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吨双甘膦及6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立项申请书内容摘要:

内部收益率 % Ic12% 2 市场预测 拟建产品的用途及发展现状 产品用途 双甘膦 PMIDA PMIDA 是农药除草剂草甘膦的主要化工中间体 ,草甘膦则是一种内吸、低毒、低残留、高效、广谱的除草剂 ,比其他农药更具安全性 ,在玉米、棉花、大豆 、小麦等众多农作物及其它植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PMIDA 也可作为普通水泥缓凝剂 ,或作为水处理系统一种对钙不敏感的阻垢剂。 硫酸 硫酸是一种工农业生产必需的大宗化工基础原料 ,用途十分广泛。 在冶金工业中可用于钢材酸洗、纺织工业中可用于棉纱漂染 ,染料行业用于染料中间体生产 ,化肥行业用于磷铵、过磷酸钙的生产 ,有机合成工业用于脱水剂与高分子组合物 ,无机工业用于制取金属硫酸盐 ,民用用于净水剂硫酸铝等。 此外 ,还用于制药、农药、石油精炼、制革、人造纤维、国防军工等工业部门。 产品发展现状 双甘膦 (PMIDA) PMID 及其同类产品的发展与草甘膦的发展紧密相连 ,我国草甘膦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甘氨酸法和二乙醇胺一亚氨基二乙酸 IDA 法 ,目前甘氨酸法草甘膦占到国内总产量的 70%以上 ,每吨草甘膦需消耗甘氨酸 ,国产甘氨酸 80%用于草甘膦生产 ,市场容量 20 万 t/a 左右。 国际的主流路线则是氢氰酸 IDA,该方法生产简单、环境友好、操作方便 ,成本低廉。 世界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孟山都在全球的 6 套生产装置全部采用 IDA 路线 ,年产量 20 万 t 以上。 我国草甘膦生产工艺 ,氯乙酸 ?甘氨酸法和二乙醇 胺 IDA 法 ,这两种路线之所以成为国内主流 ,主要由国内特殊的行业环境以及技术壁垒造成。 例如 ,国内缺乏稳定低廉的 HCN 来源 ,限制了下游 IDA 的发展 ,HCN 制甘氨酸技术困难尚没有克服。 二乙醇胺 IDA 路线也受制于国内二乙醇胺短缺、进口二乙醇胺价格昂贵。 在这种特殊国情之下 ,已在国外完全淘汰的落后的氯乙酸法才占据了国内主流地位。 氯乙酸 甘氨酸路线经过国内企业的多年摸索 ,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条件、采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和 DCS 自控 ,产品收率、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不断提升 ,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如新安股份的氯 循环也有明显进步。 但该路线的弱点也非常明显 ,如工艺路线长收率不高、产品含杂质高提纯步骤多、副产物和三废多环保压力大等。 目前 ,制约国内 HCN路线草甘膦的两个主要瓶颈高质量的 HCN原料和甘氨酸技术壁垒均已经明显改善 ,拓展草甘膦市场优势得天独厚。 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 ,天然气制 HCN技术已经相对成熟。 重庆紫光化工的亚氨基二乙腈纯度达到 95%以上 ,销售价格 1350014000 元 /t,相比二乙醇胺有一定的价格优势 ,发展 IDA 路线草甘膦具备明显的经济价值。 由 HCN 合成 IDA 收率较高文献收率 85%90%,工艺过程适合连续化、大规模生产 ,三废低、副产物少 ,也是国际主流的草甘膦生产工艺。 而三峡英力则是甘氨酸路线进步的代表。 该路线的技术先进性非常明显 :流程短 ,如无需氧化步骤。 副产物少。 产品质量好。 但该路线的甘氨酸生产技术尚未得到突破 ,产业经验少。 这两种天然气 HCN 路线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从行业的角度 ,这种路线之争对于提高我国草甘膦行业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压力大有好处。 双甘膦一步氧化合成草甘膦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清洁生产工艺。 随着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 ,培育出了抗草甘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 ,抗草甘膦基 因作物迅猛发展 ,草甘膦的市场需求将急剧扩大 ,无疑为双甘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硫酸 硫酸生产方法有硫铁矿法、硫磺法、冶炼尾气法、石膏法等。 由于硫酸是主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其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国民经济发达程度上的标志之一 ,各国对硫酸生产都比较重视。 现阶段 ,我国硫酸生产的主要原料有硫铁矿、硫磺及冶炼烟气。 硫铁矿制酸是中国硫酸工业的基础 ,自 20 世纪 50 年代至90 年代中 ,我国硫酸工业一直以硫铁矿为主要原料 .但硫铁矿制酸存在着生产规模小 ,工艺复杂 ,成本高 ,污染重等弊端。 2020 年底 ,全国硫 铁矿制酸企业有 347家 ,平均生产能力只有 47kt/a,很多企业“三废”排放不能达标。 