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信令流程详解内容摘要:

q u e s t8C M S e r v i c e R e q u e s t9U A ( S D C C H )10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R e q u e s t11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R e q u e s t ( S D C C H )12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R e p o n s e ( S D C C H )13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R e p o n s e14C i p h e r i n g M o d e C o m m a n d15C i p h e r i n g M o d e C o m m a n d16C i p h e r i n g M o d e C o m m a n d ( S D C C H )17C i p h e r i n g M o d e C o m p l e t e ( S D C C H )18C i p h e r i n g M o d e C o m p l e t e19T M S I R e a l l o c a t i o n C o m m a n d20T M S I R e a l l o c a t i o n C o m m a n d ( S D C C H )21T M S I R e a l l o c a t i o n C o m p l e t e ( S D C C H )22T M S I R e a l l o c a t i o n C o m p l e t e23S e t u p ( S D C C H )24S e t u p25C a l l P r o c e e d i n g26C a l l P r o c e e d i n g ( S D C C H )27A s s i g n m e n t R e q u e s t28C h a n n e l A c t i v a t i o n29C h a n n e l A c t i v a t i o n A c k30A s s i g n m e n t C o m m a n d ( S D C C H )31S A B M ( F A C C H )32E s t a b l i s h I n d i c a t i o n33U A ( F A C C H )34A s s i g n m e n t C o m p l e t e ( F A C C H )35A s s i g n m e n t C o m p l e t e36C h a n n e l R e l e a s e37R F C h a n n e l R e l e a s e A c k41A l e r t i n g42A l e r t i n g ( F A C C H )43C o n n e c t ( F A C C H )45C o n n e c t A c k ( F A C C H )46C o n n e c t A c k47M e a s u r e m e n t R e p o r t ( S A C C H )48P r e p _ M e a s u r e m e n t R e s u l t49D i s c o n n e c t ( F A C C H )50D i s c o n n e c t51C o n n e c t44R e l e a s e52R e l e a s e ( F A C C H )53R e l e a s e C o m p l e t e ( F A C C H )54R e l e a s e C o m p l e t e55C l e a r C o m m a n d56C h a n n e l R e l e a s e ( F A C C H )57D e a c t i v a t e S A C C H58D I S C ( F A C C H )59U A ( S A C C H )60R e l e a s e I n d i c a t i o n61R F C h a n n e l R e l e a s e62R F C h a n n e l R e l e a s e A c k63C l e a r C o m p l e t e64S C C P R e l e a s e65S C C P R e l e a s e A c k66E s t a b l e i s h I n d i c a t i o nD e a c t i v e S A C C H38R e l e a s e I n d i c a t i o n39R F C h a n n e l R e l e a s e40 图 3 移动主叫流程图 2 信道要求 channel request(FACH) 4 MS 通过动态地在 RACH 信道 ( 随机接入信道)上 发送一个随机接入脉冲向一个 ( BTS) 基站收发信台申请一条信道。 在信道请求消息中包括了建立的6 原因,这个原因可能是 “寻呼响应 ”、 “紧急呼叫 ”、 “移动主叫 ”、 “短消息业务 ”或“其他 ”,比如“位置更新”。 此外,这条消息还包括随机参数,移动台 ( MS)8 随机的选 5 个比特作为随机参数。 这些参数的作用是:当两个移动台同时接入网络时,网络能运用这些参数来区分这些移动台。 10 12 信道请求 channel required 14 基站收发信台 (BTS)向基站控制器 (BSC)发一条申请信道消息。 通过这条消息,基站收发信台 (BTS)进一步向基 站控制器 (BSC)传递由移动台发起的信道请16 求。 实际上,信道请求消息中除了包含信道要求消息中的一些消息外,还包括通过基站收发信台加入的一些消息。 请求参考单元直接从信道要求消息中来,18 初始时间提前量(接入延迟)由基站收发信台加入到这条消息中去。 