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环评大纲内容摘要:

活废水产生量按日用水量的 80%计,则生活废水最大排放量为 ,按一般生活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估算 ,其中 CODCr: 300mg/l , BOD5: 150mg/l,SS: 300mg/l。 污染物产生源强初步估算为: COD 、 BOD5 kg/h、 SS kg/h。 施工期生活废水将排入龙尾河,根据排放标准分析,其外排废水水质应达到《连云港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2/180— 1998)三级标准,即CODCr≤ 150mg/l,BOD5≤ 30mg/l,SS ≤ 150mg/l, 故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龙尾河。 据此计算出施工期生活废水达标排放时,污染物排放源强分别为: CODCr kg/h、 BOD5 kg/h 、 SS kg/h。 16 建筑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泥沙等悬浮物,建筑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通过原有雨污混流管排入龙尾 河。 建筑污水的排污量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污强度在报告书中作详细分析。 影响大气环境的污染物分析 项目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产生的粉尘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 ⑴ 施工粉尘 施工阶段的地面粉尘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对施工过程中地面粉尘的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强度将在报告书中采用类推法及现场调查做具体分析。 ⑵ 施工机械尾气 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虽较多,但主要以电力为能源,无废气的产生。 只有打桩机和运输车辆以汽、柴油为燃料,有机械尾气的排放。 但它们的使用期短,尾气排放量也较少,再加上周围地形开阔,风速较大,不会引起大气环境污染,故在报告书中对此废气不予考虑。 固体废弃物分析 施工阶段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按人均产生量计算,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则通过类比调查计算。 运营期污染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无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也无噪声的产生,对环 17 境产生影响的主要为小区内居民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 水污染物分析 按照 项目 “ 可研 ” 资料,新港城一期工程将建成 1650 户住宅及其他各种设施,预计可容纳 6600 人居住。 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中“居住区生活用水定额”,生活区内的人均用水量以 150L/人 .d ,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80%计,则项目营运期生活废水产生量为 792 t/d。 生活废水的一般水质指标为: CODcr 500mg/l、 BOD5 250mg/l、 SS 400mg/l、 NH3N 50mg/l,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为: CODcr 、 BOD5 、 SS 、 NH3N。 生活 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为 CODcr≤400mg/l、 BOD5≤ 200mg/l、 SS≤ 300mg/l、 NH3N≤ 30mg/l,经小区内的污水专用管道排入城市污水截流管网,可以满足接管要求。 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为: CODcr≤ 、 BOD5≤ 、SS≤ 、 NH3N≤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分析 项目运营期间,以有 6600 人居住计算,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率一般为 d— d。 而根据我市市政部门 2020 年统计资料,我市垃圾产生率平均 人 ,则项目运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 ,确定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⑴ 拆迁过程中机械噪声、地面扬尘及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18 ⑵ 施工阶段设备噪声、地面扬尘及建筑污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⑶ 营运期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问题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自然生态环境 地理位置 项目地处连云港市新浦区东部,位于解放东路、陇海东路、龙河北路(待建)、巨龙路四条路所围成的地块内(详见前图 )。 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新浦区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地形较简单,起伏不大,以平原为主,地面绝对高程 210 米,比降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建设地块内场地较为平坦,除原有老火站的站台、货场为水泥平台较高、煤堆场场地较低外,其它为平地。 地质 连云港地区地质构造属华北地 台,连云 — 嘉山隆起带,以轴向 NNE 的倒轴背斜为主,西部为走向 WESSW 海韩断裂。 市区境内中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界 — 中元古界变质岩。 区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基底为前震旦系中深度变质岩系,上面直接覆盖着第四松散土层,厚度 050m,分布有大量的软土,属于高玉缩性,高孔隙性,高含水量,低承载力的性质。