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铁塔技术要求v1-铁塔公司内容摘要:

CECS236: 2020 的有关规定 执行外,尚应满 足本技术要求。 2)铁塔结构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用于连接受力杆件的螺栓,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主材接头螺栓每端不少于 6 个,腹杆每端不少于 2 个,辅助杆可用一个螺栓,接头应靠近节点。 受剪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3)当螺栓直径小于等于 16mm时,螺栓孔径大于螺栓直径 1mm;当螺栓直径大于 16mm时,螺栓孔径大于螺栓直径。 4)铁塔结构的主材、斜杆、横杆等主要受力构件之间的连接螺栓, 应使用 双螺母 或采取其他能防止螺母松动的有效措施。 地脚锚栓应采用双螺母防松动。 5) 三管塔、 角钢塔底部第一段塔体连接螺栓 应 采取防拆卸措施。 铁 塔地脚锚栓应 采取防拆卸措施。 6)内法兰与管体连接处应开流锌孔。 9 7)法兰板 应采用 整板切割。 主材及辅材采用型钢及圆钢管,均 要求 一次截材,不得二次对接。 8)三管塔塔柱间连接均 采用 法兰连接。 单管塔塔体结构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或插接连接。 9)三管塔主材采用直缝卷焊钢管时,钢管纵焊缝与纵向节点板连接焊缝 之间 应错开 距离不小于 100mm。 10)单管塔塔体纵缝、环缝 应 采用自动埋弧焊焊接 , 塔 管 纵、环缝应满足二级焊缝要求,环缝应 全熔透,并应采用超声波探伤对其进行无损检测。 超声波探伤应符合《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法》 GB11345。 11)法兰连接的单管塔环焊处上、下纵缝错开距离不小于 200mm,纵缝用引弧板,端部 200mm 应全熔透,引弧板割除后打磨平整再焊环缝。 环缝和纵缝交界处的 T 字接头部位(环缝 400mm、纵缝 200mm)应探伤。 12)插接连接的单管塔塔 管套 接部位和向上加长 200mm 范围的纵向焊缝应采用一级焊缝,端部应加引弧板。 13)单管塔开孔时,孔横截面宽和孔长应尽可能小,应在孔两侧 采取 补强 措施,补强材料横 截面积不宜小于因开口而削弱的截面积。 14)角焊缝连接时构件端部的焊缝宜采用围焊,所有围焊的转角处必须连续施焊。 15)节点板边缘与构件轴线夹角不小于 15,当节点板的自由边长度与节点板厚度之比大于 60 时,应沿自由边加强,优先采用卷边处理或增设加加劲板。 16)角钢塔的主材连接节点,应采用内、外包钢(或节点板),通过螺栓对接连接,主材的厚度差大于 2mm时,应增加厚度等于主材厚度差的垫板。 铁塔制作 技术 要求 构件制造,除应按现行 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YD/T51322020 及《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 CECS236: 2020 的有关规定 执行外,尚应满足本技术要求。 各种构件放出 1: 1 大样 或电脑放样 加以核对,尺寸无误后再进行下料加 10 工,出厂前进行预装配检查。 零件、构件外形和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按《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YD/T51322020 附录 A、《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 CECS236: 2020表 及《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CECS80:2020 表 的规定执行。 ( 地脚锚栓 及埋在混凝土内的构件除外)均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按照《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39122020进行。 因工艺要求在构件上焊接零件时,应在镀锌前进行。 镀层厚度 应达到如下要求 : 1) 当构件厚度≥ 5mm时,不小于 86μ m; 2) 当构件厚度< 5mm时,不小于 65μ m; 单管塔塔体筒壁在加工制作和运输吊运过程中,不应凹瘪和凸鼓。 如凹瘪凸鼓超过 5mm时,应校正后方可安装。 