20 信道激活 channel activation 22 收到从基站收发信台 (BTS) 发来的信道请求消息后,基站控制器 (BSC)开始24 按照一定的条件为此次呼叫寻找和分配 SDCCH信道,同时基站控制器 (BSC) 向基站收发信台 (BTS)发送一条信道激活消息。 其中最重要的是:分配给 哪个基站26 收发信台以及此 SDCCH 的信道组合。 此消息中包含的参数有 : DTX 控制、信道的 ID(识别)、信道描述和移动分配、移动台和基站的最大功率电平、基站28 控制器计算的有关此次接入的初始时间提前量等。 信道激活证实 channel activation Ack 2 这是对信道激活消息的应答。 当基站收发信台收到这条消息后,它开始在4 SACCH信道发送和接受消息。 6 立即指配命令 immediate assignment mand 8 基站控制器告诉基站收发信台关于被使用的 SDCCH信道。 立即指配 immediate assignment 10 基站分系统通过 AGCH 信道告知移动台有关使用的 SDCCH 信道的情况。 实际上, 这条消息是一条从网络向移动台发送的从 AGCH 信道转到先前定义的12 SDCCH 信道工作的指令。 在这条消息中,包括的参数有: 寻呼模式、 SDCCH信道描述、随路 SACCH、跳频, 如果应用了跳频, 则还应包括请求参考(与14 建立原因相同)、初始时间提前量和频率分配。 CM 业务请求 CM service request( SDCCH) 16 移动台向网络发送 CM 业务请求,目的是为连接管理子层实体申请一项服务,比如,电路交换连接建立、补充 业务激活或短消息传送。 18 CM 业务请求(建立指示) CM service request 基站收发信台通过返回建立指示消息确认立即指配命令。 建立指示消息有20 两种用途。 首先,建立指示消息从基站收发信台的角度出发,指出移动台目前正在 SDCCH 信道上。 这样,基站收发信台向基站控制器发一消息,指示现在22 移动台的 CM 业务请求正在所描述的这种 SDCCH 信道上传送。 另外,基站收发信台将识别这一连结并把接收到的第 3 层的消息加入到这条消息中。 24 CM 业务请求 CM service request 这条 CM业务请求消息被送往移动交换中心。 26 UA(sdcch) 2 当在 LAPDm协议中建立第 2 层级别链路时, UA是正常情况下第 2 层级别4 的确认。 6 鉴权请求 Authentication request 8 作为 CC ( 连接证实)消息,移动交换中心发送一条鉴权请求消息给10 BSC。 这条消息包括随机数 RAND。 12 鉴权请求 Authentication request(SDCCH) 14 BSC 通过 BTS 把消息传送给 MS。 16 18 鉴权响应 Authentication reponse(sdcch) 20 MS 以带符号的响应 SRES 来响应鉴权请求。 鉴权响应通过 BTS 被送往BSC。 22 在 MS 鉴权过程中,使用两种算法 A3 和 A8。 这些算法和 32 位数字密钥被24 存储在 SIM 卡中。 当网络申请移动台的鉴权, AUC/VLR 发送 32 位十进制随机数字给 MS。 MS 接着计算带符号的响应( SRES)并把它回送给 VLR。 VLR 把26 接收到的 SRES 和从先前 AUC 的鉴权组内部接收到的 SRES 作比较。 如果这些SRES 相同,鉴权成功, MS 可以继续呼叫。 28 你可以注意到, KI的前 8 个数字被用来鉴权和 SRES 算法,剩下的 24 个数2 字被保留用作密钥算法。 4 鉴权响应 Authentication reponse 6 为了完成 鉴权过程,从 MS 来的 SRES 的值在消息内部被送回 VLR。 8 10 加密模式命令 Ciphering mode mand 12 MSC 要求 BSC 从无线通路开始加密。 假如网络想要在无线接口开始加密,需要在 A 接口发送消息。 如果网络使用加密,那么 MS 在接收到此消息以14 后开始加密。 16 加密命令 Ciphering mode mand 18 BSC 把加密消息储存到它的存储器中然后向 BTS 发送一个加密命令来发起20 加密模式操作。 22 加密模式命令 Ciphering mode mand(sdcch) 24 BSS 告知 MS 加密的初 始,开始接收被加密模式。 26 28 加密模式完成 Ciphering mode plete( sdcch) 2 MS 确认加密命令。 4 6 加密模式完成 Ciphering mode plete 8 如果加密被使用,那么这是在空中接口中的第一条加密的消息。 BSS 确认加密命令,通知 MSC 移动台已经开始加密并开始以加密模式发送消息。 10 12 TMSI 再分配命令 TMSI Reallocation mand 14 TMSI 再分配的目的是提供身份的保密性。 TMSI 的再分配通常至少在每次位置更新时执行。 MSC 通过发送 TMSI 再分 配命令消息给 MS 发起 TMSI 再分16 配过程。 TMSI再分配命令消息包括 TMSI与由网络分配的 LAI 的组合;或者如果正在使用的 TMSI 将被删除,就包括一个 LAI 和 IMSI。 通常,通过应用加密18 模式的 RR 连接, TMSI 再分配命令被送往 MS。 20 TMSI 再分配命令 TMSI Reallocation mand (sdcch) 22 TMSI再分配命令被送到 MS。 24 26 TMSI 再分配完成 TMSI Reallocation Complete 28 当 MS 接收到 TMSI 再分配命令消息后,把 LAI 储存在 SIM 卡中。 如果接2 收到的 身份识别是 MS 的 IMSI,它就把先前储存的 TMSI 删除。 如果接收到的身份是 TMSI, MS 把它存储在 SIM 中。 在这两种情况下, MS 将发送一条4 TMSI再分配完成消息给网络。 6 TMSI 再分配完成 TMSI Reallocation Complete 8 10 TMSI再分配完成消息送往 MSC。 12 建立 Setup(sdcch) 14 16 在鉴权,识别,加密后, MS 处在 SDCCH 信道上,准备开始真正呼叫建立信令。 MS 发送一建立消息给 BSC, 再被送到 MSC。 18 20 建立 setup 22 BSC 向 MSC 发送建立消息来告知 MSC 将要执行 的呼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