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锅炉高温烘炉方案内容摘要:

温速度(℃ /H) 所需时间( h) 累计时间( h) 常温 150 5— 8 12 12 150177。 30 0 60 72 150250 6— 10 12 84 8 250177。 30 0 36 120 250350 8— 10 12 132 350177。 30 0 24 156 350600 1015 24 180 600177。 30 0 12 192 600常温 自然降温 、记录、调整。 ,施工时加水量也略有不同,因此,应依据材料的特性和实际加水量来布置烘炉机的安装部位及排气孔割设的部位和稀密程度。 在烘炉时,材料中的水分由表面开始蒸发,蒸发量随耐火材料中的水份减少而下降,在低温( 150℃177。 30℃) 烘炉阶段,应采取温度不超过 150℃的热烟气。 当低温阶段结束需升温时,应缓慢进行,升温速度宜慢不宜快。 任何情况下造成的烘炉中断,重新启动烘炉机时每小时升温不得超过 35℃,温度恢复后按照烘炉曲线的要求继续升温。 :凡是炉墙有保温浇注料的锅炉外护板都不要满焊,已经满焊的部位需要割制排气孔,数量为每平方长度为 150mm 的割缝三条;无保温浇注料但有保温砖和耐磨浇注料混合结构的排湿孔减半;全砖结构在护板交接处上檐、下檐分别割治排汽孔,满足水分及蒸汽的排出。 : 为将烘 炉机所产生的热烟气人为的聚集在所要求的空间之内,满足烘炉要求,需要将锅炉人为的隔成数个空间(隔墙布置图附后),隔墙材料为脚手架、白铁皮和硅酸铝板及捆扎铁丝。 ,初次上水温度不超过70℃,因为升温曲线要求温度为热烟气温度,材料温度滞后于热烟气温度,上水温度应滞后曲线要求温度的 30℃ 40℃。 说明:在烘炉期间,如启动部分烘炉机锅炉温度可满足烘炉要求的情况下,其他烘炉 9 机可停掉,可以节省燃油和电耗。 前期低温烘炉时温度就低不就高 ,提高低温烘炉的安全性。 后期 350℃ 以上烘炉时温度就高不就低,目的是使各部位都达到应有的烘炉温度。 此处安装烘炉机 2 台,启动时,先以最小油量投运,稳燃后逐渐加大油量,待水冷风室温度升到 60℃后按烘炉曲线升温。 此处安装 2 台烘炉机,点火时首先启动 1 台、以最小油量投运,稳燃后逐步加大油量,按烘炉曲线升温。 此处安装 2 台烘炉机,因此处空间狭窄,需在烟气的管道出口加装特制的装置,避免热烟气直接吹在炉墙上,造成材料的裂纹超标和炉墙出现炸裂及脱落现象发生, 烘炉机点火时以最小油量投运,稳燃后逐步加大油量,按烘炉曲线升温。 : 根据各处热电偶测量的温度与预定烘炉曲线的对比,通过调节各烘炉机的油量与配风,使各处温度满足预定烘炉曲线的要求。 温度的测量不是直接对耐火材料的表面,而是测量烟气的温度,由于耐火材料的温升将滞后于烟气温度,控制烟气温度相对于耐火材料来说是安全的,前期的烟气温度处于低温阶段,升温的温度范围允许有177。 30℃的波动,对每一区域的温度取相应各测点的平均值。 : 燃烧器产生的热烟气在风机压力 的作用下进入锅炉,并在临时隔墙的作用下形成正压,使每个需要烘烤部位的温度基本一致,烘炉机多点布置,同时升温,各部位不留死角。 依据锅炉的构造和炉墙的结构情况,本次烘炉热烟气的流向是: 风室→炉膛密相区→返料斜腿→返料器→分离器→分离器出口烟道→尾部烟道; 风室→炉膛密相区→炉膛出口→分离器出口烟道→尾部烟道; 烘炉时 烟气从锅炉本体烟道排向烟囱,经过除尘器要求走旁路系统通过,避免污染除 10 尘系统。 ,所有的温度测点将记录并存档。 ,必须保持水循环。 、禁止冷空气进入。 下部人孔门封堵,上部人孔门打开降温。 禁止人为强制降温。 (见 13 项安装图) 烘炉机布置数量:总共 6 台 水冷风室 2 台 炉膛密相区 2 台 分离器进口 2 台 共计: 14 套 (见 14 项 安装图) 测温点的设置要有代表性。 一般应设置在烘炉温度最高、升温最快的部位,并应使热电偶接近浇注料工作面。 水冷风室 两侧各一 个 炉膛密相区左右两侧各一个; 回料器各一个; 分离器进口各一个; 分离器出口两侧各一个; 过热器一个; 过热器出口集汽联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