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939-20xx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报批稿(已好)内容摘要:

制造竣工等方面的综合资料、图纸和外观质量、外形尺寸 、材质 ; 检验项目以材质检验、外观检查和壁厚测量为主,必要时可采用硬度测定、金相检验及无损检测抽检。 锅炉受热面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 a)外观检查,不 应 存在裂纹、撞伤、折皱、压扁、分层、腐蚀 ; b) 抽查各种直管段管子壁厚,不同材质和不同规格的管子各抽测 10根,每根两点,应符合图纸尺寸要求, 壁厚负公差在 允许 范围内 ; c) 不同规格、不同弯 曲 半径的弯头各抽测 10根弯管的不圆度 及 壁厚 , 应符合制造技术条件和强度要求 ; d) 应按 DL/T ; e) 螺旋管圈水冷壁悬吊装 置与水冷壁管的连接焊缝应无漏焊、裂纹及咬边超标等缺陷。 鳍片应完整,焊缝应无裂纹、气孔、夹杂、漏焊, 鳍片 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 于 ; f) 管排平整,部件外形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吊卡结构、防磨装置、密封部件质量良好。 穿顶棚管与密封钢板的设计连接结构形式和焊接工艺,应能预防与管子的密封焊缝产生焊接裂纹、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和长期运行后发生疲劳开裂泄漏事故 ; g) 抽查内螺纹管 3~ 5段剖开检查 ; 如安装工地不具备条件时,可在制造厂进行 ; h) 液态排渣炉水冷壁的销钉高度和密度应符合图纸要求,销钉焊缝无裂纹和咬边等超标缺陷。 i) 抽查合金钢管及其焊缝的光谱复查报告,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 j) 抽查合金钢管及其焊缝硬度,不同规格、材质的管子各抽查 10根,每根管子的焊缝、母材各抽查 1组 ; k) 焊缝做外观检查,外形尺寸及表面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 ; 1) 焊缝质量应做无损检测抽查,在制造厂已做 100%无损检测的,则按不同受热面的焊缝数量抽查 5‰ ; m)出厂前应按规定进行水压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 DL 612及产品设计要求 ; n)制造单位 应对合金钢管取样,进行化学成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组织稳定性、高温性能、抗腐蚀性能、工艺性能分析并合格 ; o) 奥氏体耐热钢 材质的受热面管应按照 GB/T 4334要求对每一批次受热面管取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 ,以判断其是否有晶间腐蚀倾向 ; p)对固溶处理的不锈钢应进行固溶状态检验 ; q) 对于采用 内壁喷丸 的受热面管应 取样 依据《 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内壁喷丸层质量检验及验收技术条件 》 检验喷丸层的 质量状况。 5 安装质量监督检验 受热面管的安装 应 符合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执行 DL/T 、 DL/T 869 等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锅炉受热面管安装后应提供以下技术资料和文件 : a) 锅炉受热面组合、安装和找正记录及验收签证 ; 受热面的清理和吹扫、安装通球记录及验收签证 ; 缺陷处理记录 ; 受压部件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 管材 材质证明书及复验报告。 b) 有关安装的设计变更通知单、设备修改通知单、材料代用通知单及设计单位证明。 c) 安装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和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报告。 d) 现场组合、安装焊缝的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以及缺陷处理报告。 安装工地现场监检的重点是检查设备安装前安装单位检验资料和施工过程中的安装、检验记录和报告;检验项目以材质检验、外观检查和壁厚测量为主,必要时可采用硬度测定、金相检验及无损检测抽检。 监督检验时,受热面管应符合以下要求 : a) 管子应无锈蚀及明显变形,无裂纹、重皮及引弧坑等缺陷 ; 施工临时铁件 等附着物 应全部割除并打磨圆滑,未伤及母材;机械损伤深度应不超过管子壁厚负偏差值且无尖锐棱角。 b) 过热器、再热器管排应安装平整,节距均匀,偏差不大于 5mm,管排平整度 偏差 不大于 20mm,管卡安装牢固,安装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DL/T939 — 201X c) 悬吊式受热面与烟道底部管间膨胀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 d) 各受热面与包覆管 (或炉墙 )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 无“烟气走廊”。 e) 水冷壁和包覆管安装平整,水平偏差在177。 5mm以内,垂直偏差在177。 1Omm以内 ; 与刚性梁的固定连接点和活动连接点的施工符合图纸要求,与水冷壁、包覆管连接的内绑带安装正确,无漏焊、错焊,膨胀预留间隙符合要求。 f) 防磨板与管子应接触良好,无漏焊,固定牢靠,阻流板安装正确,符合设计要求。 防磨板与管子抱箍直接焊接 ,不 宜 焊接在管子上。 g) 水冷壁、包覆管鳍片的安装焊缝应符合 本标准。 h) 抽查安装焊缝外观质量,比例为 1%2%,应无裂纹 或 咬边 , 错口及 角变形量 符合 DL/T 869的要求;安装焊缝内部质量用射线 检测 抽查并符合 DL/T 869的要求,抽查比例为 1%。 i) 炉顶管间距应均匀,平整度偏差不大于177。 5mm; 边排管与水冷壁、包覆管的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顶棚管吊攀、炉顶密封铁件应按图纸要求安装齐全,无漏焊。 j)使用无烟煤的锅炉及液态排渣炉卫燃带的销钉数量及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k)炉底水冷壁与灰渣斗或捞渣机连接的水封板与联箱或管子的焊接应符合图纸要求,膨胀间隙应足够。 l)安装前受热面管合金钢部件 应 100%光谱试验,无错用或不符合规定的代用材料。 m) 安装前受 热 面管 应 100%通球试验,通球签证记录齐全,管内无异物,通径符合要求;蛇形管组合焊接后应再进行通球试验。 n) 合金 受热面管安装焊缝 应 100%光谱复检 , 无错用焊材。 o) 锅炉吹管后, 宜 对 各级受 热 面管入口联箱管口进行异物抽查;超(超)临界锅炉吹管后,应对 布置在管子上的节流孔 进行 100%射线检查 异物。 受热面管安装后,应按照 DL 612 的规定进行水压试验。 试运行中,应记录锅炉 点火次数、 运行时间 、膨胀指示记录 ,事故、故障记录,超温、超压情况 ; 利用停机间隙观察水冷壁的变形情况。 6 在役监督检验 锅炉运行 过程中: 应符合运行规程及化学、热工技术监督规程,锅炉受热面管壁温度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锅炉受热面管各部位应膨胀通畅。 超(超)临界锅炉应根据投运后受热面管壁温实际监视需要,配置必要的炉膛出口或高温受热面两侧烟温测点,以及高温受热面炉内壁温测点、炉顶穿顶棚管壁温测点; 超(超)临界锅炉启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高温段受热面管金属温度变化速率, 运行期间实时监控壁温测点,统计存在 超温 的管壁,在停机检验时重点排查,并查明超温原因; 新投产锅炉采用给水加氧方式的 ,应按照 DL/T 56 DL/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