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桌面推演方案内容摘要:

11 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应急反 应依法组织开展全省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 重点监督检查疫情信息报告、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运行、医疗救治、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督导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等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附件 5)。 省级定点医院应急反应 要做好人禽流感病例隔离、救治和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的主动搜索、标本采集等工作。 根据需要,派出专家指导基层开展病人的医疗救治。 市(州)、县(市、区)卫生局应急反应 ( 1)根据上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指挥部或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或控制疫情需要,向当地政府提出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反应的建议。 ( 2)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卫生力量开展人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需要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赴现场进行指导、参与疫情的调查处置;必要时,请省卫生厅给予支援。 ( 3)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每天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本级政府报告疫情信息;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部门通报人禽流感疫情信息。 ( 4)督促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疫情监测、医疗救治、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市(州)、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应急反应 ( 1)疫情监测。 加强疫情监测,落实 24 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收集、汇总分析、信息反馈和上报,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2 ( 2)流行病学调查。 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追溯可能的传染源,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并进行网络直报。 ( 3)疫点、疫区处置。 按照《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组织、指导对人禽流感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并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做好禽流感疫点的消毒工作。 疫区的饮用 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对疫点、疫区内外环境进行终末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 4)指定医务工作者或有关防控人员每天到疫点、疫区内进行巡回搜索,及时发现并报告可疑人禽流感病例。 市(州)、县级卫生监督部门应急反应依法开展有关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重点是监督检查疫情报告、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运行、医疗救治、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医疗机构应急反应 ( 1)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关 规定,防止医院内感染。 ( 2)在同级或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人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的样本采集工作。 ( 3)非定点医院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2020 版)》诊断为疑似和确诊病例后,立即由定点医院或紧急救援中心将病人转送到定点医院;定点医院 13 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2020 版)》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爱卫办和健康教育机构进一步加强大众健康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 慌。 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 人禽流感 疫情 应急监测 启动的条件,监测范围、对象、时限和方法。 2 监测启动条件 相关地区若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应立即启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 急监测工作。 由省级农业部门确认发生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毗邻接壤国家或地区发生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或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疫情。 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包括医学观察病例、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3 监测范围的确定 发生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在当地农业部门划定的动物疫区范围所涉及的县(市、区)开 展应急监测工作。 若某县(市、区)的动物疫情发生在边界乡镇,则在与其边境 相邻的其它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毗邻接壤国家在边境地区发 生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与其边境相 邻的县(市、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县(市、区)启动应急监测。 若发现 14 的人感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为输入病例,则病例的原 发县(市、区)应同时启动应急监测。 发生实验室污染引起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则病例所 在实验室及县(市、区)应同时启动应急监测。 4 监测对象 1 监测范围内的发热(体温≥ 38℃)伴流感样症状病例及密切接触者。 5 监测时限 发生动物疫情的地区,应急监测开始于农业部门发现疫情之日, 止于农业部门解除封锁后 7 天。 没有动物疫情,但出现人间病例时,应急监测始于卫生部门发现 疫情之日,止于该病例的最后一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的结束 之日。 6 监测方法 病例的发现 被动监测 在应急监测期间,监测县(市、区)内的各级医疗机 构对前来就诊的发热伴流感样症状的病例进行登记和报告。 主动监测 (1)监测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报的发热伴流感样病例 进行追踪和排查,每日将进展情况逐级上报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 生部(见表 2)。 (2)监测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入户搜索、排查居民中是否 有发热伴流感样症状的病例,每日将搜索、排查结果逐级上报到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部,并将病例送往医院治疗。 (3)监测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上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 察表按(附件 4)执行。 (4)上述病例若发展为不明原因肺炎,按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执行; 若发展为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则按(附件 1)执行。 病例的 15 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检测 县 (市、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接到报告后 2 小时内对流感样病 例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附件 1)。 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采集 病例相关标本。 采集上、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同时 要采集病例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进行 A(H5N1)亚型特异的抗体检 测。 原则上,先由省级及以下疾控机构进行初步检测,阳性标本送中国疾 2 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 各地要根据卫生部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 求,及时报告病例的有关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应在 24 小时内将相关标 本送上级疾控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 标本的采集种类、时间、运送、保存和检测具体内容,参见 (附件 2)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标本采集和实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