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客户端软件操作手册20xx0831内容摘要:

C(附征率 1%) 全省 0903( 财产转让所得 ) 090301 股票转让所得(限售股转让所得) 全省 0904( 财产转让所得 ) 090401 股权转让所得(非上市公司) 全省 0999( 财产转让所得 ) 099901 其他财产转让所得(税率 20%) 全省 1000( 偶然所得 ) 100001 偶然所得 全省 9000( 其他所得 ) 900001 其他所得 全省 以 所得项目代码 010001( 工资、薪金所得 A(费用扣除标准 3500) ) 为例 : 如果 采用 这个 所得项目 ,其费用扣除标准将自动套用 3500 来计算,其税 率也将自动套用工薪所得项目新的 7 级超额累进税率。 在特殊算法模板下,有如下所得项目: ( 该表可以点击“帮助”按钮查看 ) 汇总申报代码 所得项目代码 所得项目名称 适用范围 0100 001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全年一次性奖金 ” 的计算 全省 002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特定行业工资薪金税款 ” 的计算 全省 003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内部退养,取得一次性补偿 ” 的计算 全省 004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 ” 的计算 全省 005 工资、薪金所 得 —— 适用 “ 股票期权形式的工资薪金 ” 的计算 全省 006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平均到月计算个税(年薪制) ” 的年终清算 全省 007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平均到月计算个税 ” 的按月预扣 (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 全省 008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平均到月计算个税 ” 的按月预扣 (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 全省 009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外籍个人申报以前月份 ”( 费用扣除标准为 4800) 全省 010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企业年金 ” 全省 011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补 缴往年企业年金 ” (适用新工薪税率表) 全省 012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提前退休一次性补贴 ” 全省 013 工资、薪金所得 —— 适用 “ 补缴往年企业年金 ” (适用旧工薪税率表) 全省 可以看出,在 特殊算法模板下,主要适用工薪所得项目下的 一些不常见的计算方法,如“ 001 全年一次性奖金 ”。 在 雇主负担税额算法 模板下,有如下所得项目:( 可以点击“帮助”按钮查看 ) 汇总申报代码 所得项目代码 所得项目名称 0100 010001 工资、薪金所得 A(费用扣除标准 3500) 010002 工资、薪金所得 B(费用扣除标准 4800) 010003 全年一次性奖金 每一种所得项目的具体计算公式和字段填写要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帮助”查看。 扣缴义务人在进行填报时,应根据税法 的 规定,结合本单位扣缴实际,选择合适自己的模板和所得项目。 用户 在使用过程中, 如果想更换模板,可以点击 菜单“新建 /模板更换 ”, 系统会提供 4 种模板供用户选择。 六 、 如何 录入 数据。 为方便 用户操作 ,我们设置了录入 、 导入 和插入 等 功能。 当用户打开一个模板 (以普通算法为例) , 点击第一条数据 的姓名栏 , 就可以开始录入 明细数据 了。 由于需要录入的字段较多, 字段的显示 会超过电脑的 屏幕 范围, 这时 可以通过 点击 键盘上面“ TAB” 键来进行控制,每录完一个字段,点击 TAB,可以 自动跳入 下一个字段 区域 ; 为保证数据的质量, 程序 对“ 证件类型、国家 或 地区、职业、职务、所得项目 ”5 个字段 ,要求 录入 对应的 代码; 为方便用户对照, 当录入某一 项 代码时,在录入表的 正下方会 出现 红色字体的 代码 提示, 方便使用人 对照代码录入。 如当录入“证件类型”时,程序会提示出所有证件类型的代码 ; 在代码录入的设置上, 程序对常用的代码进行了默认 录入 设置,当 用户 不录入 代码 内容,而 是 选择 直接点击“ TAB” 键 跳过该字段时,程序会默认 该字段 录入的是默认代码。 “证件类型”的默认代码是“ 06—— 居民身份证”; “国家或地区”的默认代码是“ 156—— 中国 ”; “职业”的默认代码是“ 030000——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职务”的默认代码是“ 05—— 一般职员 ”; “所得项目”的默认代码是“ 010001—— 工资薪金所得 A(费用扣除 3500 元) ”; 为便于 计算 , 以下字段由程序 自动计算 结果: “ 收入合计、免税收入合计、应纳税所得额、应扣税额、应 补(退)税额 ” ,并且用深色背景表示。 “收入合 计” =“境内收入”+“境外收入”; “免税收入合计” =“ 允许扣除的四金 ”+“ 其他免税收入 ”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合计 ” +“已申报收入” — “ 免税收入合计 ” — “ 允许扣除的税费 ” — “ 费用扣除标准 ” — “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 “应扣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 适用税率 ” — “ 速算扣除数 ” “应 补(退)税额 ” =“ 应扣税额 ” — “ 已扣税额 ” 在 实际操作 时, “ 费用扣除标准 ” 、 “ 税率 ” 、 “ 速算扣除数 ”等字段 不 需要 录入,系统 会根据税法的规定 自动 进行显示 (按 TAB 可以直接进行计算) ; 录入时,“备注 /比率 ”为非必填字段 : 扣缴义务 人可以根据需要 填写纳税人所在 的 部门、车间、工号等信息 ,便于税务部门开具完税证明 ; “比率”是“ 外籍个人申报 “ 工资、薪金所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