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0米t梁预制安装方案和t梁墩顶连续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3. 模板安装 T梁连续模板采用小型钢模和木模板施工,模板安装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钢筋、模板工艺应申请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 砼浇注 T梁连续段一次浇筑成型, 模板安装就位后,吹洗模板内污物,底部不准有集水,经自检合格后再由监理工程师复查,合格后即可浇筑混凝土。 砼在拌和站统一拌和,拌和砼用各种原材料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严格按监理工程师已批复的配合比进行拌和,控制入模坍落度在 ~ 7cm,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分层振捣。 分层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棒头距模板间距不大于 10cm,棒间距 30cm,插入下层砼 5cm,使上下密切接合。 严禁振动钢筋。 振动棒应垂直快插慢拔徐徐提出,准确掌握振捣时间,做到既不弱振,又不过振,更不可 漏振,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 砼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当砼浇注快结束前,砼应逐步减少坍落,避免形成表面砂浆厚度大,影响质量。 横隔板浇筑完毕、到达拆模强度厚即可拆模浇筑翼缘板,翼缘板浇筑完毕后应注意多次抹压防止裂纹产生,按规范要求的强度进行拉毛处理。 浇注砼期间对模板、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采用 HZ60 型拌合站拌合,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根据现场条件,混凝土采用吊机或小型电动门架上桥。 浇筑前应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检测,不合格的予以退回,不得强行使用。 浇注 过程中对模板实行监测,防止出现变形漏浆的情况。 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浇筑质量及外观要求,即达到外光内实。 5. 混凝土的养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注意养生,防止出现收缩裂纹。 收浆后根据天气情况采用保温保湿养生或洒水养生,养生时间 7 天。 当气温底于 5℃ 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覆盖物上洒水。 6.墩顶预应力施工 T梁墩顶连续浇筑强度达到 100%,且龄期达到 7 天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墩顶预应力施工,张拉时采用应力、应变双控,横桥向先张拉中间,后两侧对称张拉,单片 T梁先张拉长束,后张拉短束。 张拉完成后随即进行压浆,孔道压浆浆体强 度达到 100%后,进行体系转换,拆除临时支座,拆除的顺序按先拆除中间,后两侧对称拆除。 四、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T 梁墩顶连续施工紧随 T梁的安装进度,计划 2020 年 1月开始施工,至 8月底完成。 五、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项目部本着 “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 的方针,以 “ 质量就是生命 ” 为指导思想,坚持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对每一项工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 “ 优良 ” 等级,并创国优精品工程;将严格国家及上级机关颁布的各项技术标准、规范、质量检验与评定标准和技术规程,建立严格的质量管 理制度。 建立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度和完善的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负责制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尊重和服从监理工程师的指令,认真开展自检、互检和专职工程师质量检查的三级质量检查制度,将质量控制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道工序。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专职检查和群众检查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在定人定岗的前提下实行全员管理,人人管质量,质量与人人有关。 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 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是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举措,也是建立经济责任制的主要环节,项目部按照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分类建 立以下质量责任制,即项目经理责任制、工序责任制、质量事故处理责任制、质量管理部门责任制。 严格执行 “ 三不放过 ” 的原则,消除质量隐患,并将质量责任作为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进行考核和奖励。 健全质量保证措施 ① 质量检查自始至终是控制工程的一条主线,应及时检查、及时纠正,避免工程损失,本工程质量要求等级高,应加强施工工序控制,避免操作人员人为造成质量事故,对每一道工序必须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加强专职质检员的日常工作,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度,对一些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质量通病等,要分析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分析其危害性,分析针对其应预先采取的措施,以做到有效的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 ② 对工程检测及计量仪器实行规范化管理,各种仪器及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使用。 对不合格的器具必须及时修理调换,各种仪器按产品使用说明及施工规范要求定期检查及检验,严禁带病工作。 ③ 强化试验室的质量管理职能,加大各种原材料的抽检频率,从源头上控制工程质量,同时加强试验室对施工工艺的指导作用和拌合站的监管力度。 ④ 召开工程技术会议,收集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课题,成立 QC 质量管理小组,组织专职攻关,对新工程的关键部分和关键工序建立质量控制点、抓难点,群策群力保证工程质量。 ⑤ 积极引进先进的新设备、新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不但是提高本工程质量创国优水平的根本措施,而且也是顺利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的必要条件。 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前,必须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组织论证,并得到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人员的认可。 ⑥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向全体职工广泛深入地宣传建立本工程重大意义,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⑦ 加强技术合作,认真学习熟悉图纸,认真学习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项目专用本和 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特别要认真学习和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的施工方法和新工艺,全面 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技术素质。 每道工序开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技术管理人员都做到心中有数,加强计量工作和砼试验工作,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与精度要求。 ⑧ 加强设备使用管理,合理使用设备,正确的进行操作,贯彻 “ 人机固定 ” 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的 “ 四定 ” 制度。 操作工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安全与质量事故。 项目部将采取措施,对机械设备要进行 “ 五好 ” 检查,即完成任务好、技术状况好、 使用好、保养好、安全好。 ⑨ 工序交接控制,操作者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将质量工作落实到每道工序,由各工序操作人具体负责,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加强工序交接之间的质量检验工作,使每道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未经检验及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⑩ 坚持质量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阅读、研究,并要求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会,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各工种分管负责人在安排施工方案的同时,也必须对到班组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 全交底,必须做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不明确不上岗。 安全施工是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因此,必须认真贯彻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的方针,加强教育,严格管理,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本工程设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安全施工管理网络,加强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施工,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安全目标管理,明确工程标准和职责,形成一个有效的安全保证体系。 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分部经理为副组长,各施工队队长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部设置专职 安全员,各职能部门和各专业班组均设置兼职安全员,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确立明确的安全目标:坚持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开路,制度确保 ” 的方针,坚决杜绝人为重大事故。 建立安全保证制度 ① 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实行单位连续安全生产天数累进奖励制和事故当事人与领导责任追究制,采用行政和经济相结合的奖罚办法。 ② 建立安全工作 “ 日查月审 ” 制度,安全工作要做到时时讲、处处讲,将 “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 的口号叫响,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不允许有半点侥幸麻痹的思想存在。 ③ 各专业作业班组都必须结合工程特点,补充制 定完善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报项目经理批准后认真贯彻执行。 要特别注意《高空作业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水上作业安全规程》、《陡坡地段机械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雨季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