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医院安防监控改造方案(v10)内容摘要:

动功能: 当报警系统在设防后,整个系统的探测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当探测器探测到有异常情况时,将一报警信号传送到报警主机,为了防止误报,由接受到信号到报警中间的延时可以编程设定,在超过规定的时间后若还继续有报警信号,则认为不是误报。 确认报警后,报警主机一方面通过声光一体警号报警,通知值班室值班人员,一方面通过继电器模块打开现场灯光,将报警信号输出到监控系统的串口模块,监控矩阵接收到报警信号时(通过预先编程设置,一路报警信号对应一路摄像机),监 视器画面立即调出预先绘制的电子地图,从正常的多画面浏览跳到相对应的一个摄像机的图像,如果是球机,可以立即切换到预设位;同时,通过控制矩阵的报警输出,给硬盘录像机一个信号,硬盘录像机开始对相对应的视频信号开始录像,作为以后的证据。 以上动作都是以电流速度传播,可以从确定报警开始,到所有的响应动作完成基本没有间隔,做到及时响应。 消除报警后,报警主机自动切断继电器输出,现场灯光关闭,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当报警探测器房间内没有摄像机时,可以通过设置,将连动的摄像机设置为距离探测器最近的摄像机,从而达到整个报警系统 和监控系统的连动。 18 五、方案设计 根据设计原则、设计规范和依据及国际国内标准,并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所提供的图纸及相关资料,并接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该项目的 监控 进行方案设计。 系统构成及原理 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设计,各图像节点实现局部自治,任意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整体运行,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便于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全网实现统一图像资源编号,统一权限体系,统一控制协议,资源共享,确保各图像节点互联互通,实现全网图像资源共享。 主要由前端设备、传输设备、中心控制设备等三大 部分组成。 前端设备: 主要包括网络摄像机、电源等。 这些设备将现场的图像、音频等信号进行拾取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上传监控中心; 传输设备: 主要包括网络交换机、光纤、网线等,以实现将视频信号传输至控制室同时将操作员发出的控制指令传输至前端设备的功能。 中心机房设备: 主要包括数据管理服务器、客户端、拼接大屏幕、话筒、解码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负责数据交换,前端已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显示和管理。 它主要包括视频信号的切换、显示和记录等主要功能。 其中数据管理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心脏,是整个系统功能的执行者。 19 系统整体拓扑图 在监控前端配置同方专业的网络高清摄像机,根据安装地点环境的要求选择红外一体、半球、高速球等对应的摄像机,并且 对于重要的监控区域可以选配同方自主开发的安全加密性高清网络摄像机。 摄像机全部支持 POE 网络供电的功能,省去了前端配置供电系统,直接由网线进行摄像机供电。 网络传输系统配置 POE 网络接入交换机,经过光纤收发器进行光纤信号传送。 通过汇聚交换机接入到配置在监控中心的千兆核心交换机。 监控 中心放置安装了同方专业型网络 管理 存储服务器 以及存储扩展柜 、 转发服务器 、监控工作站、报警主机、 大屏幕拼接墙、电视墙解码服务器等设备。 TFNVRS350128 NVR,单台支持 128 路 D1 录像和转发、支持 24 个企业级 2TSATAⅡ硬盘、支持硬件 RAID( 0、 10)、可选配扩展存储,兼容其它主流网络视频监控厂商的 SDK,可无缝接入其它平台,支持海量存储,单机可实现 48T 存储 ,支持 RAID0、 5,支持高清解决方案,采用WEB 方式进行配置,快速完成配置,支持存储计划配置,可精确到每个摄像头,保证系统 20 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网络存储服务器负责存储及转发管理前端摄像机发送过来的视频流,整体系 统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使多台级联成为一个整体的监控系统,方便用户的扩容使用。 