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平方烧结炉烟气干法脱硫除尘技术方案(改后)2_免费内容摘要:

套适量的 脱硫脱硝设备。 选择增压风机时,首先要考虑全压,烟气系统总阻力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Δ P 系统 =Δ P 烟道 +Δ P 净化设备 系统正常运作时,烧结烟气通过机头除尘器净化后,烟气经过现 7 有主风机及新增设的增压风机进入脱硫脱硝设备,经过净化 以后,再通过烧结主烟囱排入大气。 为了方便系统运行时各设备的调节,在烟道上设置挡板阀,供净化设备停止运行或检修时,切换挡板以使烟气能够从烟囱排放。 流程图如下: 脱硫系统: 脱硫系统中又分为:吸附系统、 活性炭再生 系统、活性炭输送系统、活性炭的补给系统、除尘系统和热风循环系统、冷风循环系统。 吸附系统 在脱硫系统中,吸附系统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系统,主要设备由吸收塔、 NH3 添加系统等组成。 在吸 收塔内设置了进出口多孔板,使烟气流速均匀,提高净化效率。 吸收塔内设置三层活性炭移动层,烧结除尘 烧结 机头 除尘 后烟气 烟囱 加压风 吸附塔 氨储存、 制备 再生塔 活性炭 富 硫 气 体 去 制 硫 酸 设 备 8 便于高效的脱硫。 脱硫反应:在脱硫反应中,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 结合的复合效应: SO2→ SO2( SO2 吸附在活性炭微细孔中) SO2+O2→ SO3 SO3+nH2O→ H2SO4+( n1) H2O ( 靠。 NH3/SO2) H2SO4+NH3→ NH4HSO4 NH4HSO4+NH3→( NH4) 2SO4 脱硝反应:  SCR 反应 NO+NH3+1/2O2→ N2+3/2H2O  nonSCR( 与脱 离。 时生成的还原性物质直接反应) NO+C...Red→ N2 ( CRed:为活性炭表面的还原性物质) 解吸系统 吸附了硫化物的活性炭,经过输送机送至解吸塔,在这里活性炭从上往下运行,首先经过加热段,将活性炭所吸附的物质解吸出来。 富二氧化硫气体(“ SRG”)排至后处理设施,制备硫酸。 解吸后的活性炭,在冷却段中冷却,然后经过输送机 返回 吸附塔,循环使用。 ①.硫酸的分解反应 9 → SO3+2H2O SO3+(化学损耗)→ SO2+ +(化学损耗)→ SO2+2H2O+ ②.酸性硫氨的分解反应 NH4HSO4→ SO3+NH3+H2O SO3+3/2NH3→ SO2+H2O+1/3N2 NH4HSO4→ SO2+2H2O+1/3N2+1/3H2O ③.碱性化合物(还原性物质)的生成 C..+NH3=C...NH+H2O ④.表面氧化物的生成和消灭 C...+O=C...O C...O+3/2NH3=C...+H2O+1/3N2 三.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控制系统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监视和管理的分布式控制方式。 1 系统控制方式 根据钢厂烧结工艺系统运行要求,系统设有 PLC 全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通过控制柜上的切换开关实现两种功能的切换。 在半自动控制方式下,部分设备的切换开关打在手动位,通过控制柜或现场操作盘上的操作按钮进行控制,其余设备的切换开关打在自动位,通过 PLC 来控制其开停;在手动控制方式下,控制柜上切换开关全部打在手动位,通过控制柜或现场操作盘上的操作按钮进行控制。 2 系统运行方式 为保证工艺系统安全运行和控制设备故障时的应急操作,系统设计有两种运行方式。 10 手动运行方式 在工艺系统不完善 ,但控制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可使用手动运行方式。 由操作人员进行人为操作。 现场 操作方式 在控制系统异常情况下,为保证工艺系统正常进行,可使用部分排灰设备的 现场 操作方式。 四、系统性能保证 系统的优化设计、先进的检测手段、安全的保护措施是钢厂烧结烟气除尘净化系统的保证。 1 脱硫系统 脱硫装置设计为塔状结构,各层均设有检查口及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