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料、工具、轮车,必须放置在铁路限界以外;作业后必须将工具放回库里,轮车等应放在安全地带或上锁;在收工前,施工负责人(安全员)必须检查现场材料、工具收集状况及放置情况。 吊机作业时,在靠既有线一侧,必须有施工员、安全员全程监控,严防碰撞各类贯通线、高低压线、回流线等。 铁路电化区段施工安全“六必须” 作业人员和所携带物件与接触网设备的带电部分,必须保持≥2 m 安全距离,<2 m 时必须办理停 电手续后再施工。 拆换钢轨或鱼尾板时,必须按有关规定设置纵横连接线,保证电气回路畅通。 需要拆开接地线时,必须按规定的导线截面装设临时接地线。 发现接触网导线断落碰地时 ,任何人必须距断落碰地导线≥10m,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在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网带电部分 5m 范围内的金属结构物必须接地线 ,并做好测试记录 ,保持完好状态。 上部跨越接触网施工 ,必须设置 2m 以上安全防护设施。 、既有线路基观测措施 、观测桩设置 既有线路基观测桩应设置在紧靠护栏外侧既有线路基面上,用于观测管桩施工过 程中既有线路基水平、位移变化情况;观测桩的设置间距,必须小于临近既有线第一排管桩位至既有线线路的距离;观测桩应埋深 2m以上,形成固定观测点。 、观测频次 施工时间观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每天一次,有异常时观测频次提高到2 小时一次。 、观测控制标准 原则上按路局安全评估通过的《沪宁城际铁路临近既有线桥梁基础施工方案编制细则》中的控制标准: ( 1)在既有线不限速的情况下,路基水平变化量大于 2mm/d 或累计水平变化大于 10mm 时必须停止施工,与监理和设备管理单位(工务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补强措施。 ( 2)在既有线限速的情况下,路基水平变化量大于 8mm/d 或累计水平变化大于 20mm 时必须停止施工,与监理和设备管理单位(工务段)共同分析原因,制定补强措施。 、观测作业要求 路基观测的仪器、观测方法、观测精度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 [2020]189 号)的有关规定。 、路基观测组人员 由一个专业测量技术员及 2 个受过专门训练的测量观测人员组成。 、观测记录和资料整理: 每个点的观测记录必须反映出观测序次、观测时间、相隔时间、观测标高(位移)、 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等基本要素,用以进行现场施工控制。 观测发现超出控制标准值应及时通知施工负责人进行现场处理。 、应急救援预案 、 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织成员 职 务 姓 名 联系电话 组长 项目经理 吴为爱 15861862388 副组长 常务副经理 宋文胜 15961126969 党工委书记 吴根荣 15961169806 总经济师 罗德福 安全总监、副经理 李益军 15961168506 项目总工程师 杜伟 15961158626 小 组成员 安质部部长 刘传宏 13775298706 工程部部长 杨湘军 15961185586 办公室主任 王炎 15961150889 物资设备部部长 钟星捍 15961170906 测量工程师 王澄 15961170276 抢险预备队 60 人 、防止施工设备、机具侵入既有铁路限界预案 填筑施工前,必须测量出机械距电气化接触网回流线的最小距离,确保机械设备距回流线有 2m以上安全距离,并在现场设置机械走行限界红线,机械必须设置缆风绳固定,以确保机械设备不侵限。 设有经验的专职安 全人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及时消灭不安全因素。 应急救援设施安排: ( 1)自备担架和一定的急救药品。 ( 2)施工现场配备一辆汽车和一辆起重机械( 24 小时在现场),随时保持良好状态,另配备Ф≥ 20mm 钢丝绳 200m,作为应急救援之用。 ( 3)备足应急照明,抢修工具、物资。 应急救援措施: ( 1)故障防护处理基本要求 当发生机械具倾倒危及既有铁路行车和人身安全时: ①本着“先防护、后处理,宁停勿撞”的原则,现场带班或安全防护人员立即向开来列车发出警报信号和以停车手信号防护,并迅速通知就近车站、工务或电务人员, 同时立即向现场施工负责人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②现场人员能人工消除的故障,应立即消除。 如不能消除时,应临时申请故障天窗进行紧急抢修,并按规定要求设置现场防护、驻站防护,必要时增设远方防护。 ③故障处理后,由工务人员确定行车条件。 ( 2)故障防护和处理 ①当机械具发生倒塌在区间线路上影响行车时,立即在故障地点设置停车信号,如 瞭 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或夜间时还应点燃火炬。 ②当确知一端先来车时,应先向该端,再向另一端放置响墩,然后返回故障地点。 ③如不知来车方向,应在故障地点注意倾听和 瞭 望,发现来车应急速 奔向列车,用手信号旗(灯)或徒手显示停车信号,并将响墩放置在能赶到的地点,使列车在故障地点前停车。 如了望困难,遇降雾、暴风雨雪或夜间,发现来车后奔向列车前,应在故障地点点燃第二支火炬。 设有固定信号机时,应先使其显示停车信号。 防护设置好后,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机具设备移开倒塌机械具至线路行车安全距离以外,由工务和电务等有关设备产权管理单位进行抢修并确认线路具备开通条件后方能开通。 ( 3)机械具碰断上部线缆或钻断地下管线时的应急处理 ①现场施工负责人应立即和三电迁改的负责人何水龙( 15895041561)取得联系,配备必要的器材组织抢修,并立即通知相关产权单位到现场确认配合。 ②防护人员确认发现所伤光、电缆地段,应会同产权单位派驻的配合人员共同确认是否伤及芯线,并立即组织抢修。 ③若只是挖破绝缘皮表层,未伤及芯线则用热缩绝缘胶带缠绕防护,并做好记录。 ④若碰断电缆芯线,则应用备用电缆对接,用绝缘套管密闭防护,而后再用绝缘胶带密封防护。 必要时,采用地下电缆接线盒进行接续。 损伤的断电缆,经接续及绝缘防护处理后,应对该电缆进行绝缘测试。 信号电缆按有关规定会同设备管理单位共同进行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