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实务课件内容摘要:

缺点:墙身截面大,圬工数量大。 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形式可分为 俯斜、仰斜、垂直、凸形折线(凸折式)和衡重式 5种。 特点: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达到稳定土体 的目的。 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 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加筋土挡墙是柔性结构物。 锚杆挡土墙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和挖基困难的地段,一般用于岩质路堑路段,但其他具有锚固条件的路堑墙也可使用,还可应用于陡坡路堤。 壁板式锚杆挡土墙多用于岩石边坡防护。 按 墙面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柱板式锚杆挡土墙和壁板式锚杆挡土墙。 锚杆挡土墙 2B311030 路基试验检测技术 2B311031 掌握最佳含水量测定技术 试验方法有 击实试验法,振动台法和表面振动击实仪法。 一、击实试验法 : 分轻型和重型击实,采用 大小两种试筒,分别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 的土和粒径不大于 25mm的土。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二、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用于测定无黏聚性自由排水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最大干密度。 2B311032 掌握压实度测定技术 其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一、灌砂法 适用路基土压实度检测,不宜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测定。 在路面工程中也适用于基层、砂石路面、沥 青表面处治及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压实度检测。 二、环刀法 :用于细粒土的密度测试。 三、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利用放射性元素测量各种土的密实度和含水量。 打洞后用直接透射法测定,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 20cm。 也可测定路面材料的密实度和含水量,测定时在表面用散射法。 ( ) [答疑编号 950014101602] 【答案】 BDE 【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核路基压实度的现场测定方法。 压实度是路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现场干密度和室内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压实度越高,路基密实度越 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其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包括: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湿度仪法。 参见教材 P1921。 2B311033 熟悉弯沉检测技术 弯沉是路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内外普遍采用回弹弯沉来表征路基承载能力,回弹弯沉越大,承载能力越小,反之则越大。 一、常用的 几种弯沉值测试方法的特点 贝克曼法:传统检测方法,速度慢,静态测试试验方法成熟,目前为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 自动弯沉仪法:利用贝克曼法原理快速连续测定,属于静态试验范畴,但测定的是总弯沉,因此使用时应采用贝克曼法进行标定换算。 落锤弯沉仪法: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瞬间产生的冲击荷载测定弯沉,属于动态弯沉,并能反算路面的回弹模量,快速连续测定,使用时应采用贝克曼法进行标定换算。 二、贝克曼法测试步骤 ,其距离随测试需要确定。 测点应在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画上记。 3~ 5cm 处位置上。 ,梁臂不能碰到轮胎,弯沉仪侧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 3~ 5cm)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 ,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 汽车行进速度宜为 5km/ h左右。 ,求得代表弯沉值。 2B311040 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2B311041 熟悉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一 、施工测量的工作程序。 必须遵守 “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二、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一)中线测量 :亦称为直角坐标法。 适用于低等级公路。 :适用于低等级公路。 用全站仪。 适用于高速和一级公路。 (二)横断面测量 测量方法有水准仪法、经纬仪法、全站仪法等。 三、 GPS 技术简介 (二) GPS 测量的实施程序 其中 GPS 网的基本形式有三角形网、环形网和星形网三种。 ( )。 [答疑编号 950014101603]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核的重点内容是路基施工的测量方法。 按照《路基施工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线放样宜采用坐标法进行测量放样。 参见教材 P22。 2B311050 特殊路基施工技术 2B311051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一、软土的工程特性 淤泥、淤泥质土及天然强度低、压缩性高、透水性小的一般黏性土统称为软土。 特点: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渗透系数小、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触变性、流变性显著。 二、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表层处理法 换填法 重压法 垂直排水固结法 其他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一)表层处理法(砂垫层、反压护道、土工聚合物处治) 在软土层顶面铺砂垫层,主要起 浅层水平排水作用 ,使软土加速沉降发展,缩短固结时间。 但对基底应力分布和沉降量的大小无显著影响。 