铁塔安装 技术 要求 塔架结构的安装 ,除应按现行 标准《钢结构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YD/T51322020 及《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 CECS236:2020 的有关规定 执行外,尚应满足本技术要求。 分解组装塔时,基础混凝土的强度不应小于设计强度的 70%,整体立塔时,混凝土的强度宜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 塔体安装过程中应随时校正垂直度 , 相邻两层的垂直偏差不得大于 h/750( h 为塔体单节高度 )。 安装完成后,塔身中心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 H/1500( H为塔 体总高度),单管塔上下段相对扭转角不得大于177。 1 o,绝对扭转角不得大于2o。 安装中不得任意扩孔。 安装时,受剪螺栓的螺纹不得进入剪切面,如果螺栓的无扣长度不够长,应改用长一级的螺栓;且螺栓拧紧后外露丝扣长度不少于 2 扣。 各构件应组装牢固,出现空隙时应设置垫圈或垫板(当垫圈数量超过 2 个 11 或 8mm时应采用垫板)。 法兰的高强度等级普通螺栓连接应确保均匀、对称。 在全部构件就位后应按高强螺栓终拧扭矩的 30%拧紧,再用双螺母防松(表 )。 表 高强度等级普通螺栓连接 副施工预拉力标准值( kN) 螺栓的性能等级 螺栓公称直径( mm) M16 M20 M22 M24 M27 M30 36 45 57 33 57 63 75 96 117 塔体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面应保证 75%紧密贴合 (用 面积应小于全部贴合面的 25%) ,边缘间隙最大不超过 2mm。 插接连接的单管塔塔体套接长度正误差不得超过设计套接长度的 5%,且不允许有负误差。 套接部位接触面贴合率应确保达到 75%。 相邻两段塔体套接长度,应有明显的的定位标记,应采用施加竖向预加力的方法,确保套接结合长度。 预加力应不小于 倍上部塔体自重。 三管塔、 角钢塔爬梯两侧馈线支架应根据要求标记清楚不同平台的馈线区域,确保后期不同平台馈线安装互不干扰。 三管塔、角钢塔馈线应固定在爬梯两侧馈线支架上,各平台天线系统馈线或电缆每 3 根叠一排安装于规定的区域,安装时不得占用其他平台区域。 单管塔馈线通过馈线板固定。 露出基础顶面的螺栓在钢塔桅结构安装前,应采取防锈措施,并妥善保护,防止螺栓锈蚀与损伤。 单管塔底法兰与基础间的 预留 空隙(为调整底法兰、 底板 水平高差而预留的空隙),在安装校正后 七日内且主要负荷加载之前应 用高一级 的 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塔桅结构安装调试完毕后,塔脚处的塔脚板及地脚锚栓宜用 C15 混凝土封闭( 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50mm)。 铁塔验收要求 铁塔验收 应按现行 标准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验收规范》 YD/T513220《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12 验收规程》 CECS80:2020 及《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 CECS236:2020 的有关规定 执行。 铁塔维护要求 塔架安装完毕后应设专人定期观测和维护,并建立维护档案。 每经 6 度以上地震或八级以上大风或重裹冰天气后,应对塔身轴线、基础及所有节点作全面观测和检查,当铁塔裹冰厚度大于 30mm时,应采取适当的除冰措施。 节点检查包括:螺栓有无松动、焊缝有无开裂、防锈层有无损坏、构件有无明显变形,并拧紧松动的螺栓,做好准确记录。 如发现塔架歪斜,基础不均匀沉降、节点或构件损伤等不正常情况,应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研究 处理。 铁塔 工艺及防雷接地要求 铁塔的 工艺 应符合下列 要求 : 1)铁塔结构设计,应密切配合通信工艺,满足其要求。 在确定铁塔高度、平台数量、天线的规格、数量、方向,馈线的走向等时,应与建设单位及通信工艺设计人员充分沟通。 通信工艺未有特殊要求时,铁塔结构可按附录 A要求设计。 2)铁塔宜在挂置天线的高度处设置维护平台,平台宽度应考虑天线的间距要求,且平台 走道 净宽不宜小于 600mm,平台应设高为 ;当铁塔高度大于 40 米时,宜在中间增设休息平台。 