TF CloudDM8 解码服务器提供 8 路 VGA/DVI 输出接口,支持 1920*1080 路解码输出,支持模拟解码输出到大屏幕拼接墙显示。 TF CloudDM 客户端软件负责解码显示网络存储服务器转发的实时视频或者录像数据,如果有用户需要查看监控图像,只需要安装监控平台客户端软件,经过网络存储服务器的授权后,可通过客户端登陆到服务器上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监看。 客户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只要 PC 与本网络相连即可,中心则无须增加任何设备。 若监控点发生问题,值班人员 可 及时通知事发地点的值班人员或亲自 去 处理。 系统功能 、 实时浏览 提供全天候及全方位的画面监视功能。 对监看目标进行实时、直观、清晰的监视,监视界面分为 1 1 1 单画面显示,并且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进行图像的抓拍。 可自定义窗口浏览布局、浏览巡视组 支持多种云台控制( PC 键盘、模拟键盘、 PTZ 控制) 、 多级电子地图 使用多级电子地图联动功能,可准确定位每个镜头并查看镜头的相关信息。 电子地图与报警设备关联,当发生警情时管理者可立即掌 握报警现场的情况和地理位置信息。 21 、 数字全景 通过简单操作,可将 4个摄像机画面拼接成一幅全景画面,便于用户对被监控区域的全局掌握,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同时解决了由于单幅图像画面过小或单幅图像清晰度不够的问题。 、 即时回放 实时浏览状态下,可立即回放前 10分钟内的视频内容。 在没有事先录像的情况下发生突发事件时,用户能立即回看到事情发生经过,并且该回放视频可保存作为证据。 、 图象增强 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雨、雾、沙尘或夜间等环境),对于质量不佳的图像,用鼠标任意圈选一个区域,该区域可立即显现画面增强处理效果,消除模糊,提升画面清晰度,加强画面观看质量。 22 、 四屏浏览 通过客户端工作站,用户可对多达 4 个显示器进行同时管理。 每个显示器上可独立显示实时浏览界面、录像回放界面、数字全景镜头拼接、配置窗口界面等。 有效节省用户投入。 、 录像存储及回放 可以通过预先录像计划对视频信息进行记录,录像计划及录像空间可以由系统授权用户任意设置及更改,系统支持报警后的联动录像功能可采用硬 盘、磁盘阵列多种存储介质,支持 DAS、 NAS、 SAN 等多种存储架构。 系统支持基于时间、镜头、事件的多种录像检索方式,采用 VOD 引擎技术,查询到的录像文件即点即播放,无需下载。 支持实时录像、计划录像、移动侦测录像、开关量报警录像、客户端单独录像。 当磁盘空间满以后,采用自动覆盖最原始录像文件的方式,让录像的保留时间始终是最新的。 磁盘阵列中的文件,用户无法采用远程的方式删除,必须经过密码验证的方式进入服务器系统,有效的保证了录像文件的安全性。 、 时间条回放 以时间点为基准进行查询,浏览中可进行类似 影音播放器的抓图、快进、暂停等多项操作; 可对多个录像文件进行统一时间或不同任意时间进行播放浏览等操作; 对已保存的重要图像进行逐帧回放,以便分析。 、 基于录像文件的快照搜索 对选定录像进行时间等分切片处理,并以快照形式直观显现,根据快照中场景的变化,迅速定位事件发生点; 24 小时的录像,经快照搜索后,用户 5分钟内可找到所需画面,节约查询时间和工作量。 23 、 录像书签管理及检索 可在录像文件的某一时间点加入文字注释标识,共享录像时,书签信息将一目了然。 通过检索书签,可以快速找到录像 文件中某事件的相应时间点。 、 多录像文件异步回放 16 个录像文件在图像浏览区同时播放。 、 多镜头同步回放 通过该功能,用户能够观看到不同机位多个摄像头同一时间段的录像回放。 便于管理人员事后回顾事发当时不同镜头下的情景再现,有利于全局掌握。 、 报警联动 、 完善的接警预案机制 提供支持移动侦测(区域画面变化)、开关量报警设备、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三种报警的管理控制,当发生警情时候,系统具备完善的处理方式及处理机制,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知道警情的发生,并可以根据系统预先设置的预案 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行政工作效率。 当系统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可以有如下 9种联动方式供用户选择设置: 报警联动多级电子地图及图像弹出 指定时间段内, 1 个或多个摄像机启动报警联动录像 电视墙上报警图像弹出 24 客户端信息提示 客户端语音提示 摄像机自动转向报警预置位 触发报警开关量输出 报警联动 Email 报警联动手机通知 、 完善的接警处理机制 当多路警情同时发生时采取报警排队机制,防止漏处理 未处理的警情一直处于日志栏中 已处理的警情记录在后台数据库中 并行报警处理:多个客户端上同时看到报警信息列 表,其中一个用户处理过警情后请他客户端会显示改警情已经处理 、数据集成 、 GIS 系统集成 系统可提供 OCX 控件与 GIS 系统做集成,可在 GIS 上显示出镜头信息并且可通过鼠标双击的方式显示关联图像。 