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ts技术标准内容摘要:

终端设备 CM。 1) 局端设备 OLT OLT 局端设备位于 CCMTS 之前,通常部署于中心机房,主要实现网络中的汇聚转发功能,应具备完备的三层功能。 2) 局端设备 CCMTS CMTS 局端设备位于 OLT 与 CM 终端之间,通常部署于小区机房、楼头等位置,主要包括系统控制模块、分类转发模块和射频接 口模块。 3) 终端设备 CM CM 终端设备位于用户侧,通常部署于用户家中,主要实现用户家中的数据接入功能,可内置家庭网关或者无线 WLAN 功能。 CDOCSIS 系统架构 CDOCSIS系统完成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络的宽带数据接入、转发、业务配置和 7 管理维护等功能,由 CDOCSIS头端、 CDOCSIS终端、配置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几个部分组成。 CDOCSIS 系统的功能划分如下图: 图 2 CDOCSIS 系统功能划分 C MC MC M...汇 聚 转 发汇 聚 转 发 设 备( 设 备 形 态 :O L T 、 交 换 机 、路 由 器 等 )配 置 系 统网 络 管 理系 统C C M T S射 频 接 口模 块系 统 控 制 模 块分 类 转发 模 块 在 CDOCSIS系统架构中 , CDOCSIS终端设备 连 接运营商的同轴分配网络和用户设备,负责它们之间的数据转发。 用户设备可以嵌入终端设备之中,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存在。 典型的用户设备包括个人电脑、家庭路由器和机顶盒设备等。 CDOCSIS头端连接 同轴分配网络和汇聚网络,负责它们之间的数据转发,通过汇聚网络接入运营商的配置系统及网络管理系统。 CDOCSIS配置系统 提供 CDOCSIS系统的业务和设备配置服务,实现配置文件的生成、下发、终端设备的软件升级等功能,包括 DHCP服务器、配置文件服务器、软件下载服务器、时钟协议服务器等。 CDOCSIS网络管理系统 是一个网络管理的平台,通过 SNMP协议实现网元的操作和管理功能。 包括 SNMP管理系统和 Syslog服务器。 五、 功能模块技术规范 CDOCSIS 局端 由射频接口模块、分类转发模块和系统控制模块构成。 8 图 3: CDOCSIS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控制模块 系统控制模块实现对射频接口模块、分类转发模块的配置和管理,例如在 CM注册时,本模块解析 CM上报的业务流和分类信息,相应地对分类转发模块进行配置。 同时本模块与网络管理系统和配置系统接口,实现业务的配置和管理等功能。 分类转发模块 分类转发模块根据数据报文中的 TCP、 UDP、 IP、 LLC等相关字段(如 MAC地址、IP地址、 TCP/UDP端口号)对下行数据流进行数据包匹配,在每个数据包头部插入 CDT标签标记所属的业务流;本模块对上行数据流,根据数据包所携带的 CDT标签,按照CDOCSIS业务映射规则插入汇聚网业务标识向网络侧转发数据。 射频接口模块 射频接口模块 主要实现 PHY层和 MAC层的功能,具体包括 PHY层子模块和 MAC层子模块,在下行方向完成基于业务流的调度、排队、整形,创建 CDOCSIS MAC帧,射频 调制和传输;在上行方向完成射频信号接收, CDOCSIS MAC帧头处理,排队和调度,并负责处理 CDOCSIS MAC管理消息。 六、 数据转发功能要求 基本要求 1) CDOCSIS头端应支持 NSI接口和 RFI接口间的桥接转发或者路由转发。 9 2) CDOCSIS头端应支持单播报文,广播报文和组播报文三种类型报文的转发,单播报文转发到特定的 CM,广播报文转发到 RFI接口下的所有 CM,组播报文转发到加入一个组播组的一组 CM。 CDOCSIS头端应支持 CM以及 CPE协议报文的转发,支持 DHCP中继功能。 