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棉花市场回顾及20xx年行情展望(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全球棉花丰产。 根据 USDA 去年 12 月份的报告, 2020/2020 年度全球棉花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 万吨,达到 万吨,创历史新高。 需求:主要消费国中,除中国需求较上年较大增长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变化不大。 需求只比上一年度增长了 %达到 万吨。 虽然也创造了历史最高记录,但由于产量增加过快,产大于需 万吨,是自 1984/1985 年度( 万吨)来,第二个产大于需的年份。 在全球棉花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又火上浇油,通过了新的农业法案,上调对棉花的生产和出口补贴,美国贸易商依靠这部分补贴,在全球大量倾销其低价棉花。 据 ICAC 估算,受棉花补贴的影响,当前的国际棉花价格比过去 30 年的平均价格以及未来 5 年的平均价格要低 20 美分 /磅左右。 中国棉花网国内产销存预测 (单位:万吨) 年度 期初库存 产量 进口 国内需求 期末库存 库存消费比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02/03 260 492 72 647 162 03/04 162 487 199 710 135 04/05 135 622 170 790 134 生产:由于 2020 年天气状况良好,同时国内农民受 2020/2020年度棉价高涨的刺激,弃粮种棉,棉花种植面积较上一年度大幅增加1104 万 亩。 根据中国棉花网的统计,中国 2020/2020 年度棉花的产量大约为 622 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同时国家发放了 万吨的进口配额,即使不动用库存,国内棉花供应量也达到了 万吨。 消费:尽管国内的棉花消费增长到了 790 万吨,也创下历史新高。 但消费商并未像市场预期的那样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 2020 年 1-10 月我国纺纱产量达到 万吨,同比增长 %,但由于外销形势不好,仅靠内销市场的拉动,棉价很难有反弹的动力。 同时受收购资金紧缺、能源瓶颈限制产量、与棉花替代产品的差价过大及下游 市场价格偏低的影响,用棉企业的购棉欲望大幅降低。 前期卖方市场逐步转为后期的买方市场,纺织企业少存一个月,棉麻企业就多存一个月,一反一复,致使国内棉花供需之间出现 供大于求 100 万吨的市场表象。 再加上国际价格的连续阴跌,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跌。 2020 年产销预计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生产:国际棉花市场因 2020 年棉价过低,挫伤了农民种棉积极性,棉花产量将有可能比 2020 年降低。 ICAC 在 2020 年 12 月份将2020/2020 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测从 2269 万吨调减至 2232 万吨,比 2020 年减少了 万吨。 消费: ICAC12 月份报告将 2020/2020 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调增 万吨至 万吨,比 2020 年增加 59 万吨。 供需缺口为 75万吨,再次恢复产小于需的状况。 生产: 2020 年,国内小麦市场平均收购价格大致为 元 /公斤,棉花收购价格平均达 元 /公斤,粮棉比价高达 1: 11。 而 2020年由于棉价持续下跌,粮棉比价收缩到了 1: ,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 据全国棉花大县太康县农业部门调查,该县 2020 年小麦播种时,农 民为 2020 年植棉预留耕地面积比常年下降了 %。 市场据此普遍预期新年度的棉花种植量将比上年度显著减少,产量也将减少至 600 万吨左右。 国内棉花产量图 此资料来自 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从上图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国内棉花产量在上一年度丰产后,下一年度一般都会出现明显的萎缩。 消费: 2020 年度由于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和收购资金的松动等利多因素 ,市场普遍预计需求将增加 10%达到 869 万吨,加上 134 万吨的期初库存和 万吨的进口配额,国内仍有 万吨的供需缺口。 消费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取消配额后纺织品出口能力的增加。 全国棉纺织产量持续 6 年保持高速增长, 2020/2020 年度纱产量首次突破 1000 万吨,同比增长13%; 2020 年 9 月更是创下了 万吨单月产量的历史新高, 10月份产量为 万吨,也是历史第二高产月。 2020/2020 年度布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