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梁混凝土工程作业指导书内容摘要:

土拌合物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和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入模浇筑。 同时在炎热条件下,混凝土的入 6 模温度不宜超过 30℃。 应避免模板和新浇筑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附近局部气温不超过 40℃。 ⑤ 混凝土浇 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 2m;当大于 2m 时,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⑶ 浇筑工艺 按先底板,再腹板,后顶板的施工顺序对称灌注混凝土。 ① 底板混凝土施工 在灌注底板混凝土时,混凝土通过在顶板开窗口挂设串筒下料,以免混凝土离析,边角处可通过人工牵拉串筒布料。 底板中钢筋布置不多,灌注混凝土宜采用振动力较大的插入式震捣器捣固,这样,混凝土易于振实。 当底板厚度超过 40cm 时,混凝土可分层灌注,层厚控制在 30~40cm 以内。 与底板相连的八字角以及腹板部分的混凝土,亦可用 插入式震捣器捣固。 但由于振捣时会引起八字角下部翻浆,致使此处混凝土质量欠佳,易出现麻面、漏筋等缺陷。 振捣时,特别注意加强振捣。 ② 腹板混凝土施工 腹板高度为 ~,厚度 60~48cm,腹板内预应力管道钢筋密布,混凝土的入模,成为施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问题。 混凝土入模导管安装间距为 米左右, 串筒 底面与混凝土灌注面保持在 1米以内 ,因串筒安装在腹板纵向波纹管之间,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严禁串筒与波纹管定位筋相挂,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有专人负责测量串筒与混凝土面的距离,及时拆除 串筒,避免造成串筒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被埋住发生无法拆除事故; ,为避免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混凝土外漏,污染顶板模板,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在储料斗四周铺设钢板。 腹板混凝土分层厚度为 40cm,采用腹板模板预先开洞“边灌边关”的办法进行振捣,开洞位置距离不宜大于 2m,并且最好在波纹管下方开洞,振动棒要垂直 7 插入混凝土中,避免振捣模板,同时要注意混凝土布料均匀,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水平。 预应力锚垫板部位要特别注意振捣密实。 ③ 顶板混凝土施工 顶板混凝土厚度为 40cm,由于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管道 密集,上下左右交错布置,在混凝土入模过程中,应随时保护管道不被碰瘪。 混凝土未振实前,切忌操作人员在混凝土上面走动,否则,不但会引起管道下垂,还会促使混凝土“搁空”、“假实”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灌注时首先将腹板承托处灌注平整,而后从顶板翼缘板两侧向桥轴线同时推进,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灌注完成后,停留一段时间(约 1~3小时),收浆后,再予抹平。 ④ 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浇筑成形, 浇注时间控制在 8h 内,最长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筑顺序见 下图所示。 连续箱梁挂篮砼悬浇顺序示意图0块123451 、浇注底板砼2 、浇注腹板下倒角部位砼3 、分层浇注腹板砼4 、浇注顶板上倒角部位砼5 、浇注顶板砼0块0块0块0块0块0块0块0块0块0块1 、从中向两侧浇注底板砼2 、从中向两侧浇注底板砼3 、从中向两侧浇注底板砼4 、从中向两侧分层浇注腹板砼5 、从中向两侧分层浇注腹板砼6 、从中向两侧分层浇注腹板砼7 、从中向两侧分层浇注腹板砼8 、从中向两侧浇注顶板砼9 、从中向两侧浇注顶板砼1 0 、从中向两侧浇注顶板砼1 节段1 、从悬臂端向已浇节段浇注底板砼0块 1 节段2 、从悬臂端向已浇节段浇注底板砼0块 1 节段3 、从悬端向已浇段分层浇注腹板砼0块 1 节段4 、从悬端向已浇段分层浇注腹板砼0块 1 节段5 、从悬端向已浇段浇注顶板砼 8 ⑷ 振捣工艺 ①混凝土振捣 过程中设专人看护和加固模板,以防漏浆和跑模。 ②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 一般区域使用 RN50型振动棒振捣,钢筋密集区采用 RN30 型振动棒。 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要避免碰撞模板、钢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