3) CDOCSIS头端在 NSI接口和 RFI接口间转发报文时应支持差异化的 QoS处理。 4) CDOCSIS头端可选支持 MAC地址学习和老化功能。 5) CDOCSIS头端将报文从 RFI接口向 NSI接口转发时,应支持 CDOCSIS业务流到 VLAN的映射。 6) CDOCSIS头端将报文从 NSI接口向 RFI接口转发时,应支持剥离数据报文的 VLAN。 组播 组播协议 1) CDOCSIS头端组播功能符合 ETSI EN 302 878系列标准的要求, 支持 MDF组播转发模式。 2) CDOCSIS头端支持 IGMP V2( RFC 2236)和 MLD V1( RFC 2710)组播协议 ,可选支持 IGMP V3( RFC3376)和 MLD V2( RFC 3810)组播协议。 3) CDOCSIS头端支持 IGMP/MLD Snooping功能,可选支持 IGMP/MLD PROXY功能。 组播性能 CDOCSIS头端支持的最大组播组数应不小于 1024个,支持的并发组播组数不小于 128个。 CDOCSIS头端处理 IGMP协议报文的能力应不小于 32个每秒。 在组播节目已转发到 CMC的情况下, CM的用户终端从发送加入该组播节目的 IGMP请求报文到该用户终端接收到组播节目数据报文的时间应不超过 100ms。 DHCP 中继功能支持 在 CDOCSIS网络中, CM和 CPE与配置系统可能处于不同物理网段的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 DHCP客户端的 CM和 CPE所发送的 DHCP广播报文不能够直接到达 DHCP服务器,需要 DHCP中继代理进行转发。 CDOCSIS头端应具有 DHCP中继功能,该中继功能包括以下具体要求: 1) DHCP 中继代理支持的终端类型包括 CM、 STB、 eMTA 和计算机终端设备; 10 2) 在 CDOCSIS 头端可配置多个 DHCP 服务器; 3) CDOCSIS 头端可识别 DHCP Option 60 和 Option 43,并能根据其值选择 DHCP 服务器和对应的中继代理 IP 地址; QOS 业务配置 业务流分类 业务流分类 主要配置 如下参数: 1) IP 层流分类参数:源 IP 地址 /掩码,目的 IP 地址 /掩码, IP 协议类型, IP 优先级, TCP/UDP端口号; 2) 链路层流分类参数:目的 MAC 地址,源 MAC 地址,以太协议类型, 优先级 , VLAN ID。 对于上行业务流,还应支持 CM端口分类参数 CMIM。 业务流分类参数应符合 ETSI EN 302 8784 (202011)中 TLV 22/23的要求。 业务流 QoS CDOCSIS系统 配置 如下业务流 QoS参数: a) 优先级; b) 最大保持速率 ; c) 最大峰值速率; d) 最大突发度 ; e) 最小保留速率。 CMC对上行业务流和下行业务 进行配置 限制和整形。 对于上行业务流, CMC还 支持五种业务调度类型: a) 尽力而为业务; b) 非 实时轮询业务; c) 实时轮询业务; d) 主动授权业务; e) 带活动检测的主动授权业务。 对于下行业务流, CMC 还应支持如下 QoS 参数:最大下行时延。 业务流 QoS参数 11 应符合 ETSI EN 302 8784 (202011)中 TLV 24/25的要求。 业务流调度 CDOCSIS终端在上行方向应在 CDOCSIS头端的控制下按照业务流的 QoS参数进行流量整形和转发调度。 CDOCSIS头端在下行方向应按照业务流的 QoS参数进行流量整形和转发调度。 CDOCSIS头端和终端的业务流调度应支持。 CDOCSIS头端向 NSI接口转发时,可根据汇聚网络类型采取不同的 QoS调度策略。 QoS 动态配置策略 CDOCSIS头端可选对 QoS动态配置策略,即动态地创建、修改和删除 CDOCSIS业务流,保证语音等多媒体会话的服务质量,在会话过程中系统提供有保障的带宽资源,会话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