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内容摘要: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范围: A、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支持性文件。 B、各类技术标准、规范和图集;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会议记要、设计变更及监理通知等。 C、工程竣工后,由项目经理部资料员按规定和要求将文件和资料整 理移交业主及有 7 关部门。 采购 ( 1)材料供应: A、材料有业主提供和自采材料两种。 B、项目经理部材料科组织分承包的评定和选择。 工程部、质检部、试验室参加评定,评审结论由主管领导批准后,纳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 C、项目经理部材料科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设计进度计划提出原材料采购计划表。 ( 2)控制与验证: A、所有自采材料、半成品必须有产品合格证书及有关质量检验单。 B、工程用的材料应按有关程序和规定进行检验和抽样复查,取得有效证记录。 C、材料采购单位应对验证资料取得及其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并将验证资 料妥善保管;有关的施工、质检部门应监督检查验证工作,并对验证资料进行检查。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 ( 1)用于本工程的主要原材料、半成品及工程设备等均应进行标识,以区别不同种类、规格、等级的产品,防止误用、混用或使用过期失效的产品,实现可追溯性。 ( 2)产品标识的原则:产品标识根据“谁采购,谁生产,谁检验,谁标识”的原则进行。 A、 项目部的原材料由项目部材料科派专人负责挂牌标识,废品应隔离存放,挂牌标识。 B、仓储材料采用标识,要求帐、物、卡相符。 C、工程上使用的设备由设备处负责标识。 D、各种工序成果采 用质量记录进行标识,包括分部 \分项 \单位工程各种检验评定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均作为标识的原始依据。 E、关键工序、特殊工序使用的主要材料如水泥、钢筋、砼等应具有可追溯性,通过记载的标识,追查产品的原始状态,完成对产品的二次验证。 ( 3)产品追溯的要求 A、保证产品标识的唯一性,一定要与原始凭证、质量记录相一致,防止交接过程中的破坏和遗失。 B、各种质量记录要清楚、真实,不许涂改。 要定时专人收集归档,为追溯某以状态提供原始记录。 C、项目经理部质检处负责组织工序成果的追溯,在实施追溯中,凡涉及追溯范围 8 的有关 人员均参与追溯。 D、关键工序(如软基处理、土石方填筑、灰土改良、台背处理、桩基础、空心板、 T 梁预制、底基层施工等)时,项目经理部质检部派专人到现场全过程跟班旁站,进行监控,做好记录。 过程控制: ( 1)、项目经理部工程部负责施工过程控制。 ( 2)、工程部责任编制实施组织设计方案,报总工程师审批,并呈报总监理代表批准。 ( 3)、合同部负责编制每月进度计划,项目经理部施工应周密部署,做到各作业组流水作业,交叉有序配合。 ( 4)、本工程项目采用“二级自检体系”,现场技术人员、项目经理部质检部人员层层把关, 严格执行本项目质量体系标准,实行“质量一票否决要”,直到完全合格为准。 ( 5)、关键工序含特殊工序的控制: 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以下几道工序为关键工序:软基处理、挖方及边坡防护、填方、台背处理、钻孔灌注桩、空心板、箱梁浇筑、底基层混合料的拌和及摊铺。 a、在进入关键工序之前,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制订详细作业指导书,并逐项落实。 b、审查人员资质。 验明特殊工种上岗证书,不合格的一律不许上见岗。 c、审核进场机具的验收记录。 d、审核原材料、半成品材料证明。 e、组织现场施工员进行作业指导书面交底,并由施工员向各业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f、检查施工环境符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现场技术员、项目经理及总部质检部人员实行层层把关,跟踪监督。 ( 6)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交底 a、项目经部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质检负责人,约同设计方、甲方、监理方在项目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并做好记录。 b、项目经理部合同部、质检部应及时掌握设计图纸和施工动态情况,随时做到必中有底,并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沟通。 施工过程的技术交底 9 a、项目经理部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的传递、接发。 b、由设计代表向项目经理部进行技术交底。 项目经理部技术科负责人向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每道工序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确保交底每一位操作者。 c、所有技术交底均以正式表格记录。 ( 7) 测量控制 A、为防止控制点偏移、被破坏,方便施工放样,我项目部原来控制网的基础上,打算增加控制点。 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等复测完全合格后,方可采用。 此外,项目部测量组队长还应组织人员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以掌握变化情况。 B、项目经理部各施工组测量员负责本项目的 测量定位,项目部质检 科测量组负责复测,经复测无误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C、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以下项目测量成果复测项目。 a、标高 b、中线 c、全线测量控制网的定期复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