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全套教案人卫版内容摘要:

系 (二) 健全各项制度 (三) 医 院布局设施 (四) 人员控制 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一、 概念 1. 清洁 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 1ˊ 3ˊ 1ˊ 15ˊ 重点 5ˊ 7ˊ 难点 10ˊ 重点 步 骤 教学内容 备注 2. 消毒 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芽孢外的各种 24 病原微生物。 3. 灭菌 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 二、 清洁法 1. 消毒前准备 —— 清水冲洗;洗涤剂刷洗 2. 碘酊污渍 —— 乙醇擦拭 3. 甲紫污渍 —— 乙醇或草酸擦拭 4. 陈旧血渍 —— 过 氧化氢浸泡 5. 高锰酸钾污渍 —— 维生素 C 或过氧乙酸 三、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 1. 热力消毒灭菌法 ( 1)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法。 方法:火焰上烧灼 20 秒;培养瓶在开启或关闭的时候在火焰上旋转 23 次;搪瓷容器用 95%乙醇点燃消毒;无保留价值物品置于焚烧炉中。 注意事项:①注意安全,远离易燃易爆物品;②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③贵重器械及锐利刀剪禁用此法。 8ˊ 重点 10ˊ 步 骤 教学内容 备注 25 小 结 复 习 题 作 业 ( 2)干烤法:消毒: 120140℃; 1020 分钟 灭菌: 180℃; 2030 分钟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使医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增加了病人的身心痛苦,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要严格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 1.概念: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 2.应用燃烧法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 3.干烤法消毒和灭菌的温度和时间分别是多少 ? ? 复习题 5ˊ 德教 2ˊ 8ˊ 3ˊ 2ˊ 步 骤 教学内容 备注 26 组织教学 提 问 导 言 新 课 1.医院感染、消毒、灭菌的概念。 2.燃烧法的注意事项。 医护人员是一线医疗工作者,必须掌握消毒灭菌方法,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第二节 清洁、消毒和灭菌 三、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 3)煮沸消毒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消毒方法。 100℃、 510 分钟,达到消毒效果。 1)方法 2)注意事项:玻璃类纱布包好,冷水或温水放入;橡胶类纱布包好,沸水放入;器械的轴节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重叠;尖锐的器械不宜用此法。 ( 4)压力蒸汽灭菌法:物理灭菌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压力: 103137kPa,温度 121126℃, 2030 分钟可达灭菌目的。 1) 方法: 1)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三种。 2)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 3) 注意事项: 1ˊ 3ˊ 1ˊ 重点 27ˊ 27 2.光照消毒法 ( 1)日光曝晒法: 6 小时可达消毒目的。 (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254nm 为最佳波长。 1) 方法: 消毒室内空气 —— 有效距离 2 米,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消毒物品 —— 有效距离 1 米,照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 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3) 注意事项: (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 4)电离辐射灭菌法: 3.微波消毒灭菌法 4.生物净化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 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 1) 根据物品的性能及病原体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 2) 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使用方法。 ( 3) 消毒物品要洗净擦干,全部浸没在消毒液 内,并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 ( 4) 浸泡后的物品,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待气体散发后使用。 2. 方法 30ˊ 28 小 结 复 习 题 作 业 ( 1)浸泡法 ( 2)喷雾法 ( 3)擦拭法 ( 4)熏蒸法 (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 3. 常用化学消毒剂 见教材表 41。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涉及全体医务人员的系统工程,护士在这项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正确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 消 毒灭菌方法 1. 