硫磺制酸工艺简单 ,污染小 ,热能回收率高 ,硫磺是硫酸生产的理想原料。 为解决工业用酸的不足 ,我国在 20世纪 70年代中期建设了一批硫磺制酸装置 ,其投资操作费用较硫铁矿制酸低 ,制酸成本主要取决于硫磺的价格。 据统计 ,2020 年底 ,我国硫磺制酸生产能力达到 884 万 t/a 左右 ,占我国硫酸总生产能力的 30%左右。 近年来 ,由于化肥及工业用酸需求量的加大以及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 ,硫磺制酸在化肥行业内所占的比例与日剧增 ,目前我国硫磺制酸企业已达到 100 多家 ,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 47%。 行业 产能及发展态势展望 双甘膦 (PMIDA) 我国已是草甘膦生产大国 ,产品在国际市场已有一定影响。 受需求增长刺激 ,我国草甘膦产能迅速扩张。 产量也保持了相应的增长 ,从 2020 年的 3 万吨 ,增长到 2020 年的 20 万吨左右 ,产量的年均增速较快 ,产量的增速波动幅度较大 ,2020 年为 %,而 2020 年增速达到了 %左右。 2020 年我国草甘膦生产能力将达到 34 万 t/a,根据国内一些大型企业规划来看 ,预计 2020 年我国草甘膦生产能力将达到 60 万 t/a。 以上 ,仅加上孟山都 20 万吨 /年的产能 ,则全球产 能将超过 80 万吨。 目前国内草甘膦的主要生产厂家的情况见表 23。 表 21 国内草甘膦主要生产厂家一览表 单位 :万吨 /年 序号 名称 产能 工艺路线 1 浙江新安江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甘氨酸 2 江苏镇江江南化工厂 甘氨酸 3 南通江山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甘氨酸 4 江苏好收成韦恩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DEA(二乙醇胺 ) 5 江苏银燕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DEA 6 浙江捷马化工有限公司 DEA 7 上海开普化工有限公司 DEA 8 安徽海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DEA 9 通州绿邦农化有限公司 DEA 10 广州润土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DEA 11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凯丰化工有限公司 DEA 合计 此外 ,据报 道还有江苏化工农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佳辉、安徽合肥氯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三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贝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厂家生产草甘膦 ,数量不详。 上述草甘膦厂家 ,不计甘氨酸路线 ,还没有几家为用 YC216 经双甘膦到草甘膦。 公司用天然气合成IDA 的成本约 万元 /t,而采用二乙醇胺作原料 ,IDA 的生产成本高达 万元/t。 主要原因是二乙醇胺依赖进口 ,而我国又对其收取反倾销税 ,价格高。 因此 ,采用天然气路线 ,将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并减少原材料国际市场波动的风险。 随着生 物技术基因工程的应用 ,培育出了抗草甘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 ,抗草甘膦基因作物迅猛发展 ,草甘膦的市场需求将急剧扩大 ,无疑为双甘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供给市场看 ,我国目前草甘膦产品约 70%~80%左右用于出口 ,而国内的市场消费量很少。 未来几年 ,我国的草甘膦的出口将会保持甚至高于这一出口比例 ,一方面 ,国内的传统作业方式虽然在不断的转变 ,但是 ,在短期内对草甘膦的市场需求增长量是有限的。 所以国内市场的比例不会有很大的增长。 另一方面 ,国际市场的需求增大 ,东南亚农业的复苏将会增大对草甘膦的市场需求。 同时国际上 最大的草甘膦生产企业在世界各地的草甘膦生产专利到期和国际上其他企业目前没有产能增长的计划 ,所以 ,我国产品出口的机会很大。 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我国农药需求量比较低 ,草甘膦也深受影响 ,我国草甘膦产能严重过剩 ,行业利润难以迅速提升 ,同时我国的草甘膦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虽然现在国内草甘膦市场不太景气 ,但是目前国内草甘膦产品正逐步进入国外高端市场 ,我国草甘膦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很乐观。 ?所以未来我国草甘膦的主要供给市场主要集中在国际市场。 硫酸 据统计 ,2020 年底 ,我国硫磺制酸生产能力达到 884 万 t/a 左右 ,占我国硫酸总生产能力的 30%左右。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