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矫治个别化的规范运作与管理内容摘要:

小 组 ,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分析和诊断 .分 析标准是根据劳教人员的各类信息与教育矫治措 施 ,以及现实表现之间的客观联系 .数据分析的要 点在于对大量劳教人员信息进行抽象归类 ,将其从 个体层面剥离出来 ,分析个体因素差异与教育矫治 措施针对性之间的关联和互动规律 ,最终上升为对 全体劳教人员有指导价值的普适性做法 . 分析内容主要涵盖病因 ,临床表现 ,心理测 量等方面 . 一 是原因分析 .含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 :主 观方面 ,如人格 ,认知 ,情绪 ,意志 ,信仰 ,自制力 , 自信心等等。 客观方面 ,如环境因素 ,家 庭背景 因素 ,社会关系因素 ,人际关系因素等等 . 二是现实表现 .轻则表现为兴趣丧失 ,无愉 悦感。 自我评价低 ,自责 ,内疚感强烈 ,抑郁 ,焦虑 , 神情恍惚 ,忧心忡忡。 意识障碍 ,睡眠障碍等等 . 重则表现为敌对 ,叛逆 ,幻觉 ,狂躁 ,休克 ,抽搐 , 有自杀倾向等等 . 三是心理测量结果 .分析与诊断流程的规范 性 ,主要指应依据病因 ,临床表现以及心理测量 结果等情况综合分析 . 规范流程设定为 :综合梳理归纳。 矫治小组 37 成员集体通报讨论。 会商研究形成初步综合印象 , 做出诊断结论 . 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和 矛盾的 主要方面 ,防止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2) 有耐心 ,不怕麻烦 ,不怕出现反复 .(3)坚持集 体会商制度 ,及时研究和解决个体心理分析与诊 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六目标与方案制定的规范 目标规范 ,就是对劳教人员个体预定的矫治 目标进行规范设计 ,跟踪和评估反馈 .规范目标 设定 ,包括一个长线目标 ,三个短线目标 ,即 1+3 目标体系 .长线目标 ,指的是每名劳教人员在整 个服教期间所要达到的目标 .短线目标 ,是按照 长线目标确立的入所 ,常规出所三个阶段的分 解目标 ,并开展与之相应的管理 ,教育活动 . 方案规范 ,是指在矫治过程中 ,由教育矫治 个别化小组成员集体确定的关于劳教人员个体有 针对性的 ,符合心理学原理的 ,目标和时间明确 的矫治计划 ,根据数据分析结论 ,按照年龄 ,性别 , 婚姻状况 ,罪错性质 ,心理特征 ,现实表现等信 息分类标准 ,分别建立矫治方案库 . 体现矫治目标和方案的规范 ,主要有四个方 面 :(1)导向性 ,即设定的目标和确定的方案是 为了消除导致劳教人员个体不良因素和促进劳教 人员解教后更好地回归社会 .(2)针对性 ,是指 目标与方案的制定应与劳教人员的个体相适应 , 应综合考虑个性特征 ,文化水平 ,违法犯罪类型 , 教期长短等因素 .(3)实用性 ,是指在矫治方案 中 ,各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达到的目标应该 是具体的和循序渐进的 .所安排的时间是明确的 , 用来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方法是可操作的 .(4) 灵活性 ,是指方案一经确定并非一成不变 ,应根 据劳教人员个体的变化情况及方案实施一段时间 后的评估结果适时加以调整和修正 . 需要注意的是 ,在目标与方案中要建立 菜单 方案库 ,以 点单 方式进行方法提示 .做到合 理选择 ,配置和科学使用各种教育措施 ,从教育 矫治 ,所政管理 ,习艺劳动 ,生活卫生 ,安全防 范等个别化矫治手段 ,制定具体矫治措施和内容 , 以 菜单 模块的形式 ,归纳和提示行之有效的 矫治手段和方法 ,以便为责任民警在实施教育矫 治个别化时提供选择和参考 .另外 ,对突出问题 进行重点提示 .在具体制定教育矫治个别化 处方 时 ,必须分清问题的轻重缓急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 38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0年第 10期 针对劳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