运行参数,包括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三相及单相有功 /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零序电流,以每天不少于 48 个测量点绘制各参数运行曲线。 电能计量功能:记录分相及总有功电量、无功电量,以每天不少于 48 个点绘制有功和无功电量曲线。 统计分析功能: 1 记录各相电流 /电压 /功率因数 /有功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发生时刻,统计平均功率因数值。 2 记录电流不平衡率最大值及发生时间,统计平均电流不平衡率。 3 记录配变负载率最大值及最小值及发生时间,统计其平均负载率。 4 统计各相电压的越下限 /越上限累计时间及电压合格率。 5 统计三相电流、三相电压 2~ 13 次谐波含有率及谐波总畸变率。 6 统计配变分相和总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 XX 电网公司 低压无功补偿及配变计量监测仪 标准技术标书 第 8 页 / 共 22 页 7 记录每组电容器投切起止时刻,投切前后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统计每组电容器投切次数、投入时间以及总投切次数、总投入时间及总无功补偿电量。 8 记录断相事件起止时刻,统计断相次数及断相累计时间。 9 统计运行时间 /停电时间。 10 记录装置各项告警事件。 保护配置 短路保护:控制器的工作电源及电压模拟量输入端应设有短路保护器件,当控制器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该保护器件应可靠动作。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动作值应在系统标称值的 105%— 120%之间可调,动作回差6— 12V,分断 总时限应不大于 60s。 欠电压保护 :欠电压保护取值在系统标称值的 75%— 85%之间可调,分断总时限应不大于 60s。 缺相保护:在发生缺相或中性线断线时,保护回路能实现速切。 失压保护:装置在断电后继又通电时应防止自行投入。 谐波超标保护 :当电压谐波总畸变率超过设定值时,自动闭锁电容器投入,并发出指令将电容器逐组切除。 电压谐波总畸变率限值 : 5%20%可调 ,出厂设置 5%。 通信要求 通讯接口:配置标准 RS23 RS485 和 USB 通讯接口各一个,可对控制器远程或就地设置参数和读取数据。 通信方式:无线公网通信。 要求装置设有安装独立内置式通信模块的位置,允许GPRS/CDMA 模块互换。 数传模式 :通过 GPRS 无线方式直接与 XX 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主站通信。 上传主站的数据除配电变压器各运行参数和电能计量数据外,还应包括:每组电容器投切起止时刻,投切前后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装置各项告警事件,统计每组电容器投切次数、投入时间以及总投切次数、总投入时间及总无功补偿电量。 通信规约:遵循《 XX 电网公司低压无功补偿及计量装置通信规约》和《 XX 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2020 年 )》第一部分。 远程设置功能:能够接收主站下发的对时命令和其他基本参数的远方设置和查询。 对时时间由主站设置,时钟误差不超过177。 1s/d。 供方应详细应答所采用的方法。 远程升级功能 :具有远程在线升级终端应用程序功能。 XX 电网公司 低压无功补偿及配变计量监测仪 标准技术标书 第 9 页 / 共 22 页 电气要求 电器元件 1 装置中的所有的电器元件,包括电容器投切控制开关、低压断路器、快速熔断器、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避雷器、放电器、指示灯等均应 符合《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GB149785)、《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标称电压 1kV 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 GB/T127472020)。 2 低压断路器开关额定电流(有效值)应按不小于 倍无功补偿装置的额定电流选取,选用的低压开关应通过国家 3C 认证的产品。 3 电容器投切控制开关 ( a) 复合开关 能自动寻找最佳投入(切除)点,实现过零投切,涌流峰值应控制在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 倍以内,在承受 条件下的分断电压,不发生重击穿;触点不烧结,能耗小,无谐波注入,具有电压异常保护、缺相保护、元件故障保护和运行指示。 半导体元件额定电流(有效值)应不小于 倍单组电容器额定电流,机械元件额定电流(有效值)应按不小于 2倍单组电容器额定电流。 开关机械寿命在 50 万次以上,电寿命在 20 万次以上。 ( b) 半导体开关 能自动寻找最佳投入(切除)点,实现过零投切,投切过程不受电容器放电时间限制,涌流应限制在电 容器额定电流的 倍以内;能承受 条件下的分断电压,不发生重击穿;能耗小,无谐波注入;具有电压异常保护、缺相保护、元件故障保护和运行指示;开关额定电流(有效值)应按不小于 倍单组电容器额定电流选取,机械寿命在 50 万次以上,电寿命在 20 万次以上。 4 保护熔断器:每组电容器组均应装设保护用快速熔断器,熔断器额定工作电流(有效值)应按 2~ 3 倍单组电容器额定电流选取,开断短路电流能力应满足装置安全运行要求。 5 低压电容器:选用自愈式低压并联电容器,低压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长期运行 电压的 倍,即按 选取。 6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 5A,准确级 级。 导线与接线端子 XX 电网公司 低压无功补偿及配变计量监测仪 标准技术标书 第 10 页 / 共 22 页 1 主电路导线(包括中性线、接地线):使用铜质多股绝缘软导线,允许载流量应大于或等于最大工作电流的 倍,额定电压 660V。 导线接头必须采用冷压接端头,与外接端子相连的多股导线也必须采用冷压接端头,并进行塘锡处理。 2 辅助电路导线(包括控制、测量、保护、信号回路的导线): 应使用截面大于或等于 的多股绝缘软铜线。 电压回路不小于 mm2,电流回路不小于 4 mm2。 保护接地导 线使用黄绿双色软铜线,截面积不小于 4 mm2。 辅助电路导线连接应采用冷压接端头,端头采用铜质镀银。 辅助电路导线处,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其特征位置和编号。 3 导线的颜色及排列:导线的颜色应符合国标的规定。 设计与结构要求 外观与结构 1 户外补偿装置柜(箱)体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板材的材质为 3042B 型 ,厚度≥ ,表面涂覆处理,内部构件采用不锈钢材料或经防锈处理的其它金属材料;户内柜体采用不小于 2mm 的优质冷轧钢板,与低压柜柜型配套。 并配置热镀锌固定支架固定在杆变压器台架 上。 2 箱体上的门应向外开,开启角度不小于 90176。 , 并设有定位装置。 门应装有把手、暗 闩方便使用挂锁并有防雨措施。 3 箱体顶盖的倾斜度不应小于 3176。 , 并应装设防雨檐。 4 箱体应有足够的自然通风和散热措施, 以确保在正常环境温度下,所有电器设备的运行温度不超过其最高允许温度。 5 箱体 的 散热孔、穿线孔等应具有防小动物的措施。 6 箱体外壳防护等级:≥ IP33, 7 控制器 应配 外壳,并进行涂复处理,外壳应有接地端子,接地标志明显。 8 控制器面板整洁美观,主要参数标志清楚,使用的印刷电路板及导线质量 应符合有关标准。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 装置内的电器元件符合各自的相关规定,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持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2 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表 1 之规定。 XX 电网公司 低压无功补偿及配变计量监测仪 标准技术标书 第 11 页 / 共 22 页 表 1 额定绝缘电压 U( V) 电气间隙 mm 爬电距离 mm U≤ 60 5 5 60< U≤ 300 6 10 300< U≤ 660 8 14 660< U≤ 800 10 20 800< U≤ 1500 14 28 温升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施加额定负载时,箱内各 部位的温升应满足 GB 中 和 GB/T 1557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