适用条件: ( 1)路堤高度小于 2倍极限高度软土层及其硬壳较薄。 ( 2)软土表面渗透性很低的硬壳等情况。 ( 3)软土层稍厚但具有双面排水条件的地基。 特点:施工简便,占地少。 但需放慢填筑速度,严格控制加荷速率,使地基有 充分时间 进行排水固结。 适用于工期不紧、砂料来源充足、运距不远的环境。 形式:有排水砂垫层、换土砂垫层、砂垫层和土工布混合使用等形式。 机理:在路堤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以改善路堤荷载方式来增加抗滑力的方法,使路堤下的软基向两侧隆起的趋势得到平衡,从而保证路堤的稳定性。 适用条件:路堤高度不大于 ~ 2倍的极限高度,非耕作区和取土不太困难的地区。 特点: 不需特殊的机具设备和材料,施工简易方便,占地多,土用量大,后期沉降大,养护工作量也大。 ( 1)土工布 机理:铺设于路堤底部,在路基自重作用下受拉产生抗滑力矩,提高路基稳定性。 作用:排水、隔离、应力分散和加筋补强。 连接形式:搭接法、缝接法。 缝接法有一般缝法、丁缝法和蝶形法。 ( 2)土工格栅 机理 : ( 1)格栅表面与土的 摩擦作用 ; ( 2)格栅孔眼对土的 锁定作用 ; ( 3)格栅肋的被动 抗阻作用。 均能充分约束土的颗粒侧向位移,从而增加了土体的自身稳定性,对土的加固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土工织物。 特点:可迅速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快施工进度;控制软基地段沉降量发展,缩短工期,使公路及早投入使用。 (二)换填法( 开挖换填法、抛石挤淤法、爆破排淤法 ) 适用条件:地表下 ~。 原理:将软弱地基层全部挖除或部分挖除 ,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如砂砾、碎石、钢渣等)进行回填。 特 点:简单易行 ,便于掌握。 对于软基较浅( 1~ 2m)的泥沼地特别有效。 但对于深层软基处理 ,要求沉降控制较严的路基、桥涵构造物、引道等,应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 1)开挖方式(与开挖深度有关) < 2m:用推土机、挖掘机或人工直接清除至路基范围以外; > 2m,由端部向中央分层挖除,并修筑临时运输便道,由汽车运载出坑。 软土在路基坡脚范围以内全部清除。 边部挖成台阶状再回填;路基穿过沼泽地只需要清除路基坡角(含护坡道)范围以内的软土。 ( 2)泥沼基底的换填 ①第一类泥沼,完全为稳定的泥炭所充满 ,相对稳定; ②第二类泥沼,为不稳定的泥炭所充满,相对不稳定; ③第三类泥沼,为水或流动的泥炭或淤泥所充满,表面有或无飘浮的泥炭皮,极不稳定。 在第一类泥沼地区: 以路堤高度为界 : < 3m 时,应采取部分挖填的方法,换填深度一般超过 2m。 > 3m 时,一般不予挖除。 在第二类泥沼地区,以泥沼深度为界: < 3m 时,不论路堤高度多少,均应将泥沼全部挖除,换填渗水土,使路堤落到沼底。 > 3m 时,部分换填和采取路堤两侧增建反压护道的措施,换填深度不得小于 3m; 沼底横向坡度陡于 1: 15时,应进行整平处理。 在第三类泥沼地区,不论多深,路堤均应落到实底上,或将泥炭皮挖除后,抛填片石沉落到沼底。 沼底横向坡度陡于 1: 20时,应进行整平处理。 ( 3)填筑及压实 软基在开挖时要注意解决渗水或雨水两个问题,可采用边挖边填,也可全部或局部清除后进行全部或局部回填,尽可能换填渗水性材料,并注意及时抽水。 材料:碎石土及粉煤灰等工业废渣常作为换填材料。 机械:常采用振动压路机和重型静力压路机(三轮压路机 12~15t)。 如果路基与两侧沼泽完全隔离,就可按照一般路堤 填筑方式进行填筑。 路堤与两侧沼泽不能完全隔离,在清除路基底部软土后,如渗透性良好的土源缺乏,可在路堤底面用砂石料设置透水性路堤。 护面墙应在路堤压实稳定后再开挖砌筑。 原理:在路基底部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基底的强度。 适用条件:常年积水的洼地,排水困难,泥炭呈流动状态,厚度较薄,表层无硬壳,片石能沉达底部的泥沼或厚度为 3~ 4m 的软土; 在特别软弱的地面上施工由于机械无法进入,或是表面存在大量积水无法排除时;石料丰富、运距较短的情况。 顺序:先从路堤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以使淤泥向两旁挤出。 当底面有较大的横坡时,抛石应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在低的一侧多抛填一些。 片石露出水面后,宜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然后在其上面铺反滤层,再行填土。 机理:将炸药放在软土或泥沼中爆炸,利用爆炸时的张力作用,把淤泥或泥沼扬弃,然后回填强度较高的渗水性土壤,如砂砾、碎石等。 特 点:较一般方法换填深度大、工效较高,软土、泥沼均可采用。 适用条件:当淤泥(泥炭)层较厚,稠度大,路堤较高和施工期紧迫时;路段内没有桥涵等构造物,路基承载力均衡一致,因整体沉降对道路不会产生破坏,也可考虑换填。 但对桥涵构造物及两侧引道等,应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施工方法: ( 1)先在原地面上填筑低于极限高度的路堤,再在基底下爆破,适用于稠度较大的软土或泥沼。 ( 2)先爆后填,适用于稠度较小,回淤较慢的软土。 例题:以下关于换填法的作法正确的是:( ) 、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置换部分软土 、砾 、片石 [答疑编号 950014101701] 【答案】 ABDE 【解析】换填法。 参见教材 P18。 (三)重压法 机理:在软基上修筑路 堤,通过填土堆载预压,使地基土压密、沉降、固结,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减少路堤建成后的沉降量。 方式:进行预压的荷载超过设计的道路工程荷载,称为超载预压;预压荷载等于道路工程荷载,称为等载预压。 特点及适用范围:堆载预压法对各类软弱地基均有效;使用材料、机具简单,施工操作方便。 但堆载预压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合工期要求不紧的项目。 ( 1)真空预压法:依靠真空抽气设备,使密封的软弱地基产生真空负压力,使土颗粒间的自由水、空气沿着纵向排水通道,上升到软基上部砂垫层内,由砂垫层过滤再排 到软基密封膜以外,使土体固结。 适用于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渗透系数和固结系数均较小的黏土。 ( 2)真空预压加堆载预压法 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两种方法的结合,原理与真空预压相同,但加载更大,预压时间缩短了一半。 (四)垂直排水固结法 利用砂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增加土层竖向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加速地基固结。 在施工时考虑避免“缩颈”和减少对土的扰动。 ( 1)套管法:将带有活瓣管尖或套有混凝土端靴的套管沉到预定深度,然后在管内灌砂后,拔出套管,形成 砂井。 根据沉管工艺的不同,又分为静压沉管法、振动沉管法等。 ( 2)水冲成孔法:通过专用喷头 ,在水压力作用下冲孔,成孔后清孔,再向孔内灌砂形成。 适用于土质较好且均匀的砂性土。 ( 3)螺旋钻成孔法:以动力螺旋钻钻孔,提钻后灌砂成砂柱。 适用于陆上工程,砂井长度 1Om 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