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牛街乡西甸村委会洛书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必行。 主要表 现在: ( 1) 洛书村 无排污设施,生产、生活污水处于自流、自排状况,随意排放的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沟渠,汇入 弥茨河 ,直接进入洱源县城饮用水源 —— 茈碧湖, 弥茨河 至 北 向 南 穿村而过,流经茈碧湖后进入洱海,不但影响了饮用水水质,而且对大理母亲湖 —— 洱海,直接造成了污染。 同时又增加湖泊的污染负荷,为从根本上保护洱海的源头,有效控制、减少进入茈碧湖的污染负荷,促进洱海源头生态环境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实现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 洛书村 开展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十分重要。 ( 2) 洛书村 无垃圾处理条件,垃圾处于乱扔乱放情 况。 为改善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村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从收集、定点堆放、定时清运、运到指定地点处理几个环节入手,实现对示范村村落垃圾的终端处理,从而把污染消灭于 弥茨河 上游。 ( 3)洱源县是乳牛大县的实际情况,在 洛书村 ,可以充分利用牲畜粪便资源,建设 畜禽粪水回用池、土壤净化槽等 ,既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还可避免洱源县肆虐传染人、畜的血吸虫病。 同时拟建公厕及按比例建设农户生态卫生旱厕。 通过 在 洛书村 中建设公厕和推广生态卫生旱厕,可极大改善村落环境卫生状况,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9 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水源和环境的保护,实现 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提高 洛书村 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 4)针对 洛书村 内交通现状差的实际,实施村组道路建设工程,解决村内中行路难的现状,改善示范村生产生活环境。 ( 5)对 洛书村 进行美化、亮化、绿化“三化工程”,主要内容为:在村道两旁及公共用地植树、种草,对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对村中墙体进行粉刷。 示范村的“三化工程”,将极大改变示范村的面貌,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 6)通过建设 海西海 水库湿地,净化 弥茨河 河水,从而达到保护洱源县城的饮用水源地及洱海水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实施 洛书村 的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 设 项目 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及群众认识条件上说都是十分可行的, 基础条件具备,技术方案全部执行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政府支持力度大,能为我县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 主要结论 对 洛书 村 进行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途径,是各级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具有 重要意义。 ( 1)洱源县 牛街乡 西甸村 委会 洛书村 的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工程必将 成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加强管理、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保证项目投资专款专用,督促工程按质、按量实施。 10 ( 2)通过对 牛街乡 西甸村 委会 洛书村 的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达到保护茈碧湖饮用水源地,进而改善弥苴河水质,削减洱海入湖污染负荷的目的,实现 洛书村 农村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和田园清洁;加强农业资源的保护,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因地制宜推广种养业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推进绿色食品和有机食 品生产,促进品牌农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4) 洛书 生态 文明 示范村的建设将极大改善示范群众的人居环境,大幅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其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0%,村落污水处置率达 75%,村落垃圾处置率达 98%,农田废物高效利用率达 80%,人畜禽粪便高效利用率达 90%等。 示范村结合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实现洱源县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全民共同奔小康的总目标。 ( 5)该项目实施后村落呈现出整齐、干净的村落面貌,卫生状况得到全面改善。 项目实施后,村落污水将经过处理后排入洱海,村镇垃圾综合收集, 村落卫生环境状况能明显得到改善 ,洱海污染负荷大量削减,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此外,村民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等综合素质也随之提高,有利于洱海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目标按期完成提供条件,为洱海流域生态旅游、投资环境和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为洱海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越环境,进一步促进周边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工程实施建设中,将给当地群众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改善村民卫生条件,减少医疗 支出,使广大农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调动村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11 2. 项目区域概况 洱源县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是洱海的源头, 拥有洱海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占洱海流域面积的 57%, 整个流域主要由弥茨河、凤羽河、海尾河、弥苴河、罗时江、永安江 6 条主要河流和海西海、茈碧湖、西湖、东湖、绿玉池 5 个湖泊组成,径流量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的近 70%。 ,是洱海水源的命脉,在洱海的保护和治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洱海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洱海的水质出现明显恶化趋势, TN 和 TP 逐年上升,正在 由中营养向富营养状态转变,因此迫切需要对源头实施治理,恢复洱海及其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经调查,洱海流域农业农村的面源污染是洱海水质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控制及消除农业农村污染,建设 生态文明 示范村势在必行。 洱海流域 生态 示范村建设是综合治理洱海的重要举措之一,可以在短期内改善洱海水环境,有利于大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可以有效削减进入洱海的污染物,维系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 洱源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和 畜牧业大县 ,全县 92%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 区域内的社会经济 活动直接对洱海水环境产生重要的 影响,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成为洱海源头的主要污染源。 