天线支架伸出平台边不宜 大于 600mm。 3)铁塔上 宜设置通向塔顶的攀登设施 ( 固定爬梯、爬钉 ) ,并应考虑必要的安全防护;攀登设施的步距宜为 200~400mm,爬梯宽度不小于 500mm, 爬钉长度应不小于 110mm。 4)铁塔上应设置馈线走线架,馈线架的横撑间距为 800~1500mm。 5)铁塔结构尚应按航空部门的有关规定涂刷标志油漆、设置航空障碍灯等。 铁塔的 防雷接地 应符合下列 要求 : 1) 防雷 要求 通信基站天线 、馈线、走线架等设施均应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保护范围宜按滚球法计算。 13 避雷针宜 专门 设置避雷引下线,若确认铁塔金属构件电气连接可靠,可不设置专门的引下线。 引下线材料为 40mm 4mm的镀锌扁钢。 避雷引下线应与避雷针及塔底接地网相互焊接连通。 建议在铁塔上靠近爬梯两侧,各敷设一根避雷引下线。 2) 接地 要求 各线缆的接地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20的相关规定。 馈线应专门设置接地引下线,同时要求在每个平台设置专用的馈线接地铜排,引下线材料为 40mm 4mm的镀锌扁钢。 建议引下线在各平台底部及每隔铁塔高度的 1/5 处均匀打Φ 5~Φ 8mm孔 10 个 ( 打孔应考虑镀锌扁钢强度 ) ,作为天馈系统接地的预留。 铁塔天馈系统的接地要求具体 原则是: 室外 馈线 、同轴电缆及其他馈电线缆的 长度小于 10m时采用一点接地;长度 在 10~20m 之间 时,可采用两点接地;长度在 20~60m之间时, 要求不少于三点接地; 长度 超过 60m,应在铁塔 (内爬式单管塔除外) 中部增加一处接地; 接地线不 可 复接,接地线的方向应与避雷带引下方向一致。 3)安装在铁塔上 GPS 天馈防雷接地 要求 GPS 天馈线应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之内。 GPS 馈线应分别在塔 上 、机房入口处就近接地;当在机房入口处已安装同轴防雷器 时,可通过防雷器实现馈线接地;当馈线长度大于 60m时,则 应 在塔的中间部位增加一个接地点。 14 5 标准铁塔 选择 与 使用 标准铁塔 一般规定 标准 铁塔 设计基本风压范围为 ~。 标准铁塔应用场景 详见附录 B。 标准铁塔设计的 45 种塔型详见 附录 B 中的 表 ,标准 铁塔设计图详见附录 C。 对下列情况铁塔不属于 标准铁塔 ,需特殊设计 : 1)设计基本风压大于 ; 2) 安装 微波的 铁塔; 3) 位于山区 (山峰山坡、盆地谷地、谷口山口) 的铁塔 ; 4) 位于 A 类地面粗糙度地区 (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的铁塔 ; 5)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 8 度 且场地类型为Ⅲ、Ⅳ类场地的地区 及 抗震设防烈度 9 度地区 的铁塔。 标准铁塔 选择 1) 基本风压的确定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2020“附表 全国各城市的雪压、风压和基本气温” 查出拟建铁塔地区的基本风压( R=50)( kN/m2) ,≤ ,取; 、 取 ; 、 取 ; 、 取。 2) 塔型 选择 应综合考虑使用要求、周围环境与景观 、场地限制、经济性、运输方便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塔型。 3) 塔高与平台 数量选择 根据客户的当前建设需求,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预留,合理选择适当的塔高和平台数量。 屋顶拉线桅杆标准杆身 屋顶拉线桅杆 标准杆身 设计 仅提供杆身 设计 及杆身拉线点位置, 不包括拉 15 线、屋顶拉线点及杆身基础等设计。 屋顶拉线桅杆完整设计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 本次屋顶拉线桅杆标准杆身设计仅适用于设计基本风压不大于、 放置 拉线桅杆 的屋面离室外地面高度不大于 25m、 拉线桅杆杆身高度 15m、拉线在平面上为互交 120o 的 3 个对称方向布置、每个方向上有三层拉线 (拉线在塔身高度分别为 6m、 12m、 )且最上层拉线与水平面夹角应小于 65o 的情况。 其余情况的 屋顶拉线桅杆杆身设计需特殊设计。 屋顶拉线桅杆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