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xx乡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内容摘要:
米,北部平均海拔为 65米,全镇域平均海拔为 205 米,镇域地势南高北低。 气候 气象 XX 镇属湿润、半湿润季风性湿润气候。 全镇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偏南风,平均气温 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 8 摄氏度,最高气温 40 摄氏度。 平均风俗 米 /秒,最大风速 18 米 /秒。 最大积雪厚度 25 厘米,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累计年平均无霜期 227 天。 地震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 2020 年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项目区域地震基 本烈度为Ⅶ度区。 水文 、地质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8 镇区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及河补给,地下水均埋藏在石渣土、砂层土中,属冲积层潜藏水,一般埋深 5 至 10 米,因自备井增多,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镇区东南部多为黄沙壤土、粗砾砂土,西北部多为沙土、粘壤土。 镇区内一般地基承载力在 10— 20 吨之间。 镇区发展规模 根据规划, C 乡 镇镇区 近期 规划 至 2020 年,期末人口为 万人,集镇建设用地 平方公里, 人均占地 144 平方米。 新增人口 万人,新增用地 平方公里。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9 第三章 给水现状及工程建设必要性 给水现状分析 给水现状 C 乡 镇 水厂始建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现有机井一座,蓄水池一个,蓄水量 约 为 100 吨,主管道 1500m,现供 200 多 户用水 ,日供水约 220 吨。 存在问题 供水总量不足, 难以 满足实际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镇工业发展迅速,镇区建设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 C 乡 镇 现有 供水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事业生产用水的需要。 供水设施和管网老化,水利用率低。 现有水厂设施老化,超负荷生产情况较为突出,影响供水水量。 镇区配水管网为树状管网,没有形成环状管网,因管网建设时 间早,存在线路分散、管径偏小、管材落后、管网布局不合理等缺陷,无法满足城镇供水安全、稳定的要求。 对水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水资源浪费严重。 镇区自备井数目较多, 自来水 所占供水比重偏低。 自备井开采盲目无度,采水量无法控制,使得镇区范围内地下水位下降较大。 地下水无计划、无组织的过度开采,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0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国家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其中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良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为前提。 根据国家和 XX省城镇化发展规划,城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定标准的供水工程和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质量,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城镇供水保障能力。 城镇供水基础设施的水平是城镇功能的重要体现,为了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城镇供水工程势在必行。 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大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在《关于编报 2020 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债投资计划的通知》 中,将“重点镇供水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专项列入国债投资建议计划,对重点镇供水设施给以国债资金支持。 对于 加快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 为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 C 乡 镇 不断加大镇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 随着 镇区 面积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加,供水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 , C 乡 镇 供水总量不足、地下水过度开采等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 群众 生活和 工业生产, 制约着 镇区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1 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城镇 供水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据《 A市 C 乡 镇 总体规划》,预计近期到 2020 年 镇区 人口规模达 万人 左右。 C 乡 镇 目前的供水状况已 难以 满足现状需求,更 难以 适应 C 乡 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要求,急需进行供水 管网改扩建 工程的建设。 