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气候、气象 19 连云港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既有暖温带气候特征,又有北亚热带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 常年平均气温 14℃ 左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2020 小时左右,全年平均降水量为 900—950 毫米。 连云港地区是典型季风气候区,风向年变化明显。 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 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约 4m/s,年最大风速可达 20m/s, 月平均风速一般春季较大而秋季较小。 水文、水系 区域内水文条件简单,主要河流为龙尾河。 龙尾河是市区重要河道之一,为南北流向河流,南端源自烧香河与盐河交叉处,穿过东盐河进入市区,经龙河广场向北汇入西盐大浦河。 龙尾河全长约 12 公里,市区段河宽一般在 10— 15 米。 其主要功能为排洪和景观,根据功能区划要求,龙尾河水质执行地表水 V 类标准,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地表水 V 类。 土壤、植被 区域土壤以潮土、盐土为主,棕壤土次之,砂姜黑土也有少量分布。 新浦城区内的植被均为人工绿地,绿化覆盖率达 %,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平方米。 建设场地块原为铁路用地,主要用作铁道路基、站台、货场及木材交易市场,除原车站东南侧有几棵榆树及铁道路基间的地块上分布着极少量野草外,基本无其它植被分布,场地内绿化率极低。 建设地块内无需特殊保护的 珍稀植被。 20 地下水 区域基岩地下水资源贫乏,低洼冲积、海积层受海水影响,地下水一般因含盐量高而无开采利用价值。 社会经济环境 工农业经济 项目所在地新浦区为连云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工业门类较全,旅游资源丰富。 目前新浦区城市人口 万人 ,建成区面积 平方公里。 近年来,新浦区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才相对集中、交通较为发达等条件,大力 发展旅游业、服务业、轻工业、同时以制药、纺织为龙头,依托连云港港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浦区 1999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亿元 (当年价 )。 工农业生产总值 亿元 (不变价 )。 项目四邻现状 项目所在地北部与之相邻的有市水泥厂原址 (目前正拆迁进行房地产开发 )、盐业供销总公司及其宿舍楼、连云港市贸易中心等,隔路 (巨龙路 )为木材公司和建筑材料总公司 ,西南部紧邻龙河北路 (待建 ),隔路为待拆迁的棚户区 ,东南、西北部与陇海东路、解放东路相邻,陇海东路的东南部为恒利花园生活小区和外仓街生活区,解放东路的西 北部为沿路商住楼或门面房。 四邻分布情况详见前图。 区域总体规划 根据连云港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新浦城区将向东、南方向扩展 ,本项 21 目正位于这一扩展带内。 随着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发展,项目所在地西南部的棚户区、东北部的木材公司、建筑材料总公司都将进行拆迁改造,形成新型的商业住宅小区,同时,郁州北路、龙河北路等城市交通干道的建成,将本项目与东部的恒利花园生活小区、西部的盐业供销公司宿舍楼、南、北住宅小区(待开发)连成一片,再加上连云港市贸易中心及其他商业设施,使本区域在“十五”期间形成 一个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商业、居住混合区。 市政公用工程 ⑴ 供水 项目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新浦区域供水由日供水量达 10 万吨的市茅口水厂供给,城区形成系统的供水网络。 ⑵ 排水 目前新浦地区的排水部分采用雨、污分流,部分雨、污合流。 项目所在地区域排水目前均为雨污合流,雨水、污水均由解放东路、陇海东路旁的雨污合流管道排入龙尾河东侧的城市污水截流管道。 根据连云港市总体排水规划,龙尾河以东、东盐河以西地区的新建区按雨、污分流制建设,该地区的污水随着建设要逐步纳 入污水截流管道,即污水经污水管网进入龙尾河东岸的污水截流管网,与市区其它污水汇合后通过泵站提升穿过大浦河同化工排污沟废水混合,最终进入大浦污水处理厂;雨水经城市雨水管网排入龙尾河。 ⑶ 供热、供气 2020 年市区积极推行集中供热(气),建设清洁能源小区。 到 2020年底前,市区集中供热率达 40%,气化率达 85%。 22 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监测结果,新浦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较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中 的二级标准。 项目周围虽无大气监测点,但由于目前其附近无大的大气污染源存在,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地表水环境质量 区域内主要河流龙尾河水质控制目标为地表水 V 类。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20 年监测结果表明,龙尾河水质劣于 V 类,但 2020 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对龙尾河实施清淤工程及城区污水截流系统的建成和使用,水质有所好转。 声环境 区域内市水泥厂已搬拆,铁路也已废弃,目前无大的噪声源存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能基本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1993)中的二类区标准。 建设地块内污染源调查 废水排放状况调查 建设地块内废水主要来源 256 户产生的生活污水 ,根据《给排水设计水册》额定排水量,计算出生活废水排放量约 102t/d,年排水量为 23 万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CODcr、 SS 浓度分别为 500mg/l、 400 mg/l,2020 年城市污水截流管建成使用后,废水直接经城市污水截流管排放,主要污染物 CODcr、 SS 排放量分别为 、。 大气污染物调查 建设地块内无工业企业存在,少量大气污 染物为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燃料 (主要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