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进行监控,如出现问题, 立即停止并认真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张拉。 ( 2)检查梁体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严重者不得进行此道工序操作。 ( 3)检查梁体混凝土强度和龄期是否已达设计要求。 ( 4)千斤顶和油压表在校正期内,无异常现象。 ( 5)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不得沾有污物。 ( 6)检查波纹管的严密程度,用高压风清孔 ( 7)检查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是否准确,外露部位不得有损伤、扭 结。 ( 8)清除梁体张拉端锚垫板上杂物,以保证锚具与锚垫板的密贴。 钢绞线束制作与穿束 . 钢绞线制作 . ( 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由技术人员计算、经梁场技术负责人审核后交施工作业班 组配料。 钢绞线束孔位不同,其长度各异,应编号并事先标出全长,列表交工班据此下 料,编号后应在两端挂上铁皮小牌,注明编号,分别存放,以免混杂。 ( 2)预应力钢绞线的下料长度 =工作长度 +设计长度 ( 3)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砂轮锯切断,钢绞线切断前的端头先用铁丝线绑扎,下料 过程中先将切口处两侧绑扎 ,再行切断。 严禁用电弧切断,不得经受高温焊接火花或接 地电流影响, 下料后钢绞线不得散头。 下料人工牵拉钢绞线过程中, 由于钢绞线弹性大, 17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7 云南大丽高速八合同段 T 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应特别注意安全,单人不得牵引作业。 ( 4)钢绞线下料后,在自由放置的情况下,预应力钢绞线应梳整、编束,确保钢 绞线顺直、不扭转。 编束用 22铁丝绑扎,绑扎时要使一端平齐向另一端进行,每隔 2 米扎一道铁丝,铁丝扣弯向钢绞线束内侧,编束后应顺直不扭转。 绑束完毕后,按梁规 格挂 牌,防止错用。 钢绞线穿束 . ( 1)钢绞线束穿束前先清理管道,观测孔道有无穿孔现象。 保证管道畅通,钢束 穿束顺利。 ( 2)钢束在移运过程中,采用多支点支承,支点间距 ,端部悬出长度 , 严禁在地面上拖拉,以免创伤钢绞线。 在贮存、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采取防止锈蚀、污 染 及 损伤的措施。 ( 3)钢束穿入梁体混凝土孔道,采用人工穿入,两端外露长度要基本一致。 ( 4)在两端钢绞线(钢绞线不得交错扭转)上装上锚垫板,再将夹片按顺序套在 钢绞线上,用Φ20 的钢管将夹片轻轻打入锚板孔 内(要求所有夹片基本整齐一致),再 安装限位板。 把钢绞线束穿入千斤顶,锚具中心要与孔道中心对准,调整千斤顶位置, 使千斤顶与孔道、锚板位于同一轴线上,并使千斤顶与限位板、锚板接触密贴后,在千 斤顶端用工具锚将钢绞线临时固定。 张拉工艺 张拉准备 ( 1)清理锚垫板残余水泥浆等杂物,检查待用锚具 及 夹片外观质量,是否满足要 求;安装工作锚,将钢绞线从锚环孔内传入,并将锚环推至与锚垫板密贴,保证锚环嵌 如锚垫板限位槽内;安装工作夹片,通过钢管套筒将夹片打紧,并检查夹片表面 是否齐 平;满足要求后,安装限位板,安装时先检查钢绞线排列位置,保证限位板与工作锚环 间钢绞线不交叉、错位;安装千斤顶,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传出,调整千斤顶位置,保 证千斤顶与锚垫板垂直、且钢绞线从千斤顶中心传出;最后安装工具锚 及 工具夹片,同 时用钢管套筒将工具夹片打紧,且保证工具夹片外露顶面齐平。 安装千斤顶前,在锚垫板上用石笔将管道编号标识清楚,保证与设计编号一致,防 止张拉顺序错误。 18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8 云南大丽高速八合同段 T 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安装千斤顶后,对千斤顶、 锚具安装位置进行再次检查,保证预应力孔道、锚具、 千斤顶三者同心,偏差较大时应重新调整其位置。 ( 2)千斤顶安装完毕后,安装油泵油管,用扳手将接头拧紧,保证接头处不露油; 油泵上安装张拉油表,按照油表编号进行安装,保证千斤顶 及 油表配套使用且与标定证 书一致。 ( 3)开动油泵进行试运转,检查油泵运转是否正常;由主管技术员及 质检员负责, 检查油表与千斤顶编号是否对应;千斤顶 及 油表校正日期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 4)检查人员到位情况,油泵操作手 2 人,伸长量量测 2 人。 ( 5)在张拉区域内设置安全警示牌,无关人 员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在千斤顶 张拉架后设置安全当班,检查张拉架上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安装到位。 ( 6)在准备工作检查合格后,且技术员必须接到张拉通知单后,方可进行张拉作 业。 张拉施工流程 张拉施工流程 根据施工图纸要求, 预应力张拉时, 应同时满足混凝土强度大于 100%的设计强度 及 龄期大于 14 天的条件。 张拉相关参数: 管道摩擦系数 μ=; 偏差系数 k=; 预应力松弛系数取 , 锚具变形 及 钢束回缩总值取 12mm。 梁肋正弯矩钢束张拉顺序为 : N2→N3 (左)张拉至 50%→N3 (右)张拉至 100% →N3 (左)张拉至 100% →N1。 预施应力采用两端同步、左右对称、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不同步率控制在 10%以 内。 预施应力采用三控措施,即应力、伸长值和静停时间,张拉过程中保持两端的伸长 量基本一致(两端伸长量差在 10%以内)。 钢绞线张拉 ( 1)张拉前必须由技术员下达的张拉计算书,并经工程管理部长审批签字认可, 将读数通知单按对应的油表油泵配套标定方案纸条粘贴在明显位置,便于一目了然,钢 绞线张拉程序为 : ① 未进行过初张拉的钢绞线 0→ 初应力 15%σcon(测伸长值、工具锚夹片外露量) →σcon (静停 3min) → 补拉 σcon (测伸长值、工具锚夹片外露量) → 锚固(张拉完成)。 19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19 云南大丽高速八合同段 T 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张拉时两端同时对主缸送油,使钢绞线束略微拉紧。 并调整锚板和千斤顶位置,进 一步使孔道轴线、锚具轴线和千斤顶轴线三轴同心,同时观察各根钢绞线的松紧度,并 随时调整,务求各根钢绞线松紧度一致,以使其受力均匀。 随后将两端同时对千斤顶主 缸 送油,两端千斤顶送油加载至钢绞线的初始应力( 15%σcon)后,停止进油,在工具 锚口处用笔在各股划线(环钢绞线画上一道环线),以检查有无滑丝的标记,读大缸伸 长值 L15%,而后两端同步张拉到控制吨位( 100% σcon),稳定进油量持荷 3min 以减少钢 绞线松弛损失, 并量取大缸伸长值 L100%。 持荷完毕后打开回油马达回油锚固, 张拉完成。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 L100%L15%Lh)〕 σcon/( σcon15%σcon) 式中: L100%—为 σcon 时张拉油缸的外露 长度(张拉完毕时的长度)( mm); L15%—为初应力 15%σcon 时张拉油缸的外露长度( mm); Lh—为工具锚的夹片回缩量。 ② 进行过初张拉的钢绞线 0→σ 初(测伸长值、工具锚夹片外露量) →100%σcon (静停 3min) → 补拉 σcon(测 伸长值、工具锚夹片外露量) → 锚固(张拉完成) σ 初为该束钢绞线初张拉时所需锚外张拉力, σcon 为该 束钢绞线终张拉所需锚外张 拉力。 加载时,保证供油速度一致,同时达到同一荷载值。 钢绞线实际伸长值按下式计算: ΔL=L100%L 初 +ΔL 初 式中: L100%—为σcon 时张拉油缸的外露长度(张拉完毕时的长度)( mm); L 初 —为 σ 初时张拉油缸的外露长度( mm); ΔL 初 —为初张拉时的实测伸长值( mm); ( 2)钢绞线张拉伸长量按下式计算: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 L( mm)可按下式计算: ⊿ L=PpL/(ApEp) 式中: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N)(计算方法见下式); L—预应力筋的长度;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 mm2);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N/mm2); 20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0 云南大丽高速八合同段 T 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Pp=P( 1e(kx+uθ)) /( kx+uθ)注: 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N); P—预应力筋的张拉端的张拉力 (N); e—自然对数底, e=;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 系数。 