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工程地质调查规范试用稿20xx0506林改内容摘要:

地质照片图册; g. 文字总结。 9. 地球物理勘探 工程地质调查中,物探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物性参数、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场地条件及调查的 要求综合考虑,具体参见 附录 C。 对于解决较复杂的地质问题,以采用综合物探为宜。 11 应充分搜集利用以往的物探成果及各类遥感资料, 重点是 航磁、区域重力、电法、区域地震剖面等资料。 当确认以往资料有充分利用价值后,可减少新投入的物探工作量:当可利用的资料达到调查要 求时,进行少量的检查,核对工作。 应根据调查设计书提出的任务,参照有关物探规范,编制物探设计书或在调查设计书中列出的物探设计的专门章节。 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资料整理、编写报告和成果验收、 物探的技术 工作 应 符合下列要求 : a.对于物性前提不明、 地质效果 有争议的地区,在布置物探之前,应先开展适量的试验工作; b. 地面物探工作的探测深度,一般应大于钻探深度; c.物探剖面应沿工程地质条件变异最大的方向布置。 物探应与钻探密切配合,钻探 是物探的验证手段,物探又是钻探工作的延伸与补充; d.在钻探 困难或仅需要初步探测某些工程地质问题的地区,可单独进行物探工作; e.物探异常点附近应加大工作量,确定异常区范围,研究异常性质; f. 岩芯采取率低或需了解岩溶、裂隙带和地下水活动情况的钻孔,应进行测井。 对有代表性的钻孔作纵 (P)、横 (S)波速测井; g.对有代表性的岩、土试样进行纵 (P)、横 (S)波速测量; h.当发生难解、多解或解译成果有争议时,应采用多种方法或其它勘探手段综合判定: i. 重点地段可进行较高精度的物探工作。 物探成果 与其它地质成果要进行综合编录、综合解译。 要编制物探推断的地质图 件或综合物探、地质两方面成果的地质图件,使物探的地质见解尽可能表现在地质成果上,以便于地质人员使用,更好地发挥综合地质 调查 方法的优越性。 物 探成果应作为工程地质报告的一部分,但仍需编写详细的物探专业报告 ,作为附件或单独归档。 应提交的物探成果有: a.物探实际材料图; b. 各种物探方法的柱状、剖面、平面成果图及地质推断解译成果图 ; c.动弹性力学参数等各种测量数据表; d.物探文字报告。 10. 工程地质钻探与山地工程 一般 规定 钻探和山地工程主要任务是查明地表以下地质结构,岩土体的岩性、厚度、 埋藏深度、分布范围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并为采取试验样品,进行野外测试提供条件。 12 钻探 钻探的主要任务有: 、土体的岩性、厚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岩、土体分层,划分岩、土体结构类型。 ,破碎带的空间分布,构造岩岩性和胶结程度,以及它们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c. 了解风化带、滑动体、岩溶等外动力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规模、组成物质或填充物的性质及发育规律。 、含水层组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渗透性、地下水的水位、水量和水质。 e. 了解建筑材料的 岩性、埋藏分布情况和开采条件。 f. 进行取样试验及野外测试,了解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空间变化规律。 勘探点、线的布置应 符合下列要求: 方格网 布置 ; b. 丘陵山地区主要 布置 在 覆盖区 ,其勘探线按垂直主要 构造线 或沿 地形地貌 和岩性变化较大的方向布置; 10%~ 20%。 应综合利用 ,包括样品 采集 和 原位测试 ,必要时成井进行 简易水文地质 试验。 丘陵山地区钻孔深度按 2030m 确定;平原盆地区的孔深确定:一般性钻孔5070m, 控制性钻孔 80100m。 当遇下列情况之下时,应适当增减勘探孔孔深度: a. 在预计 深度内 遇基岩 时, 进入中风化或 微风化 35m 终孔。 b. 覆盖土层和风化带、破碎带厚度小于 20m 时,大部分钻孔应钻至中风化基岩为宜。 c. 揭露构造破碎带的钻孔,应钻透破碎带至新鲜岩体中 3~ 5m。 钻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 :采取原状土样的钻孔,孔径不小于 110mm;采取岩石力学试样的钻孔,孔径不小于 75mm;进行专门性试验的钻孔孔径,按试验要求确定。 ,限制回次进尺 ,严禁超管钻进:粘性土无岩芯间隔不超过 lm,其他不超过 2m。 ,潜水水位以上孔段,宜采用干钻;在砂层、卵砾石层、硬脆碎和软碎岩层中可采用反循环钻进。 ,对粘性土和完整岩体不低于 85%,砂类土不低于 70%,卵砾类土不低于 60%,风化带和破碎带不低于 65%。 13 50m 及终孔时,都要进行孔深、孔斜校正,终孔时孔深误差不得大于千分之一,孔斜误差不得大于 2176。 ,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初见水位、静止水位、水温、涌水和漏水情况,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等。 ,应 按要求进行封孔,一般可用粘土封孔,特殊情况应按封孔设计的要求封孔。 工程地质钻探中原状土取样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粘性土和粉土 中取原状土样, 取样 间隔 2m;厚度小于 2m 的土层及有意义的夹层应取样;厚度大于 5m 的土层可间隔 3m 取样。 b. 软土层中用薄壁取土器压入取样,硬土层可用重锤少击法和双层单动取土器取样。 钻孔的记录和编录应由经过钻探专业训练和专业技术人员承担;记录应真实、及时,按钻进回次和分层填写,满足设计要求。 土的野外鉴定方法参照附录 D 执行。 进行水文地 质试验或其他专门性试验的钻孔,其各项技术要求参照水文地质钻探规程 (DZ/T014894)和相关技术标准。 钻孔验收 所有 钻孔的岩 芯 应有照片或录像资料。 所有钻孔 岩芯 保留至 野外验收 结束。 工程地质钻孔质量按孔径、孔深、孔斜、取芯、取样和原位试验 、 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地质编录、封孔八项技术指标分出以下三级: a.优良:八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 合格:八项指标基本达到要求。 c.不合格:八项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或主要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对不合格的钻孔,应补做未达到要求的部 分,或者返工。 工程地质钻孔竣工后应提交下列资料:钻孔设计书、开孔和 终孔通知书、 钻孔小结、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岩芯照片、岩芯编录 表 、钻探班报表、岩石质量 (RQD)统计表,送样单,钻孔质量验收书等。 山地工程 山地工程一般采用坑探、槽探和 井探 等轻型工程,以了解岩、土层界线、破碎带宽度、构造现象、岩脉宽度及延伸方向、包气带结构、地裂缝和滑坡等特征 及 采取岩土 样。 山地工程需进行详细编录描述和编制地质展示图等。 坑探工程概况、原始地质记录、标本样品采集记录、工程地质 表格式见附录。 在平原地区,宜布置浅钻工程,揭露浅部土层岩性、岩相以及地下水情况。 11. 原位测试 14 一般规定 应考虑岩土体条件、物理力学参数、地区经验等 因素 , 选择 适用的原位 测试方法。 原位测试成果应结合原型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及工程经验等进行综合分析。 对缺乏经验的地区,应与工程反算参数作对比,检验其可靠性。 分析原位测试成果资料时,应注意仪器设备、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对试验的影响。 原位测试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验 、 标定和 校准。 标准贯入试验 适用于砂土、粉土、 一般 粘性土、残积土、全风化岩及强风化岩。 标贯试验间距在砂层内可取 1~2m, 其它层内可视情况情况而定。 标贯试验时 ,应清除孔底残土,预贯 15cm 后,记录 30cm 贯入深度 内每 10cm 的实测 锤击数。 当实测击数 大于 50 击时 , 记录 实没 贯入深度, 并 换算 成 30cm 的 击数。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和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 碎石土。 重型 和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 可 在碎石类和风化层内以 1~2m 间距进行。 静力触探试验 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含少量碎石的 细粒混合 土。 宜 采用双桥探头或带孔隙水压力量测的双桥探头, 分别 测定锥尖阻力 (qc)、侧壁摩阻力 (fs)和贯入 或消散 时的孔隙水压力 (u)。 当 探杆 贯入深度 较大 ,或穿过厚层软土后再贯入硬土层或密实砂层时,宜采用设置 导向管或 配置测斜探头等 测定孔斜措施。 点荷 载试验 适用于测定不经修整的岩芯或稍加修整的不规则岩样。 可估算单轴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每 类 岩石按其均匀性测定不少于 3 组样, 岩芯试件数量每组应为 510 个,不规则试件数量每组应为 1520 个。 扁铲侧胀试验 11. 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粉土和松散~稍密的砂土。 在同一 工程地质 分区内,试验孔应不少于 3 个,测试点间距一般为。 15 十字板剪切试验 适用于均质饱和软粘性土。 在同一 工程地质 分区内,试验孔应不少于 3 个。 