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70 厘米 60 厘米。 也可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线撩壕,壕深 60 厘米,底宽 60厘米。 在造林前 1 个月左右覆土 ,覆土时取表土填平壕沟或栽植穴。 单行栽植的水平梯可采取先撩壕,在覆土时整成外高内低的梯面。 穴垦整地。 在坡度较陡、土壤结构松散的造林地宜采用穴垦整地。 穴的规格:长宽深 70 厘米 70 厘米 60 厘米。 在栽植前 1 个月左右覆土,覆土时取表土填平栽植穴。 应沿等高线每隔 45 行开挖一条拦水沟(竹节沟),沟底宽 30 厘米以上、深 30 厘米以上,以防止水土流失。 (3)施基肥。 油茶造林应每亩施用农家肥 20203000公斤,或每亩施用饼肥 100150公斤,或每亩施用油茶专用肥(基肥)60300 公斤。 基肥用量应根据油茶测土配 方指标来科学确定。 施基肥应在覆土时进行,基肥应施在穴的底部,与回填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土待其沉降后栽植。 (4)良种壮苗。 油茶造林必须使用 Ⅰ 、 Ⅱ 级合格良种壮苗。 油茶良种是指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良种穗条销售凭证或林木良种质量合格证、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苗木标签等“三证一签”和检疫制度。 (5)栽植 栽植密度。 每亩栽植密度 75株 110株,适宜的行距一般为 米,株距为 米。 栽植季节。 油茶造林一般在 11 月下旬 至第二年 3月上旬均可进行。 造林方法。 采用植苗造林方式。 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土实,深浅要适当,二年生嫁接裸根苗深栽至原土痕上 3 厘米左右(即两指深) , 踩紧、压实。 起苗时保护好根系,长途调运的苗木须打泥浆,切忌风吹日晒。 二年生嫁接裸根苗造林,应适当修剪部分侧枝、叶片。 造林要搞好品种配置,选择花期、果期一致、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系 5 个以上,采用行状或小块状方法配置造林。 (6)幼林抚育。 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油茶林抚育包括以下内容: 补蔸 全苗。 在造林季节,采用同品种类型的 Ⅰ 级或 二年生大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 中耕除草。 造林后 13 年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松土,培蔸 正苗,维修梯面。 第三年全面深挖( 2025厘米)一次。 提倡合理间作,以耕代抚,间作以花生、油菜及黄豆、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物为主 ,严禁间作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和红薯、西瓜等藤蔓作物。 间作距树蔸 的距离在 50 厘米以上。 提倡间种绿肥植物,绿肥要埋青。 施追肥。 从第二年开始,春( 3月份)施速效肥,如油茶专用追肥、尿素等,每株 公斤;冬( 11 月)施越冬肥,如油茶专用基肥、厩肥、生物有机肥等。 追肥用量应根据油茶树生长情况和测土配方指标来科学确定。 一般采取沟施的方法。 (7)整形修剪。 定植后在 3050厘米处定干,以后连续 4年每年都要整形修剪,培养主枝、侧枝,形成丰产树形。 除去病虫枝,适当修剪脚枝,修剪后要及时除萌。 (8)病虫害防治。 油茶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结合树体管理,在 47 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9)林地管护。 要建立林地管护制度,项目乡镇、村要建立乡规民约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护林,及时防止人畜损坏,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种苗设计 苗木需要量 根据项目造林面积、造林密度,另加 10%的苗木损耗 ,计算苗木需求量, xx县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共需油茶嫁接苗 xx万株。 苗木品种 良 种壮苗是项目造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选用通过鉴定或国家认证和在项目区生长优良的油茶良种,主要采用的品种有:以 xx 品种为主。 苗木供应 项目苗木由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站统一监管,实行“定点育苗、定价供应、定向供应”,造林所用苗木必须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良种穗条销售凭证或林木良种质量合格证、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苗木标签等“三证一签”和检疫制 度。 造林 I级苗使用率必须达到 95%以上。 xx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xx 年可产油茶良种苗 xx 多万株,种苗供应充足。 油茶低产林抚育改造技术措施 林分选择 选择林相比较整齐、坡度相对平缓,交通方便、符合立地条件要求,树龄在 50 年以下、经营水平中等、每亩株数 60 株以上、分布比较均匀的油茶林分。 主要技术措施 (1)清理林地。 将林中的其它树木、藤灌木和杂草等全部清除,改混生林为油茶纯林,并挖除老残病劣油茶树。 (2)密度调整。 将过密的疏伐、过稀的适当以良种壮苗补植,改密林、疏林为密度适中林,根 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使油茶林每亩保留 80 株左右。 (3)整枝修剪。 剪除枯死枝、病虫枝、重叠枝、寄生枝、徒长枝、细弱内膛枝、脚枝、下垂枝等,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 (4)垦复深挖。 第一年冬季要合理深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