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管灌典型工程设计内容摘要:

2— 每次轮灌期的天数; 16 η — 灌溉水利用系数; η 1— 干扰抽水的水量削减系数,取 m2— 每亩每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 51m3, 代入数据计算 得 F0=313 亩,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取单井控制灌溉面积为 320 亩。 井距与井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井距初选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方形布井时 L0= 0F 梅花形布井时 L0= 0F 式中 L0— 井距, m 井距应按规划区具体条件选用干扰抽水法或类比法进行校 5 核。 取为 460米。 b)井数确定 井数可按下式计算: 40FN F 式中 N规划区需要打井数,眼; F4规划区灌溉面积, 西茂河渠道灌溉面积 1140 亩,机井管道灌溉面积 3860亩。 计算得 N= 眼,即项目区内实际需要机井为 12 眼。 c)工程项目 因经济地理等原因,项目区内原有水井 5 眼,工程计划新打机井 7 眼。 设计流量及管径确定 ⑴系统设计流量 采用公式: Q0=cmA/η Tt 式中: A-单井控制面积,亩; Q0-灌灌系统的灌溉设计流量, m3/h; η-灌溉水利系数,取 t-每天灌水时间,取 22h(尽可能按实际灌水时间确定)。 T-轮灌期,取 16d; m-灌水定额, 51m3/亩。 6 Q0= 因系统流量小于水井设计出水量,故取水泵设计出水量为Q=63m3/h, 以保证 水源能满足设计要求。 ⑵、管径确定 根据输送流量、经济流速,考虑 运行管理方式,按下式计算干、支管经济管径: d=√ Q/V =√ 63/ =(选取 φ 125 PP管材,取 经济流速 V=) ⑶、工作制度 A、灌水方式。 考虑 运行管理情况,采用各出水口轮灌。 B、各出水口灌水时间: 采用公式 ts=T/N 式中: T-设计灌水周期, 16 天,每天工作 22 小时。 N-轮灌组数,一出水口为一组,共 33 组。 ts=16 22/33= 管网系统布置 ⑴布置规则 A、管理设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