控件可提供的接口包括:登陆服务器、获取服务器上的镜头列表、退出服务器、获得指定的摄像头的数据流、在观看实时流时抓拍图像、开始本地录像、停止本地录像、修改摄像头名称、设置 PTZ、设置分辨率、查找指定摄像头在指定时间内的在服务器上的录像、回放时抓拍等。 、 语音对讲 登陆同一台服务器的不同用户进 行语音或文字即时交流。 25 同时,监控中心也可以利用客户端软件和前端编码设备进行双向语音功能。 、 系统管理 、 完善的权限管理 系统对用户有着严格的、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权限管理分多级( 100 级)权限管理,控制,细化到定义用户的不同功能,包括可以观看的摄像头的点位也可以严格的控制,高权限用户相对低权限用户拥有高的优先级。 、 设备管理 对于一个城市级的监控,监控的点位分散,数量巨大,因此对前端设备的有效管理是系统的必备功能,系统具备完善的设备 管理,通过设备区清楚的显示监控镜头所属的位置。 、 日志管理 用户登录到客户端软件后,在自动日志查询窗口会自动显示系统当前使用情况,包括 26 用户的登录、退出,设备的使用情况(丢失、发现、恢复),报警信息,子服务器运行情况等信息。 当服务器向登陆的客户端发送这些系统状态变化的消息后,客户端就会分析此消息并且在客户端的自动日志网格内添加这条消息的内容,向用户展示某天某时某服务器上面发生了什么样的事件,这样用户对系统的状态就能有最清楚的掌握。 报 警 设 备开 关 量 变 化设 备 注册 上 线图 像 画面 变 化设 备 配置 改 变用 户 登 录退 出 报 告前 端 镜 头 视频 状 态 报 告前 端 编 码 器状 态 检 测 同 时,系统所有的时间日志全部会保存在后台数据库中,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日志查询功能,按照时间、事件等索引方式查询日志。 27 、 安全性设计 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分 芯片级安全加密、 平台的安全性和设备管理安全性。 芯片级安全加密 同方网络安全加密摄像机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速安全加密芯片,集成多种通信接口和多种信息安全算法( SM1\SM2\SM3\SM4) ,可实现高度整合的芯片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的对摄像机所得视频流进行加密,后端必须采用专用的视频解密模组,才能进行解密显示,保证视频信息在获取、传 输、保存、显示过程中的高度安全性。 采用国家密码管理局指定的密码算法,算法抗破解能力强,图像信息数据经安全加密模组加密处理之后以密文的形式进行传输,支持本地及 NVR 以密文信息存储,确保信息在传输及存储时不被恶意篡改及窃取使用,后端设备必须配合专业解密卡才可以实现视频解密和正常显示。 、 用户认证体制 系统的整体架构通过多目录服务器来统一管理的用户和监控设备的权限管理。 系统的管理规则由用户自行定义,多目录服务器的管理模式可以保证系统内所有用户的权限管理统一,采用身份认证技术最常用的是使用者名称 与密码或 Key 认证等方式。 用户认证流程如下: 系统拥有统一的用户权限管理,每一级机构的用户只要在自己所属的监控中心开设帐号、分配权限即可。 以此设立用户权限 (可细分为图像浏览、控制、语音等权限 )。 28 监控设备管理安全 平台有统一的监控设备管理机制,所有前端监控的信息和权限由设备管理服务器管理,设备管理服务器的权限由目录服务器管理,形成一个统一管理机制。 所有的设备登陆必须经过用户认证才能够登陆。 设备管理流程如下图: 29 、 TF Cloud 网络视频监控 平台 系统核心技术 TF Cloud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一套采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信息压缩、解压技术实现的数字图形监控系统。 该系统监控的视频、音频、告警、控制信号可传至网络内的每一个节点,用户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在不同地点同时监视、控制远程某一或某些场所,同时具有动态感知、视频存储、告警管理等功能;如下图: 作为一个通用化视频监控平台, TF Cloud 系统由如下一些模块组成: 、 设备控制模块 该模块是系统的设备驱动层,整个系统通过该模块完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