综上所述,为了全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提高 C 乡 镇 建设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 身体健康,合理利用水资源,扩建供水工程已刻不容缓。 本工程对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2 第四章 需水量预测及设计规模的确定 镇区用水量预测 预测方法的选择 城镇需水量预测,是城镇供水工程建设的基础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依据,因此需水量预测应力求符合城镇用水的实际情况,同时还应建立在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经合理分析当地水资源、水环境质量和用水习惯、工业结构,参照其邻近地区供水发展经验,采用适当方法,确定合适的用水指标,进行需水量预测。 需水量主要由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两大部分组成。 需水量的预测涉及的因素很多,基于城镇的性质和工业基础不同,很难有一定规律可循,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有七种: 分项预测法,根据总体规 划提供的数据,按生活、工业用水分项预测,结合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增加等因素,加以综合确定; 供水量递增预测法,根据收集到的历年城市供水递增率,结合工业及人口增加比率,确定今后的供水增长率,从而确定城市需水量; 数理统计法,即用量最小二乘法的数学原理,对收集到的历年城市供水量数据,经分项整理后,拟出一条适当曲线(或斜线),使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据此来预测今后需水量;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3 历年供水量拟合曲线数字模型法; 用地指标法; 比例法; 类比法。 在上述方法中,供水量 递增预测法、数理统计法及历年供水量拟合曲线数字模型法适用于有丰富基础资料的大中型城市, C 乡 镇 由于缺少多年供水量基础资料加上供水设施严重短缺,积累的资料不能真实反映供水情况。 因此不适用以上三种方法。 用地指标法、比例法及类比法主要针对新建城市,其指标波动性较大,对预测的准确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 C 乡 镇 这种新区、老区并存的城镇,上述方法显然不合适。 经过综合分析,本工程采用分项预测法预测镇区的需水量。 基本参数 需水量预测影响因素多,涉及面广,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产业结构、节约用水水平、地理 位置、气候、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等;但是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仍然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尽可能使预测值接近实际值。 预测年限 本研究报告确定预测年限近期为 2020 年。 人口规模 目前 A 市 C 乡 镇 镇区现有人口 万,到 2020 年镇区规划人口为 万人。 居民用水条件及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4 考虑到镇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测 2020 年居民用水户用水条件:集中供水点取水或水龙头入户但无洗涤池和其他卫生设施大约占 10%;水龙头入户,有洗涤池但无其他卫生设施大约占 30%;全日供水,户内有洗涤池和部分卫生设施大 约占 40%;全日供水,户内有给水、排水设施且卫生设施较齐全大约占 20%。 根据上述四种居民用水户用水条件所占百分比,参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310- 2020),确定居民生活用水指标分别为40l/d, 65l/d, 90l/d, 110l/d。 工业用水量指标 根据 C 乡 镇的实际情况,村以下工业产值占比例较高,但其用水量无法统计,按生活用水量的 20%考虑。 水量需求计算 利用分项预测法计算年需水量 生活需水量 由下表可知, 2020 年生活需水量为 1245m3/d。 居民生活用水量预测表 序号 用 水形式 人口 (万人) 用水指标 (升 /人• 日) 用水量 ( t/d) 1 集中供水点 40 60 2 水龙头入户 65 3 部分卫生设施 90 540 4 齐全污水设施 110 330 5 其他 6 合计 1245 总需水量预测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5 由下表可知, 2020 年总需水量为 2020 m3/d。 用水量预测表 序号 项目 用水量 ( t/d) 备注 1 居民生活用水量 1223 2 工业用水量 2450 按综合生活用水量的 200%计算 3 公共建筑用水 183 按综合生活用水量的 15%计算 4 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失 330 按前三项之和的 20%计算 5 合计 4186 供水工程规模确定 根据前述分项预测法计算出的近期 C 乡 镇居民 生活 需水量为1223m3/d, 工业需水量为 2450 吨,需水量为 4186 吨,考虑小城镇发展,确定该镇供水规模为 5000 吨 /日。 根据需水量预测,结合 C 乡 镇人力物力情况及水源情况,考虑需水量预测存在一些难以预见的因素,确定本配水管网工程规模为 改扩建供水管网 28 公里,其中主干管 公里,支干管 公里。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6 第 五 章 工程 方案 设计原则 管网布置原则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 优先按照环状管网布置; 严禁与其他自备水源供水系统连接; 应当兼顾城市消防; 遵循城市规划、遵循《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的规定 ; 管材选用与施工严格遵循《生活饮用输配水设置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7219)的规定。 输水干管设计原则 尽量缩短管线的长度; 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地质断层、滑坡等)处; 减少拆迁,少占良田,少 毁植被,保护环境; 施工、维护方便,节省造价,运行安全可靠。 设计流量 输水干管设计流量 输水干管设计流量按最大日最高时水量设计。 