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年继续教育低碳经济最全试题库内容摘要:

确 错误 ,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 1/4。 P15 正确 错误 ,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完全建立起来,政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弱化,企业、公众和中介组织成为最广泛的参与主体,各自主动履行其基本职能,彼此之间协调统一,良性发展。 (判断 ) P223 正确 错误 68. 瑞典科学家斯万特 •阿尔赫尼斯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 5~ 6℃。 (判断 ) P5 正确 错误 69.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判断 ) P45 正确 错误 70.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 ,不是 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P152 正确 错误 71. 系统化技术是能够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 P267 正确 错误 再利用技术 72. 中国是世界 第一 碳排放大国。 (判断 ) P 正确 错误 73. 核能 不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还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可靠、最安全、最绿色、最理想、最持久的替代能源。 (判断 ) P141 下 太阳能 正确 错误 74. 低碳 消费指标 包括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单 位 GDP 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判断 ) P318 下 正确 错误 低碳产出指标 ,应当承担相应的低碳责任。 (判断 ) 正确 错误 ,根本出路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尽快改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经营的局面,坚持走资源低消耗、高效益的资源节 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判断 ) P 正确 错误 77.《京都议定书》规定,到 2020 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 6 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 1990 年减少 %。 (判断 ) P31 正确 错误 ,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判断 ) P208 下 209 上 正确 错误 “低碳”的要求 ,城市应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低碳经济约束性指标。 (判断 ) P341 正确 错误 ,低碳是工业文明的特征。 (判断 ) P316 正确 错误 ,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 其中 东南地区 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判断 ) P6 西北地区 正确 错误 、环境状况,而且其较大的产值对于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判断 ) P183 正确 错误 ,从而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 (判断 ) P47 正确 错误。 (判断 ) P93 正确 错误 ,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 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判断 ) P335 下 正确 错误 ,以碳排放有效降低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模式 不会成为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判断 ) P98 下 正确 错误 87. 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 ,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 ,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 (判断 ) 正确 错误 88. 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 不需要政府 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判断 ) 正确 错误 89.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70%80%。 (判断 ) P334 正确 错误 90. 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 (判断 ) 正确 错误 91. 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 GDP 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判断 ) P329 下 正确 错误 9 1997 年 12 月 11 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最终 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并于 2020年 2 月 16 日正式生效,首次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 (判断 ) 正确 错误 三、单选题 、最经济的是( B )。 (单选 ) P92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新领域消费 D、可持续消费 ,表明气候状态不稳定性( A )。 (单选 ) P2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 3.( D ),美国的“雨云 7 号 ”气象卫星测到了南极上空的臭氧洞。 (单选 ) P13 A、 1982 年 B、 1983 年 C、 1984 年 D、 1985 年 ( B )。 (单选 ) P315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五个层次”,不包括( D )。 (单选 ) P92 A、恒温消费 经济消费、安全消费、可持续消费、新领域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环保消费 ( A )。 (单选 ) P108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 低碳发展 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C、节能减排 是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 D、碳中和技术 是低碳经济发发展方法 7.( B )年 4 月,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单选 ) P17 A、 1981 年 B、 1982 年 C、 1983 年 D、 1984 年 ( C )。 (单选 ) P320 A、单位 GDP 能耗 B、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 C、人均碳排放 D、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温 室气体中影响最大的是( D )。 (单选 ) P43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氢 C、二氧化硅 D、二氧化碳 10.( B )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 (单选 ) P103104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 A )。 (单选 ) P152 A、《循环经济促进法》 B、《宪法》 C、《环境保护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D )。 (单选 ) P271 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D、低碳技术创新 13.( C )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 (单选 ) P154 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不包括( D )。 (单选 )P187189 A、产业技术落后 B、“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C、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 D、高水平竞争 伏产业发展实际,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中,不包括( B )。 (单选 ) P187189 A、产业技术落后 B、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明显 C、低水平竞争 D、“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 16.( D )作为对环境资源与环境功能的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共机制,是解决全局与局部利益、公众整体与个体利益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具体方式。 (单选 ) P212 A、法律机制 B、道德建设 C、文化建设 D、行政管理机制 17. 1990 到 1995 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D )美元。 (单选 ) P9 A、 200 亿 B、 300 亿 C、 400 亿 D、 500 亿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不包括( D )。 (单选 )P156157 A、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B、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C、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D、人口基数大 ( B )。 (单选 ) P173 A、一 B、二 C、三 D、四 ( A )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 1/4。 (单选 ) P21 A、 15 亿吨 B、 16 亿吨 C、 17 亿吨 D、 18 亿吨 ( C )消费。 (单选 ) P92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可持续消费” SWOT 矩阵应用中, SO 战略组合意即( A )。 (单选 ) P118 A、技术创新 SO 战略 B、制度创新 ST 战略 C、产业结构调整 WO 战略 D、国际合作 WT 战略 ,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 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B )。 (单选 )P234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以( D )最为明显。 (单选 ) P6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会( B )。 (单选 ) P14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D、未知 ( D )。 (单选 ) A、经济性 B、技术性 C、可行性 D、目标性 27.( B )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单选 ) P182 A、太阳能光发电 B、太阳能热发电 C、光伏发电 D、风能发电 ,包括( C )。 (单选 ) P45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汽油 29.( B )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低碳经济”的是( A )。 (单选 ) P30 A、《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京都议定书》 D、《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 B )。 (单选 ) P A、复杂性 B、不可积累性 C、广泛性 D、潜在性 ,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 C )使用,照彻了人类的漫漫长夜。 (单选 ) P25 A、电灯 B、煤油灯 C、煤气灯 D、 甲烷灯 ( C )。 (单选 ) P115 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 900 多个气象站测算 ,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 )地区。 P142 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东部 ,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 D )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单选 ) P25 A、发电机 B、柴油机 C、汽油机 D、蒸汽机 论基础不包括( A )。 (单选 ) P164 下 A、人生哲理 B、生态伦理 C、生态经济 D、循环经济 ( D )。 (单选 ) A、清洁 B、无污染 C、可再生 D、有污染 ( C )。 (单选 ) P212214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可过度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 A )。 (单选 ) P4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 ( C )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单选 ) P12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 D )。 (单选 ) P169 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C、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 D、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42.( C )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单选 ) P13 A、氧气 B、 氢气 C、臭氧 D、氮气 43.( A )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单选 )P235。 A、循环经济 B、可持续发展 C、低碳经济 D、绿色经济 “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 A )的排放量。 P4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