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课题方案内容摘要:

说话文明 行为举止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外部表现。 首先表现在外部动作姿态上给人以美感。 更重要的是在待人接物上有修养,有礼貌。 平时衣着上也要注意,存在一个礼节问题。 学生礼仪常规要求: (一) 称谓礼仪 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辞代称,要用准 确的称呼。 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明称呼。 (二)问候礼仪 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父母下班回家,问候: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外出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外出辛苦了。 (三)就餐礼仪 1 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做。 等长辈那碗筷后,自己在那碗筷,等长辈说大家吃吧,才动筷。 若长辈给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若自己先吃完饭,要 说慢慢吃或大家慢慢吃。 吃完饭要说谢谢的话。 (四)穿着礼仪 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女同学发式,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 (五)尊师礼仪 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到问候,让行。 进办公要喊报告,听到“请进 ”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了“再见”在离开。 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 对老师的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 (六 )同学礼仪 同学交往要适时使有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或点头招手。 与同学间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不合,所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叫同学的绰号,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请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打扰你一下”等,问候要道谢。 (七)升降国旗礼仪 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唱国歌时要严肃,有激情,声音响亮。 唱国歌时要严肃,有激情声音响亮。 认真听过旗下的讲话。 (八)集会、观看演出礼仪 1 按时到达集会地点,保持肃静,讲听时聚精会神,不随便说话,身子不要晃乱动。 上台发言,先向主席台行礼,后向听众行礼;发言完毕,先向听众行礼,后向主席台行礼。 观看演出比赛要提前入场,要适时、适度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 不吃零食,不随意离座走动,不在场内留下杂物。 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赛结束后,有秩序的退场。 (九)接待礼仪 有亲戚、朋友来访,要热情迎接,主动称呼,接提亲人手中的重物、雨伞等。 对来客要主动让座、递茶,接递物品用双手。 客人走时要起 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