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排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和 修补 结 束 排水盲管及止水条材料检验和试验 11 结构防排水施工流程图 3.环向、纵向排水管安装 4.防水板安装 环向、纵向 排水盲管施工流程图 钻定位孔 安装锚栓 捆扎盲管 环、纵向盲管连接 铺设盲管 材料检验 1 . 缓冲层及防水板材料检查、检验; 2 . 缓冲层及防水板截取。 1 . 工作平台就位; 2 . 接通电路线; 3 . 画出隧道中线横断面。 铺设准备 防水板固定 防水板焊接 焊缝补强 移工作平台 下一循环 洞 内 爬行式热合器 合 格 不合格 质量检查 缓冲层及防水板铺设 洞 外 电热压焊器 12 5.止水带安装 六、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手段 、监理工作目标: 实现本工程建设总目标及确保本 隧道 基础 设施 满足 240km/h 速度目标, 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发挥投资效益,促 使本项目施工监理 工作的 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拟采取以下监控手段: 、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 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 审查进入施工现场的分包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分包单位的质量; ⑵ 审批施工单位的开工申请书,检查、核实与控制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⑶ 审批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控制制作安装专用端头模板 浇筑混凝土 拆模后清理预留槽 固定止水条 浇筑下循环混凝土 13 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 ⑷ 审批施 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或试验报告等),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⑸ 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反映工序产品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⑹ 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⑺ 审批有关工程变更、修改设计图纸等,确保设计及施工图纸的质量; ⑻ 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的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 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 ⑼ 审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质量。 、指令文件与一般管理文书。 指令文件一般均以监理工程师通知的方式下达,例开工指令、工程暂停指令及工程恢复施工指令等。 一般管理文书指监理工程师函、备忘录、会议纪要、发布有关信息、通报等。 、现场监督和检查 、现场监督检查的内容: ⑴ 开工前的检查。 主要检查开工前准备工作的质量,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 ⑵ 工序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 主要是监督、检查在工序施工 过程中,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材料、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是否均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符合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有问题及时纠偏和加以控制; ⑶ 对于重要的和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和工程部位,还应在现场进行施 14 工过程的旁站监督与控制,确保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质量。 、现场监督检查的方式: ⑴ 旁站与巡视; ⑵ 平行检验。 、规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此外,还应具体规定交接复验工作程序,设备、半成品、构配件材料进场检 验工作程序,隐蔽工程验收、工序交接验收工作程序,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程序等。 、利用支付手段。 如果承包单位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拒绝签署支付证书的手段,停止对承包单位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 、防水和排水监控工作要点: 审批施工单位防水和排水施工方案。 如采用止水带防水的环向施工缝,重点审核止水带安装工艺。 检查止水带、止水条,防水板及土工复合材料,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注浆材料,盲管(沟)材料等原材料新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对实物观察检查并见证取样检 测。 隧道工程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衬砌背后设置排水盲管或暗沟时,应根据坑道的渗水情况,配合衬砌一次施工。 暗沟、泄水槽及其中配置的集水钻孔、排水孔(槽)和水管应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防水分段隔离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防水应充分利用混凝土衬砌结构的自防水能力,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抵于 P8。 15 隧道衬砌背后采用防水板防水时,应对铺设防水板的基面进行检查,基面外露的 锚杆头、钢筋头等坚硬物应割除,凹凸不平处应补喷、抹平;喷射钢纤维混凝土的表面铺设防水板前应补喷砂浆保护层,保证钢纤维不外露;局部渗水处需先进行处理。 洞口防排水 (一)洞口防排水施工 要认真熟悉图纸,熟知本隧道浅埋地段,地表水的分布情况,熟知富含地下水的地段和设计涌水量,在施工到达该地段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边仰坡坡面的天沟 ﹑ 截水沟。 洞门水沟组成的洞门排水系统应结合边仰坡及洞口工程及早施工,做到沟沟相连,排水畅通,防止冲刷路基、弃碴、农田和房屋。 3洞门排水沟的基础开挖、砌筑要符合设计要求和混 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隧道、明洞、辅助坑道等洞内排水系统与洞外排水系统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明洞、辅助坑道的洞口边坡排水沟、仰坡坡顶截水沟结构形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并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及早修建。 隧道覆盖层较薄和地层渗透性强的洞顶地表水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洞口附近和浅埋地段洞顶地表平整,不积水; ⑵坑洼、钻孔、探坑等应回填不透水土壤,并分层夯实; ⑶黄土陷穴和岩溶空洞等特殊地质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⑷洞顶原有排水槽良好,水流畅通; ⑸洞顶高压水池应有防渗措施,水池溢 水有疏导设施。 浆砌水沟砌缝砂浆应饱满。 16 (二)主控项目 隧道、明洞、辅助坑道等洞内排水系统与洞外排水系统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查对设计图、现场观察。 隧道、明洞、辅助坑道的洞口边坡排水沟、仰坡坡顶截水沟结构型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永久排水系统尽早修建。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查对设计图、现场观察。 (槽) (一)洞内排水沟(槽) 洞内水沟布置、结构形式、沟底高程、纵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底板和仰拱填充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进水孔、泄水孔、泄水槽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沟外墙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沟盖板的规格、尺寸、强度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盲管(沟)、暗沟、泄水槽及其中配置的集水钻孔、排水孔(槽)和水沟组成的排水系统排水效果良好。 洞内排水顺畅,无淤积堵塞,进水孔、泄水槽、泄水槽畅通。 (二)主控项目 洞内水沟布置、结构形式、沟底高程、纵向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仪器量测、尺量。 17 底板和仰拱填充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 进水孔、泻水孔、泄水槽的位置、间距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三)一般项目 水沟断面尺寸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沟断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 ) 检验方法 1 断面尺寸 177。 10 尺量 2 壁厚 177。 5 3 高度 0 20 4 沟底高程 177。 20 仪器测量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 100m 随机检查 3 处。 施工缝、变形缝防水 (一)施工缝、变形缝防水施工 施工缝、变形缝所用防止水条、止水带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缝预留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边墙水平施工缝不宜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接处,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起拱线以下 300mm。 18 ⑵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变形缝位置、宽度、构造形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⑴后浇筑混凝土应在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后 方可进行。 浇筑前应对原有混凝土表面进行清洗,清除浮浆保持湿润并铺厚度为 30~50mm 的 1: 1 水泥砂浆; ⑵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前应检查是否受潮膨胀; ⑶采用塑料、橡胶、金属止水条时,应采用有效措施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 变形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止水带接头连接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⑵中埋式止水带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 ⑶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带位置,保持其位置准确、平直。 施工缝、变形缝等细部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渗漏。 (二)主 控项目 施工缝、变形缝所用止水带、止水条的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进场批次检验。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的 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止水带的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压缩永久变形率和止水条的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体积膨胀倍率、膨胀性能等性能指标试验。 监理单位检查全部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试验报告,并见证试验。 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缝防水构造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19 检 验方法:观察、尺量。 用做沉降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并进行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年沉降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沉降观测点的设置采用计数检查,沉降观测采用仪器测量。 防水板防水 (一)防水板防水施工 塑料防水板的厚度、耐刺穿性、耐久性、耐水性、耐腐蚀性、耐菌性及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水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在清理好的基面上,宜先铺设柔性垫层,然后将防水板用热合焊机焊接,进行无钉铺设。 防水板可在拱部和边墙按环状铺设 ,并视材质采取相应的结合方法。 防水板应采用双缝焊接。 ⑵防水板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搭接,搭接应牢固,不得有渗漏且接头处应檫净。 防水板的接头处不得有气泡、褶皱及空隙。 接头处应牢固,强度应不小于同质材料。 ⑶防水板用垫圈焊接法和绳扣法吊挂在牢固点上,在凹凸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 点间防水板不得蹦紧,以保证灌注混凝土时板面与喷混凝土面能密帖。 ⑷采用柔性垫层作滤层时,防水板与柔性垫层应密切叠合。 ⑸防水板纵横向一次铺设长度应根据开挖方法和设计断面确定。 铺设前,宜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 防水板在下一阶段施工前的连接部分,不应沾污和破损。 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缓冲层,缓冲层应用暗钉圈固定在基面上,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100 ㎜,搭接缝应为双焊缝,单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得小于 10㎜,并不得焊焦、焊穿。 环向铺设应先拱后墙,下部防水板压住上部防水板。 灌注二 20 次衬砌混凝土时不得损坏防水板,浇筑拱顶混凝土时应防止防水板绷紧。 (二)主控项目 防水板、土工复合材料的材质、性能和规格必要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 量:施工单位按进场批次每 10000 ㎡检验一次,不足 10000 ㎡也按一次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次数 的 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并对防水板的厚度、密度、拉肌强度、断裂延伸率和土工复合材料单位面积的重量等性能指标进行试验。 监理单位检测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并见证检验。 防水板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双焊缝焊接,焊按应牢固,不得有渗漏,每一焊缝的宽度不应小于 1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浇注段环向检查 1 条焊缝、纵向检查两条焊缝。 检验方法:焊缝宽度 施工单位采用尺量,焊缝质量施工单位采用双焊缝间充气检查。 铺设防水板的基层应平整、无尖锐体。 基层平整度应符合 D/L< 1/6 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沿隧道长度每 10m 检查 10 处。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注: D—— 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凹进去的深度。 L—— 初期支护基层相邻两凸面之间的距离。 (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