试验点竖向间距可取 1~2m。 波速试验 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体 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单孔法、跨孔法和面波法。 钻孔波速测试深度应根据下列测试目的确定: a. 确定 场地土类型、 场地类别、判断场地地震液化的可能性。 b. 提供地震反应分析所需的场地土动力参数。 c. 利用岩体纵波速度与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对比进行围岩分级,确定岩石风化程度,并 估算岩体 基床系数, 评价 围岩稳定 性。 渗透性试验 现场渗透性试验 方法可根据含水层介质、地下水分布特点,按表 2 选择。 表 2 主要含水 介质 水文地质试验方法 含水层介质 水文 地质试验方法 黏性土 、黏 质粉土 注水试验 砂质粉土 、 粉砂 注水试验或抽水试验 中(细、粗) 砂 、 砾砂 、 圆砾 抽水试验 基岩 压水试验 12. 室内试验 一般规定 岩土的室内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岩土性质的特点等综合确定。 各种试验项目、测定参数、工程应 用见附表(附 录 E 室内土工试验项目、参数与工程应用 )。 对照所送岩、土、水样和试验项目应逐个、逐项进行检查验收。 原状土样室内保存时间不宜超过 3周。 土的试验 土样物理力学试验一般包括:粒度成分、土 粒密度、天然密度、天然含水率、界限含水率、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抗剪强度。 特殊试验包括三轴剪切试验、 腐蚀性 、高压固结、渗透系数、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机质等指标。 试验方法执行《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 GB/T50123 1999)。 16 岩石试验 :颗粒密度、岩石密度、含水率、吸水率 (包括饱和吸水率和饱和系数 )、干和湿极限抗压强度、软化系数、抗剪强度等; 试验方法执行《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2661999)。 岩石试样采取应具有代表性,试验 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圆柱体试样对于硬质岩石,直径应为 50mm~70mm,软质岩石为 70 mm~100mm;立方体试样对于硬质岩石,边长应满足加工成 50mm~70mm 的要求,软质岩石应满足加工成 70mm~100mm; b. 物理试验需有符合上述尺寸的试样 , 每组 3 块 ~6 块; c. 抗压试验一般应满足高径比不小于 2:1 的要求,无法取到 2:1 要求岩样时,也可按1:1 取样,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 每组 3 块 ~6 块; d. 抗剪试验试样直径或边长为 5cm,高径比 1:1,直剪试验每组不少于 5 块,抗剪断试验每组不少于 9 块 ; e. 点荷载试验试样可用钻孔岩芯,或从岩石露头、勘探槽坑和平洞中采取岩块,试件长径比不小于 1:1,加荷两点间距宜为 30 mm~50mm,岩芯试件数量每组应为 5 个 ~10个,不规则试件数量每组应为 15 个 ~20 个; 单轴抗压强度宜分别测定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的强度,软岩可测定天然状态下的强度。 水质 分析 水质分析项目: pH、 Cl、 SO4 HCO Na+、 Ca2+、 Mg2+、游离 C0侵蚀性 C0硬度和要求测试的其它项目。 第四纪地层测试 应选取有代表性 、 地层相对连续的 同一钻孔,进行各类 分析 样品 的 系统取样。 测试项目:微体古生物、孢粉、粒度分析 、 粘土矿物成分、化学分析、古地磁、同位素及光释光测年等。 13. 资料整理 、 数据库建设 与野外验收 一般规定 资料整理的基本 任务是将获得的众多的原始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和数理统计等,找出调查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等的发育、分布规律,进行工程地质分类、分区和评价,编制成果图件和报告。 资料整理可分为野外验收前的资料整理和最终成果的资料整理。 17 野外验收前的资料整理,是在野外工作结束后,全面整理各项野外实际资料,检查核实其完备程度和质量,整理誊清野外工作手图和编制各类综合分析图、表,编写调查工作小结。 最终成果资料整理,在野外验收后进行,要求内容完备,综合性强,文、图、表齐全。 其主要内容是: a.对各种实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数学处理,综合分析各主要工程地质条件、因素及其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 b. 编制基础性、专门性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