煮沸消毒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 物理消毒灭菌法包括哪些。 哪一个是医院常用的方法。 3. 化学消毒灭菌法的方法有哪些。 4. 过氧乙酸的使用范围有哪些。 5. 碘酊与碘伏的区别。 复习题 1 和 4 难点 德教 2ˊ 10ˊ 5ˊ 1ˊ 步 骤 教学内容 备注 29 组织教学 提 问 导 言 新 课 1.过氧乙酸的使用范围有哪些。 2.化学消毒灭菌法的方法有哪些。 医护人员除了要掌握消毒灭菌的方法外,还应该能熟练应用无菌技术,有效的防止医院感 染发生。 第三节 无菌技术 一、 无菌技术的概念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 操作前准备 1. 操作前 30 分钟通风,操作区宽敞、清洁。 2. 操作者修剪指甲,洗手,戴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二) 操作中保持无菌 1. 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手臂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2. 用无菌钳取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不得放回;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 3. 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使用。 (三) 无菌物品的保 管 1ˊ 3ˊ 1ˊ 5ˊ 重点 10ˊ 1.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2.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包外 注明名称、灭菌日期,按日期先后顺序放置。 3. 定期检查无菌包保存情况,一般保存期为 7 天。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评估】 2ˊ 30 【计划】 1. 用物准备 2. 环境准备 【实施】 1.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 ( 1)操作步骤及要点: 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 —— 取钳 —— 使用 —— 放回 ( 2)注意事项: 1) 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2) 如到远处取物,应 连同容器一起搬移。 2.无菌容器使用法 ( 1)操作步骤及要点: 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 —— 开盖 —— 盖严 —— 持容器 ( 2)注意事项: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和内面。 无菌容器每周消毒一次。 3.取用无菌溶液法 ( 1)操作步骤及要点: 3ˊ 47ˊ 重点 难点 示教 示教 示教 31 小 结 复 习 题 工作人员及环境准备 —— 核对药物 —— 打开瓶盖 ——倾倒溶液 —— 盖瓶盖 —— 记录 ( 2)注意事项:不可直接伸入瓶内蘸取或直接接触瓶口倒液;已倒出 的溶液不可倒回瓶内。 4.无菌包使用法 ( 1)操作步骤及要点:包扎法;开包法 ( 2)注意事项:手不可触及包内面,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如包不慎被污染后浸湿,须重新消毒灭菌。 5.铺无菌盘法 ( 1)操作步骤: 1) 无菌治疗巾折叠法 2) 单层底铺巾法 3) 双层底铺巾法 ( 2)注意事项:铺盘区域要清洁干燥;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有效期不超过 4 小时。 6. 戴无菌手套 ( 1)操作步骤及要点:戴无菌手套;脱手套 ( 2)注意事项:手套有破洞,立即更换;脱手套时,不可强拉。 【评价】 无菌技术的操作法可以有效的预防交叉感染,我们通过系统的练习,熟练的掌握这项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无菌技术的概念。 示教 示教 示教 2ˊ 2ˊ 德教 3ˊ 步 骤 教学内容 备注 32 作 业 训 练 验 收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包括哪些项目。 ,达到熟练掌握。 复习题 1 和 3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1ˊ 320ˊ 160ˊ 步 骤 教学内容 备注 33 组织教学 提 问 导 言 新 课 1. 无菌技术的概念。 2.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有哪些。 隔离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和认真做好隔离工作,严格执行隔离技术。 第四节 隔离技术 一、 隔离的概念 是将传染源转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二、 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 (一) 隔离区域的设置 (二) 隔离区 域内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三、 隔离消毒原则 (一) 一般消毒隔离 (二) 终末消毒处理 四、 隔离技术的操作 【评估】 【计划】用物准备 1. 流动水洗手设备、避污纸等 2. 口罩、帽子、隔离衣等 1ˊ 3ˊ 1ˊ 5ˊ 重点 8ˊ 15ˊ 35ˊ 34 【实施】 1. 口罩、帽子的使用 ( 1) 操作步骤及要点: 工作人员准备 —— 戴口罩、帽子:将上段两条带子分别超过耳朵系于头后,下段带子系于颈后,口罩下半部分遮住下巴 —— 使用时:如污染,立即更换 —— 使用后:先洗手,解开口罩带子,取下口罩,将污染面向内折 叠,放入胸前口袋中 ( 2) 注意事项: 1) 口罩应遮住口鼻,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口罩。 2) 纱布口罩 4— 8 小时更换;一次性口罩使用不超过 4 小时;每次接触传染病病人后立即更换;使用中如有污染后潮湿也应更换。 2. 手的消毒 ( 1) 操作程序: 1) 刷手法: 刷洗 —— 再刷洗 —— 关闭龙头 —— 擦干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