平均张拉力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Pp=P( 1+e(kx+uθ)) /2 ( 3)预应力张拉以油表读数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 对钢铰线的实际伸长量与理 论伸长量进行对比检算,两者误差在 177。 6 %以内时张拉有效,若两者误差超出 177。 6 %,则 需查找原因。 ( 4)在持荷 3min 状态下,如发现油压下降,立即补至规定油压,认真检查有无滑 丝、断丝现象。 在张拉过程中,预施应力以油表读数为主,以预应力钢绞线伸长作校核 的双控法。 ( 5)张拉后每端钢绞线回缩量不大于 6mm,工作锚夹片外露量 2~ 3mm,工作锚夹 片错牙量不超 过 1~ 2mm。 ( 6)整个张拉工序完成,在锚板口处的钢绞线束做上记号(环钢绞线画上一道环 线),以供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的质量情况的观察 ,判断是否存在滑丝现象。 钢绞线张拉质量要求 钢绞线张拉质量要求 ( 1)钢绞线伸长值(两端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的 177。 6%。 ( 2)两端伸长量相差不超过 10%,否则证明两端张拉不同步。 ( 3)每根钢绞线的断、滑丝数不超过钢丝总数的 1%。 ( 4)因处理滑、断丝而引起钢绞线束重复张拉时,同一束钢绞线张拉次数不得超 过 3 次。 若钢绞线与锚具因滑 丝而留有明显刻痕时,必需更换夹片、钢绞线。 ( 5)张拉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需要换钢绞线(或夹片)重新张拉。 ① 张拉锚具当中夹片断裂者; 21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1 云南大丽高速八合同段 T 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② 锚具内夹片错牙在 2mm 以上者; ③ 锚具产生裂纹损坏者; ④ 切割钢绞线或者压浆时发现滑丝者。 张拉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处理 张拉质量事故处理 ( 1)在张拉过程中如发生断(滑)丝现象,立即停止张拉,将千斤顶与限位板退 除 ,在千斤顶与锚 板之间安装上特制的退锚处理器,重新张拉,其张拉应缓慢进行。 张 拉中注意观察,其退锚张拉应力大于原张拉吨位,但不得大于 倍钢绞线抗拉极限强 度。 借张拉钢绞线束带出夹片,然后用小钢针( Φ5mm 高强钢丝端头磨尖制成),从退 锚处理器的空口处取出夹片,不让夹片在千斤顶回油时随钢绞线内缩。 取完所有夹片, 两端千斤顶回油,拔掉退锚处理器,检查锚板,重新装上新夹片,重新张拉。 ( 2)滑丝发生在张拉完毕锚固后,其处理方法同上。 但退锚的力量应予控制。 一 般拔力略大于张拉力量,即可拔出。 两端不能同时进行,一端增压施拔 时,另一端的千 斤顶充油保险,待两端均拔完后,方可卸顶,以保安全。 ( 3) 断丝多数发生于夹片范围内, 张拉锚固时不对中。 有时也在孔道内发生断丝, 其主要原因是钢绞线本身有暗伤。 断丝和滑丝的处理方法相同。 ( 4)张拉完成后,在锚具口处的钢绞线做上记号(环钢绞线画上一道环线),以 作为张拉后对钢绞线锚固情况的观察依据。 割丝 张拉完毕经过 6 小时复查(锚板口处的每根钢绞线上的环线无错位),确认无滑、 断丝时可进行钢绞线头的切割, 割丝保留长度为夹片外 30~ 40mm。 钢绞 线的切割采用砂 轮锯切除,严禁用电弧 及 火焰切割钢绞线。 .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 1)张拉时千斤顶送油或回油速度要缓慢均匀。 两端张拉力要求同步,切忌突然 加压或卸压。 ( 2)测量伸长值必须两端同时进行。 ( 3)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在控制张拉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 4)张拉过程中,千斤顶后方严禁站人,测量伸长值或处理断、滑丝时,操作人 员要站在千斤顶侧面。 ( 5)张拉加力时,不得敲击 及 碰撞张拉设备。 油压表要妥善保护避免受震。 22 路桥集团国际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2 云南大丽高 速八合同段 T 梁预制、安装施工方案 ( 6)未压浆或水泥浆未凝固结硬时,不得敲击锚具或脚踏手攀。 ( 7)施工前项目部需编制张拉安全专项方案。 孔道压浆工艺 孔道压浆工艺孔道压浆为 T 梁质量控制的特殊工序,派专人作为现场监控人员,对压浆设备、压 浆人员、压浆材料、浆液流动度、泌水率、真空度、压力值、持压时间进行严格监控, 并做好相应的监控记录。 压浆条件钢绞线束张拉完毕后应尽快压浆,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