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艘军舰聚日本海4高支模施工方案(层高68m_框架结构)内容摘要:

800 800 800 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 支撑钢管变 形图 (mm) 20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 最大变形 vmax= 最大支座力 Qmax= 抗弯计算强度 f = M/W = 15 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设计强度 ,满足要求 !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 R 取最大支座反力, R=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21 = N = +=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A=;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W=;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h —— 最大步距, h=; l0 —— 计算长度,取 +=; λ —— 长细比,为 1700/=106 φ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 16 经计算得到 σ=5924/()=;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依据模板规范计算公式 : MW=——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Wk=uz3us3w0 = = 22 h —— 立杆的步距, ; la ——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 ; lb ——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 ; 风 荷 载 产 生 的 弯 矩 Mw=; Nw ——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参照模板规 范 公 式 ; Nw=++经计算得到 σ=5990/()+46000/4248=;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六、基础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其中 p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kN/m2), p = N/A; p = N ——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 N = A —— 基础底面面积 (m2); A = fg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 fg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17 fg = kc 3 fgk 其中 kc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 = 23 fgk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 =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 次梁截面 3503900mm支撑验算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 B3D=350mm39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 (跨度方向 ) l=米,立杆的步距 h= 米,梁底增加 1道承重立杆。 350 一、模板面板计算 : 40040015001500900 (1) 钢筋混凝土梁自重 (kN/m) : q1 =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经 计 算 得 到 , 活 荷 载 标 准 值 P1 = (+)= 均布荷载 q = +== 18 弯矩图 () 24 剪力图 (kN) 变形图(mm)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 N2= N3= 最大弯矩 M = 最大变形 V = (1)抗弯强度计算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2)抗剪计算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抗剪强度验算 T (3)挠度计算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满足要求 ! 二、梁底支撑方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 均布荷载 q = 最大弯矩 M = == 最大剪力 Q== 最大支座力 25 N== (1)方木抗弯强度计算 抗弯计算强度 f=,方木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 (2)方木抗剪计算 19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 Q =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 T = 3Q/2bh 截 面 抗 剪 强 度 计 算 值 T=332697/(2350390)=,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 求 ! (3)方木挠度计算 最 大 变 形 v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三、梁底支撑钢管计算 (一 ) 梁底支撑横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方木支撑传递力。 400 400 支 撑 钢 管 计 算 简 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 () 支 撑 钢 管 变 形 图 (mm) 26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 最大变形 vmax= 最大支座力 Qmax= 抗弯计算强度 f=,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二 ) 梁底支撑纵向钢管计算 纵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横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100010001000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 () 20 6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 27 最大变形 vmax= 最大支座力 Qmax= 抗弯计算强度 f=,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满足要求 !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 式 计 算 ( 规范 ):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 R 取最大 支座反力, R=,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 ,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 !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 ) 脚手架钢管的自重 N2 = = N = ++= 28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 l0 —— 计算长度 (m); 21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 (1)或 (2)计算 l0 = k1uh (1) l0 = (h+2a) (2)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1 取值为 ;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u = a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