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36-20xx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附条文)内容摘要:

表面处治厚度不应超过 30mm; 3 沥青表面处治宜在郊区道路上使用。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宜用于城 镇次干路、支路工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稀浆封层不得作为路面补强层使用; 2 稀浆封层施工时,其施工、养生期内的气温应高于 10℃,并不得在雨天施工; 3 各种材料和施工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程》 CJJ 66的规定。 微表处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宜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上封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原路面应进行整平处理; 2 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应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标准; 3 采用的集料应坚硬、耐磨、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含杂质,砂当量宜大于 65%; 4 微表处应 采用稀浆封层摊铺机进行施工,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程》 CJJ 66的规定。 路面补强 道路路面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原有沥青路面必须作全面的技术调查,调查内容应包括: 房地产 E 网 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1)旧路破损及病害的程度; 2)旧路的设计、施工养护技术资料; 2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3 微表处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 单层或多层式沥青表面处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路面裂缝病害的单层沥青表面处治厚度不应超过 15mm; 2 用于网裂病害的多层式表面处 治厚度不应超过 30mm; 3 沥青表面处治宜在郊区道路上使用。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宜用于城镇次干路、支路工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稀浆封层不得作为路面补强层使用; 2 稀浆封层施工时,其施工、养生期内的气温应高于 10℃,并不得在雨天施工; 3 各种材料和施工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程》 CJJ 66的规定。 微表处 (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宜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上封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原路面应进行整平处理; 2 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沥青应符合道路石油沥 青标准; 3 采用的集料应坚硬、耐磨、棱角多、表面粗糙、不含杂质,砂当量宜大于 65%; 4 微表处应采用稀浆封层摊铺机进行施工,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路面稀浆封层施工规程》 CJJ 66的规定。 8 其他路面养护 块石铺砌路面 块石铺砌路面应设置基层、垫层 (整平层 ),且强度满足交通荷载要求。 石块之间应采用填缝料嵌填密实。 块石铺砌路面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保持路面整洁; 2 填缝应保证饱满; 3 填缝料破碎时应重新勾缝; 4 春季和雨季应增加巡检次 数,排水系统应通畅。 块石铺砌路面的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发现路面边缘损坏、低洼沉陷、路面隆起、坑洞、错台时应及时维修; 2 当基层强度不足而造成路面损坏,应清除软弱基层,换填新的基层材料再恢复面层; 3 更新的块石材质,规格应与原路面一致; 4 施工时整平层砂浆应饱满,严禁在块石下垫碎砖、石屑找平; 5 铺砌后的块石应夯平实,并应采用小于 5mm砂砾填缝。 块石路面补修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当块石路面粗糙条纹深度小于 2mm时,应凿毛处理,条纹应垂 直于路面,间距宜为 10~30mm,深度宜为 3~ 5mm。 在广场、步行街的块石路面 (花岗石、大理石 ),不宜采用抛光、机刨的石材。 房地产 E 网 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路面 砌块路面的养护应符合本规范第。 砌块路面的小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局部砌块的松动、缺损、错台; 2 局部沉陷、压碎,检查井四周烂边; 3 砌块路面上的局部掘路修复工作。 当砌块路面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安排中修或大修工程: 1 纵横坡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出现大面积积水; 2 砌 块路面状况指数 PCI小于 50; 3 掘动道路宽度超过 2/ 3,面积大于该路段总面积的 1/ 2; 4 彩色砌块颜色大面积脱落。 大中修工程必须进行施工维修设计或施工方案设计。 