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7 水厂平均日流量为 2020m3/d,日变化系数为 ,时变化系数为。 设计时流量为 133m3/h,当输水干管其中一根发生故障时,供水保证率按 70%计,故障时流量为 90m3/h, 管内流速 ~ , 数量 2 根。 依据以上数据,供水干管管径为 D500。 配水管网 平差 管网分区 城镇配水管网宜设计成环状, 该项目 该项目新增用户与老 用户属于两个区域,而且原有用户集中在水厂周围,当地地势平坦,原有管网设计压力比较低,新增用户距离水厂比较远,管网设计压力大,如果将新老管网连成环状,压力增加引起原有管网接口破裂,控制设备损坏。 为了不保护原有管网正常运行,该方案采用分区供水方式。 但是为了兼顾两个区域的连接,输水干管在厂区内连通,厂区外在国道G311 上新敷设的管道向西延伸与老管网对接。 连同管和新老管道对接处增设控制阀门,正常情况下,阀门关闭。 管网计算基础数据 配水管网按照平均日最高时流量设计。 水厂平均日流量为2020m3/d, 时变化系数为。 设计时流量为 133m3/h。 管网最不利点自由水头为 24 米。 消防流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流量按照供水区域内同一时间发生 2 处火灾,一次火灾用水量为 45L/s 计。 消防用水时XX 县 XX 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 咨询公司 18 流量为 145L/s 管网计算公式 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塑料管(聚乙烯管、聚氯乙烯管、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gvdlh jy 22 式中: hy—— 沿程水头损失( m); λ —— 沿程阻力系数; 斑方案按照台塑华亚产品样本提供的数据计算。 l—— 管段长度( m); dj—— 管道计算内径( m); ν —— 管道断面水流平均流速( m/s); g—— 重力加速度( m/s2) . 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 : gvhj 22 ( ) ζ —— 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xx县xx乡镇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
相关推荐
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积极落实和完成馆内布置的任务,参与馆内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 2) 熟练 掌握图书馆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熟悉 图书馆行业发展趋势,在工作实践中能体现专业理念,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处理图书文献借阅服务中的实际问题。 ( 3)对所担任的工作岗位具有扎实的理论和知识,能系统地理解所担任岗位的工作任务、原则和方法,顺利开展工作, 出色 完成工作任务,在业务上起
广大干部群众都能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做到知法、用法、守法,切实增强法律意识,促进招投标工作。 (二)加强招投标管理队伍建设。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我县至今无专用交易大厅和评标场所,我们将积极努力建设有形市场交易大厅和评标场所。 同时,我们将和有关职能部门协调与沟通,积极争取编制,充实招投标管理人员,加强招投标管理队伍建设,为建设单位和投标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三)规范招标活动程序。
进行任务分解,明确 督查内容、方式、对象和督查时限。 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督查项目台账,跟踪督查情况。 实 施。 根据 方案 明确的事项, 采取 明察 与 暗访 相结合 ,全面督查 与 重点督查 相结合 , 现场督查 与 电子督查 相结合,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协监督相结合 等方式进行 督查。 督查 结束 后,形成专题报告,利用《 大 督查专报》 形式及时上报领导, 《 大 督查通报》的形式 反馈
病历,或边抢救边观察记录,以不延误抢救为前提。 四、住院病历(完整病历)书写要求: (一)住院病历由实习医师、试用期住院医师或无处方权的进修医师 书写。 (二)对新入院患者必须写一份住院病历,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址、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月经史、婚育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特殊检查、病历小结、鉴别诊断、诊断及治疗等,医师签全名。
内,对“四害”孳生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与治理,进行工作场所、环境卫生治理,必要时需按规定安装防鼠板、防蝇和防鼠等设施。 四是做好病媒生物消杀工作。 灭蚊蝇、蟑螂:要重点进行蚊蝇、蟑螂的药物喷杀,特别对蚊、蝇、蟑螂的孳生地进行铲除杀灭。 要定时喷杀,集中消杀 ,做好记录。 三、职责分工 (一)要结合县创卫活动安排,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专人切实抓好本单位病媒生物孳生地的环境治
2— 每次轮灌期的天数; 16 η — 灌溉水利用系数; η 1— 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取 m2— 每亩每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 51m3, 代入数据计算 得 F0=313 亩,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取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为 320 亩。 井距与井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井距初选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方形布井时 L0= 0F 梅花形布井时 L0= 0F 式中 L0— 井距,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