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质量标准化年达标的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充水性图上。 ( 6)对矿井 内及周边报废或关闭的小煤窑积水范围、积水量、积水标高、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按照《规程》规定要求在采掘工程平面图和充水性图上标明。 ( 7)对采掘工作面上部采空区和相邻同层采区积水必须在采、掘之前进行探放,及时下达停止采、掘通知单和允许采、掘通知单。 ( 8)对相邻的煤矿旧巷道积水区、本矿已整合的小煤矿和开采范围及水文地质情况必须清楚,存在问题及时上报煤矿主管部门。 具备完整的防排水系统图。 ( 9)矿井每月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并有书面排查分析记录,由技术部水文组和矿有关科室组织每季度进行一次防治水安全检查, 并有书面整改意见。 ( 10)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防洪排涝措施。 ( 11)对地面塌陷区及裂缝要针对性的制定安全措施。 ( 12)井下防水闸门、防水闸墙、探放水钻孔等工程设计、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台账等均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 13)建立水文管理台账,每季度对井田范围内井下和地面的所有水文钻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详细记录。 ( 14)及时完成各种防洪坝河防水闭,并建立健全各类防洪坝和防水闭资料台账并及时填绘上图。 ( 15)对周边小窑按季进行全面调查并及时填绘在各种矿图上。 设立小煤窑台账。 ( 16)建立 与相邻煤矿资料交换关系,每季度小窑管理要有专项工作总结。 ( 17)定期检查井下与小煤矿相关的各类密闭。 要有各类密闭台账和定期检查记录。 ( 18)保证煤矿监管安全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完善预警系统,和相应的安全措施。 ( 19)按时上传月季度总结、动态表、煤矿交换图等资料。 ( 20)对周边及井田内现生产和资源整合全矿井,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管理,随时掌握和了解采、掘动态。 (三) 地质方面 每年修订完善六种制度 ( 1) 岗位责任制 ( 2) 生产安全联系制度 ( 3) 地质工作质量事故分析制度 ( 4) 资料质量责任人、定期分析、保管、提供制度。 ( 5) 设 备、工具使用、保管发放制度。 ( 6) 地质资料、技术报告等审批制度。 建立各项技术规程的实施细则或技术补充规定。 地质资料管理应达到的标准, ( 1)分门别类保管,有索引,有目录,查找方便。 ( 2)相对集中,符合防火、保密要求。 ( 3)文字、基础数据一致。 按质量标准化要求配备设备。 有两种以上的物探手段,并得到有效使用。 建立数字化成图系统。 建立计算机室、仪器保管室、资料室、制图室。 (在矿没有四室的情况下部内酌情考虑其它办法)。 编制开采沉陷治理台账: ( 1)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裂缝治理补偿台账。 ( 2)矿井因采煤造成地表塌陷裂缝治理补偿明细表。 ( 3)矿井范围内受采动影响土地塌陷情况表。 ( 4)村庄搬迁台账。 完善的图纸有:井田区域地形图、矿井瓦斯地质图。 煤矿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必须具备精查或最终地质勘探报告、建井地质报告、补充勘探地质报告、开拓延深地质报告和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矿井和生产区的高级储量比例应达到规定要求。 煤矿各项采掘工程在设计施工前,地质组按照采掘组下发的《委托书》须按规定的时间分别提交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