局部更换的砌块,其颜色、图案、材质、规格宜与原路面一致,路面砖强度和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当选用砌块的长边与厚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5时,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其抗折强度不得低于。 当选用彩色砌块时,其颜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颜料及其试验方法》JC/ T539的规定。 砌块的防滑指标 (BPN)不得小于 60,砌块的渗透指标应大于或等于 50mL/ min。 寒冷地区应增加冻融试验。 砌块路面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铺砌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现象; 2 面层与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砌块路面的检查验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9 人行道的养护 一般规定 人行道养护应包括人行道基层、面层及人行道无障碍设施、人行道缘石、树池和踏步等。 对人行道及其附属设施应经常巡查,并 应符合本规范第。 人行道及其附属设施应处于完好状态,人行道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房地产 E 网 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1 表面平整,无积水,砌块无松动、残缺,相邻块高差符合要求; 2 缘石、踏步稳定牢固,不得缺失; 3 树池框不得凸起、残缺; 4 人行道上检查井不得凸起、沉陷,检查井盖不得缺失; 5 盲道上的导向砖、止步砖位置应安装正确。 面层养护 面层砌块为振捣成型、挤压成型和加工的石材均可用作人行道面层的铺装。 人行道面层砌块铺装必须设置足够强度的基层和垫层。 面层砌块发现松动应及时补充填缝料,充填稳固,若垫层不平,应重新铺砌。 垫层材料可采用干砂、石屑、石灰砂浆、水泥砂浆等。 面层养护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砌块填缝料散失的补充; 2 路面砖松动、破损、错台、凸起或凹陷的维修; 3 较大面积的沉陷、隆起或错台、破损的维修; 4 检查井沉陷和凸起的维修。 面层砌块缝隙应填灌饱满,砌块排列应整齐,面层应稳固平整,排水应通畅。 面层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更换的砌块色彩、 强度、块型、尺寸均应与原面层砌块一致; 2 面层砌块发生错台、凸出、沉陷时,应将其取出,整理垫层,重新铺装面层,填缝。 修理的部位应与周围的面层砌块砖相接平顺; 3 对基层强度不足产生的沉陷、破碎损坏,应先加固基层,再铺砌面层砌块; 4 砌块的修补部位宜大于损坏部位一整砖; 5 检查井周围或与构筑物接壤的砌块宜切块补齐,不宜切块补齐的部分应及时填补平整; 6 盲道砌块缺失、损坏应及时修补。 提示盲道的块型、位置应安装正确。 人行道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本规范第。 人行道面 层砌块应具有防滑性能,其材质标准应符合表。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人行道养护应按本规范第 6章的规定执行。 水泥混凝土人行道的养护应按本规范第 7章规定执行。 基础养护 房地产 E 网 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人行道两侧立缘石不得缺失。 形成坑槽的路面砖及安装话亭、报箱、灯杆、工作排架等形成的洞穴,应及时修补。 当人行道变形下沉和拱胀凸起时,应对基础进行维修。 修复挖掘的人行道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沟槽回填的最小宽度应满足夯实机械的最小工作宽度,且不得小于 600mm;应分层回填夯实,分层的厚度应小于夯实机械最大振实厚度; 2 当不能满足回填最小宽度时,可采用灌筑混凝土等方法回填密实; 3 沟槽回填应高于原路床,夯实后再整平,恢复面层。 人行道基础维修质量应符合表。 缘石养护 缘石应保持清洁,冬季应及时清除含有盐类、除雪剂的融雪。 混凝土缘石应经常保持稳固、直顺,发生挤压变形,拱胀变形应予以调整,调整后的缘石应及时勾缝。 更换的缘石规格、材质应与原路缘石一致。 花岗石、 大理石类的缘石其缝宽不得小于 3mm,最大缝宽不得超过 1Omm。 道路翻修、人行道改造时,砌筑缘石应采取 C15水泥混凝土做立缘石背填。 缘石养护质量标准应符合表。 缘石标准应符合表。 房地产 E 网 房地产与物业管理实用资料库 树池、踏步养护 人行道树池尺寸应根据步道宽度确定,且不得小于 1m~ 1m。 未绿化的人行道预留的树池,树池边框距路缘石的间距宜大于 300mm。 树池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树池边框应与人行道相接平整; 2 混凝土树池出现剥落、露筋、翘角、拱胀变形,铸铁类、再生塑料类的树池出现断裂、缺失应及时维修更换。 踏步破损或失稳,应及时维修。 维修踏步每阶高度应一致。 当踏步顶面为贴面时,应具有防滑性能。 10 掘路修复 一般规定 掘路前应查明地下管线状况,挖槽时不得损坏原有的地下管线。 掘路的宽度应满足压实机械宽度要求,当宽度不适宜压实机械作业时,其结构修复必须按原标准提高一个等级进行,或对土基进行加固处理。 掘路的槽底最小宽度宜为所埋设施的 外侧宽度加两侧夯实机具的工作宽度。 当顺向掘路宽度达到原路 1/ 2时,面层宜为全幅修复。 当顺向掘路宽度超过原路 1/ 2时,应进行专项掘路修复设计。 掘路埋设各种管线的管顶埋深应大于路床下 300mm,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 掘路修复的技术资料应归人该条道路的技术档案。 城镇道路的管线敷设宜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 回 填 掘路沟槽回填,严禁使用淤泥、腐殖土、垃圾杂物和冻土。 回填土质量应符合现场试验的击实标准和最佳含水量要 求。 分层回填的层厚应小于200mm,也可根据碾压、夯实机具的性能确定分层厚度。 当沟槽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