为了从源头上保护洱海,实现流域内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物的最低排放,云南省人民政府于 2020 年把洱源县列入云南省农业循环经济试点县,率先在洱源县推行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同时,云南省九湖办、云南省环保局还在洱源推行了面源污染控制示 12 范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经验,为高原明珠洱海的保护治理作出了可喜的一步积极的贡献。 牛街乡地处洱源东北,东与鹤庆县接壤,西北与剑川县山水相连。 国土面积 26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 26481 亩,平均耕地 亩。 全乡 辖 牛街 、西甸、西坡、龙门、 白塔 、 西甸 、太坪、上站、福田、福和和大松坪 11 个村委会, 134 个村民小组。 全 乡 总户数为 5542 户,其中农业户 5221 户( %),非农业户 321 户( %);总人口为23484 人,其中男的有 12132 人( %),女的有 11352 人( %);农业人口 22578 人( %), 非农业人口 906 人( %)。 境内居住有汉、白、彝、傈僳等 8 个民族。 牛街 是典型的农业 乡 ,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包谷、大白芸豆等 ,其中 大小白芸豆,种植近万亩,曾出口日本、韩国等东亚国 家。 该 乡 的耕地有 23961 亩,其中水田14826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旱地 9135 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全年的总种植面积为 44925 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36945 亩,占总播种面积的 %;烤烟的种植面积为 390 亩,占总种植面积的 %; 蔬菜的种植面积为 2025 亩,占总种植面积的%;其它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为 5565 亩,占总种植面积的 %。 其复种指数为。 牛街乡大牲畜存栏数为 8618 头(匹),其中黄牛存栏数为 1954 头,占大牲畜存栏数的 %;乳 牛存栏数为 5702头,占大牲畜存栏数的 %;水牛存栏数为 361 头,占大牲畜存栏数的 %;马存栏数为 274 匹,占大牲畜存栏数的 %;驴存栏数为 305匹,占大牲畜存栏数的 %;骡存栏数为 22匹,占大牲畜存栏数的 %。 猪存栏数为 15140 头。 羊存栏数为 8457 只。 家禽存栏数为 30020 只,其中鸡存栏数为 29530 只,占家禽存栏数的%;鸭存栏数为 490只,占家禽存栏数的 %。 其畜禽合计 62235 13 头(匹、只)。 全 乡 鲜 牛 奶年产量 9728kg,肉类 5606kg。 牛街乡自然资 源丰富,温泉星罗棋布、铜矿、煤矿、石棉矿等资源储量丰富。 全乡森林覆盖率达 64%,境内大小河流纵横交错,由于植被和水土保持保护较好,牛街成为洱海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林保护区之一。 牛街境内遐迩闻名的海西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谓,由于水质好、水量充沛、最近被列为大理市二城区引水工程项目并已开工建设。 有 “ 小蝴蝶泉 ” 之称的上站龙潭,流水淙淙,清澈见底,风景优美,逐渐成为人的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更为难得的是牛街地热资源丰富,集镇一带热水随处可见,经过几年的开发利用,牛街温泉已享誉各地,吸引了中甸、丽江、鹤庆、剑川等地的游客到 牛街休闲渡假,泡温泉浴,有力地带动了牛街旅游业的发展。 可食野生菌类多达 20 多种,当地农民每年为此收入近百万元,近百种野生中草药材分布于 150 平方公里的森林中,野生动物有所增加,中华锦鸡、黑熊、猴子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出没于马鞍山一带,野猪、豹子、野免等动物常出没当地庄稼地。 西甸 行政村隶属洱源县牛街乡,地处牛街乡北边,距牛街乡政府所在地 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 18 公里。 东邻士登,南邻共和,西邻沙溪,北邻西坡。 辖鱼潭、小村、易河等 17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514 户,有乡村人口 2205 人,其中农 业人口2187 人,劳动力 1196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710 人。 全村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全村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海拔 2, 米,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 毫米,适合种植蚕豆、水稻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亩,人均耕地 14 亩,林地 亩。 2020 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97 元。 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为主。 . 村落概况 该村 隶属洱源县牛街乡,地处牛街乡北边,距牛街乡政府所在地 公里,到 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 18 公里。 东邻士登,南邻共和,西邻沙溪,北邻西坡。 辖鱼潭、小村、易河等 17 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 514 户,有乡村人口 2205 人,其中农业人口 2187 人,劳动力 119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710 人。 . 村落污染源分析 由于垃圾清运地点较远, 洛书 村 垃圾处理方式为先焚烧,再运至邓川军马场 垃圾处理场,由于部分群众环保意识不够强,一些垃圾被倒入田间、地头、水沟或生畜厩。 生活污水、人畜粪水 等 绝大多数生活污水流入沟渠,造成生态污染。 牲畜粪便部分堆放在田头、地脚、路边 ,不但影响村容村貌,而且 污染 空气 、水源 ,蚊虫滋生。 . 主要环境问题 环 境 问题 主要是 : 一是 农 村 环 保基 础设 施 严 重 滞 后, 村中 生活 污水无任可收集 处 理措施, 经沟 渠 直接排入 弥茨河 , 污 染 洱 海水源; 二是 农 村 垃 圾收集 清运 系 统滞 后, 每年 产 生的 农村生活 垃 圾成 为污 染 环境 的主要 问题 之一;三是 乳牛 产 生 的 粪 尿 没有回收利用,造成极大的水源污染;四是 养 殖 污 染 成 为 面源 污 染之一; 五 是 农业 面源 污 染成 为洱 海水源的主要 污 染源之一; 六 是 海西海及其 弥茨河、跃进河是茈碧湖 的主要 饮 用水源, 饮 用水源地保 护 任 务 繁重。 15 3. 总体技术方案 . 总体思路 通过 对牛街乡 西甸村 委会 洛书 生态文明 示范村建设项目 的实施,示范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饮用水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得到有效防治,控释肥技术推广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得到全面普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得到全面落实,生态卫生旱厕和卫生公厕全面普及,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项目主要围绕洱源县村情实际,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环境保护基础平台,按 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农村环保小康行动计划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以水体、土壤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强化 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以试点示范为先导,选择 洛书 村 这个 典型村落,通过实施村落垃圾清运、村落污水净化、牲畜粪便处置、 沤肥池建设工程 、 人畜 饮用水安全建设、 卫生旱厕、公共厕所 建设、 村庄的美化、亮化、绿化 、道路硬化等 ,开展全面控制农村 “脏、乱、差 ”环境的示范性工程建设, 有效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改善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建设 “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 16 . 主要考核指标体系 ( 1) 垃圾清运车 1 辆 ( 2) 卫生旱厕 5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